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各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员干部下基层只有带着感情下访,诚心诚意办事,方能"接地气"、"增底气"。"诚以待人,无物不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就是要带着诚意、揣着诚心走近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对话、实打实服务。群众反感的  相似文献   

2.
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受到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提升了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进一步融合。但是,如何做到中  相似文献   

3.
干部下基层工作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干部下基层不仅培养了干部群众观念,锤炼了干部过硬作风,更壮大了基层工作力量,解决了基层热点问题。但客观地看,与党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党员干部下基层带来的实际效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确保下基层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得到群众认可和拥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针对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2012年初,兴文县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服务群众‘五进村’"活动,有效践行了群众路线,全面促进了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深得广大群众的称赞。整合资源,服务群众下基层。兴文县统筹党建资源,整合帮扶力量,组织动员机关党员干部、政法警察、高校毕业生、科技  相似文献   

5.
“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受到了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提升了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进一步融合。但是,如何做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提出的“防止形式主义,讲求实效”的要求,关键是要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云翼 《实践》2013,(11):19-19
包头市昆都仑区以开展“转作风、惠民生、解难题、促发展”的干部下基层活动为抓手,积极拓宽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渠道,构建“3+2+1”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党员干部作风形象明显改善,服务科学发展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国各地的机关党员干部都在按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转变作风下基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然而,少数地方的干部群众却害怕上级干部下基层,因为这些干部“吓”基层:一是阵势吓人。这类干部下基层,前有警车开道,后有记者相随,左右有官员相伴,当地干部群众要到边界接送,路口实行交通管制,群众让路行“注目礼”。二是言语吓人。  相似文献   

8.
区直机关工委于2013年9月23日选派了区直机关44个厅局的47名青年干部,在同心县窑山管委会开展了为期8天的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这是区直机关工委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下基层"活动的部署和有关要求,加强区直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和机关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在区直机关广泛开展以“下基层、优素质,结对子、优服务,广评议、优作风.’严整顿、优效能.塑造机关良好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四优一塑”活动.在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服务水平、优化机关行业作风、推进效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王俊荣 《实践》2010,(6):20-20
新巴尔虎左旗委组织部采取"四学"方式,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组工干部。 一是"下基层"向基层党员干部学。通过每名组工干部结对联系1名嘎查带头人、1名大学生村官、1名贫困党员的"三结对"方式,加强对嘎查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和对贫困党员的帮扶,同时征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12,(11):44-47
基层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奠基石”,下基层,听民声,向来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全国一样,闽北一批又一批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解民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要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应力戒形式主义。形式主义的下基层主要表现在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触及矛盾,不解决问题,根本原因是深入不下去,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距离远、接触少。为此,组织部长下基层,不妨多带点"土气"。  相似文献   

13.
通渭县坚持把服务群众、解决问题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始终,以“一线工作法”为载体,“机关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解难题”,采取机关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机关党员干部与农村党员结对、农村党员和群众结对等形式,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紧紧围绕影响全县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时下,似乎有一种怪现象:有少数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了"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不惜"集中兵力",动用车辆,前呼后拥地"下基层"。然而,对于"走上门"来反映情况、请示问题、咨询政策的基层群众,却漠然置之、无人问津,每每给"上门"群众的感觉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其实,"联系群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基层"联系群众和接待从基层"走上门"来的群众,这都是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陈燕 《当代贵州》2009,(23):24-26
“十万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全省11.6万名干部走出机关,带着责任、带着问题、带着好的作风,深入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搭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让各族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16.
钟小刚 《党建》2013,(10):38-38
近年来,赣州市先后组织近十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以下简称"三送"工作),创造了新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好经验。开创"双向全覆盖"新路径。在"三送"工作中,赣州市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双向全覆盖"工作法,  相似文献   

17.
"下基层、进万家"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党员干部必须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明山区委书记姜伟在"下基层、进万家"活动中,我逐渐感觉到,给钱给物是好的,如果能给个好项目就更好了。我将努力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自身"造血"能力,逐步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辽中县深入开展党政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困,不断巩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成果,建立健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常态化机制。"三项活动"确保党员干部下得去、对得准辽中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直接联系服务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进一步拓展帮  相似文献   

19.
党建动态     
彝良县千名党员干部科技助耕忙彝良县把巩固第一、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与抓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动员干部下基层为民服务,1000余名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各村、社,开展科技助耕活动。这些党员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为群众理思路、谋发展,现场讲解科技知识,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科技培训,有两万多人参训。董武锋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曲靖市把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与开展“双为”教育结合起来,着眼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千个支部帮千村、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全市1486个乡镇以上机关党支部和7万余名党员干部响应市委号召,满腔热情地驻村入户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帮助每个行政村清理一条好的发展思路,找到一个好的增收致富产业化项目,建立一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和村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