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锋队》2000,(8)
最近 ,全国检察机关的66名反贪和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首次接受测谎技术的培训 ,测谎仪器将走进反贪部门 ,使贪污、贿赂者法网难逃。测谎仪的学名应为“多参量心理测试仪”。它的设计依据是人的“自卫本能”和“心理压力”。当人在说谎时 ,无论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异常反应 ,这些反应都是受植物神经系统控制 ,不受人的意识控制 ,因而测谎仪能通过传感器得到人的真实反应 ,进而揭露谎言 ,达到破案的目的。测谎仪对智商高、地位高、文化水平高的人尤其有效 ,在反贪案件中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最近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检察院从北京引进该市第一台…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4,(1)
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他们重礼仪,知常理,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英国人事业心责任感极强。反应机智灵敏,处理问题很灵活。本文将简要对英国人的风俗习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微反应”     
《当代贵州》2011,(30):59-59
“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微反应是每个人在遇到有效刺激的一刹那产生的瞬间反应,它从人类本能出发,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再能“装”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后的第一瞬间也会出现微反应.他的“装”只能出现在微反应之后。因此,微反应是个人内心想法的真实呈现,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真实想法的最准确线索。严格来讲,“微反应”是个广义的“大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微表情”,属于“面孔微反应”;二是除了表情以外的,其他能够映射心理状态的身体动作,也就是常说的“小动作”,可以称为“微动作”,属于“身体微反应”;三是语言信息本身,包括使用的词汇、语法以及声音特征,称为“微语义”,属于“语言微反应”。  相似文献   

4.
宿旋 《世纪桥》2014,(1):78-79
英国人的风俗礼仪丰富多彩,很有讲究。他们重礼仪,知常理,在处理事情和工作中,善于为他人着想。英国人事业心责任感极强。反应机智灵敏,处理问题很灵活。本文将简要对英国人的风俗习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敏感,反应灵敏之谓也。在今日的信息社会中,一个人反应灵敏,显然是值得称道的。但是,有些人的敏感,却不是用得那么对头。前一段,报上有文章说,“能人”之说含义不清,于是有人便忧心忡忡地作出反应:看来用人政策要有大的修正了。  相似文献   

6.
吴澧 《廉政瞭望》2012,(10):37-37
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遇到问题或知识点,本能反应是:上网去搜。越来越多的人,脑子里存的东西反而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7.
彭勇  魏兰  付娟  王垣 《当代贵州》2008,(6):19-19
调查结果显示,90.5%的人对这次雪凝灾害中我省抗灾救灾工作的总体成效表示满意;84%的人对党政部门在这次抗灾救灾中的表现表示满意;83%的人对各级党委、政府在这次抗灾救灾中的决策及应急反应能力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8.
大咀梁上远远地传来呼喊声:“哎,高干梁的人,谁愿意朝红寺堡搬呢,明天到华兴报名去。哎,高干梁的人,听见的都给说一下……”不光我听见了,高干梁的人都听见了,就这么大个地方,想听不见都难。大家的反应都不一样,老年人觉得这件事情和他们没关系。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反应,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内心体验。虽然环境影响人的认识和情绪,但对环境的认识与主观态度能决定人的情绪,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调控情绪的。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和领导行为,始终伴随着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调节和情绪的调控。领导者要想圆满地实现领导目标,就必须正确、合理、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很多人遇事便沉不住气,但也有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一个人遇事的第一反应和处理方式,最能看出这个人的气度和胸襟、见识和格局。遇急事要"缓"。《格言联璧》中说:"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缓,是先缓平心态,理清思路,确定方案,给之后的行动准备时机。  相似文献   

11.
正曾有统计数据表明,普通感冒在流感季节不那么频繁,反之亦然。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发现,在感冒横行的季节,流感病毒和普通感冒鼻病毒可互相免疫。研究人员对3.6万名普通感冒患者的4.4万份样本进行11种流感病毒的反应检测,发现35%的人对1种病毒呈阳性反应,8%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同样有着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中国梦,有希望通过国共合作、全民抗战,或是通过日俄或日美战争来实现的太平梦,有梦想着大同社会的平等梦,有建立在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基础上的复兴梦,也有对于国家民族出路毫无希望的恶梦。这些梦反应着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反应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期待,更是中国人寻找出路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3.
正汪金友在5月21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说,导演张纪中近日提出了一个独到的见解:"《西游记》的真正意义,在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是—部《西游记》。一路上的诱惑太多,而每个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所有妖魔鬼怪,都代表着贪婪和欲望,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每个人的一  相似文献   

14.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刺激(S)-反应(R)”的框架下进行的,刺激的多样性造就反应的多变性。文章通过对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进行“刺激(S)-反应(R)”的理论分析,提出了行为主义视角下通过程序学习的模式改进、“榜样学习”的过程改进以消解政治理论学习形式主义的错误倾向,通过习惯养成与行动持久改进以增强政治理论学习效果的可行性学理论证。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发布禁令称.任何“从事过或因为政府贪污行为而受益的人”及其家人均不得进人美国境内。我想,在国内无疑会引发出一片叫好声。不过笔者想探讨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有意逃往美国的中国贪官们,怕不怕布什这个禁令?说他们一点都不害怕肯定不真实,做贼心虚是人的共同心理和本能反应,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省九江市的九江县与瑞昌市之间发生了5.7级地震,地震造成12人死亡,70多人受伤住院,210余间房屋倒塌,3万多间房屋结构性损坏,42万人受灾。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作为中共九江市委机关报的《九江日报》反应迅速,周密部署,有序应对,及时传达了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发布震情预测公告,及时报道灾情,全面报道抗震救灾工作。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党报作为主流新闻媒体正确指导、稳定人心、引导舆论、促进救灾的积极作用。反应迅速——及时发布震情灾情,稳定了人心地震当天是星期六,接到市委的宣传任务后,九江日报社社长熊…  相似文献   

17.
陈鲁民 《唯实》2006,(5):63
人的反应有快慢不同,快的叫机敏,慢的称迟钝.不论干什么,反应机敏的都比反应迟钝的要占便宜,作战要抢战机,经商要抢商机,体育竞技更要强调反应速度.而成熟的政治家,也无不反应机敏,善于处置突发事件,反之,在意外突发事件面前反应迟钝,手足无措,个人威望受影响不说,国家利益也会受损失.……  相似文献   

18.
李英田 《党课》2011,(21):37-38
“敏感问题”是一个模糊概念,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清晰的边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敏感问题背后往往是利益问题,一旦被触及,容易引起特定的人或群体较为激烈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知人、识人、选人、用人,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准确识人是正确选人用人的前提和基础,知人方能善任。初识干部是认识干部、了解干部、选用干部的基础工作,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要掌握识人的基本方法,善于在平时与干部交往中了解干部。经过摸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通过看气质、听表述、剖观点、观反应、察诚信等综合观察判断干部的德才,是识别干部的有效方法之一。个人形象看气质。识人,首先看的是气质,“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20.
握手的分量     
那年,我被安排在局办公室做文秘工作。一天,上级领导突然来检查工作,恰巧局领导都不在,我一个人在值班。我满脸带笑地一边说欢迎领导的到来,一边把手伸了过去,准备和上级领导握手。谁知,领导竟没一点反应。我隐隐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