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旸 《理论月刊》2012,(6):144-14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家庭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由家庭的文化生活而产生的、在满足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作用。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家庭及其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发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程言君 《前沿》2004,(12):74-79
现代产权制度 ,“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原因” ,根源于家庭利益主体、家庭市场主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家庭这一“文明社会的细胞形态” ,作为生活资料私有制的组织形式和社会最主要最基本的消费单位 ,既是产权产生的历史基因 ,又是产权的最初组织形式或载体 ;既是一般商品经济产生、存在的社会基础 ,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 (市场 )经济性质、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定位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的社会基础。现代企业是小生产经济中家庭的社会经济功能即生产资料消费功能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独立化、社会化形态。  相似文献   

3.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大家济济一堂,在这里隆重举办“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建和谐家庭·促和谐社会”论坛,共同研究探讨和谐家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望我国和谐家庭建设的美好前景,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在此,我代表全国妇联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同志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家庭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每个人人生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核心问题。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家庭的优良文化传统。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经说过,“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深刻道出了家庭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国际社会也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将家庭发展纳入了国际人发大会《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赋予了家庭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社会,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联结着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作为社会规范、道德教育、文化传承、情感满足的基本载体,家庭对社会成员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作为社会保护的重要机制,家庭在养老、疾病、社会扶助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社会化保障机制一起,构成社会成员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安全屏障;第三,作为社会安定团结、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叶晖 《长白学刊》2005,(2):79-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在家庭结构、功能和家庭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迁.这种变迁是以现代化变迁为大背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力合一作用的结果.在未来的夫妇式家庭中,家庭的情感功能和消费功能等都将得到凸现和强化.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而家庭观念是关于家庭地位、功能、结构、伦理普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它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变化的.八十年代以来,广州市在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以其天时、地利、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对原始社会的家庭问题十分重视,他在《人类学笔记》“摘要”中,突出家庭在原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研究原始社会的家庭关系和生产关系,阐述血缘家庭是第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形式;论述家庭和生产力是划分原始社会历史不同时期的标准,探究原始社会本质及规律,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7.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文化人类学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称“社会人类学”或“民族学”,它研究的文化包括远古的文化及现代的文化,也包括“原始人”的文化与“文明人”的文化,自己的文化及他人的文化。它探索人类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等各种问题,如文化是怎样进化的?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史前文化是怎样的?文化发展、变迁的形式有几种,其规律有哪些?文化何故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文化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文化的各种要素,如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信仰文化、艺术文化、礼俗文化、语言文字的起源与演进如何?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人类的社会和行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人类如何适应各自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和人格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文化采借有几种形式?文化变革的模式有几种,如何进行文化变革?文化整合和融合的作用与意义是什么?如何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所有这些,都是人类学研究的课题。人类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变革社会,使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和美满。  相似文献   

8.
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由家庭的文化生活而产生的、在满足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作用.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家庭及其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发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充分重视价值观念系统的建设李德顺什么是“价值观念”即时下所说的“价值观”?一般说来,就是指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大体上,它主要有这几层涵义:(1)从其形式看,价值观是由人们对那些基本价值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等所...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方从以工业化生产为组织形式的现代社会逐渐转型为以知识为基础的后现代社会,作为人类基本整合形式的家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大的变迁。20世纪末美国现代核心家庭模式在人口统计上已完全失去了主导地位,家庭的变迁在美国社会引起了激烈的论战。女性主义批判了功能主义建构的现代家庭刻板模式,推崇后现代家庭模式,并在家庭多样性的研究中积极建构多元化的后现代家庭形象。后现代情境中家庭模式的深刻变化也吸引了主流社会理论家的关注。贝克提出"协商家庭"模式,吉登斯构想亲密关系转型、情感民主化,从反思现代性视角探讨社会从制度上超越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模式从现代向后现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环境。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提高自身家庭道德修养,从细微处做起,从身边做起。要树楷模、作表率,当引领者。党员干部既是国家公职人员及行使公共权力的干部,又是社会大家庭的普通成员及家庭小社会的构成因子。党员干部也是人,有血有肉有情感,因此,党员干部爱自己的爱人理所当然。但是也正因为是党员干部,所以在处理夫妻关系上必须把握三点。  相似文献   

12.
后喻文化     
传统导向的文化形态,由玛.米德在1961年首次提出。其特征是,作为后喻文化载体的社会成员之间有极大的凝聚力,文化发展缓慢,社会秩序依靠习俗、美德来维持,而不是依靠法律、契约。后喻文化的具体表现是:(1) 人们缺乏对文化变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西方国家兴起的离婚率升高、单亲家庭增加、非婚同居现象普遍化等一系列多元家庭生活方式对现代家庭模式造成冲击,并导致家庭现代化理论受到质疑。在个体价值凸显和新一轮家庭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两岸女大学生在婚姻家庭方面的观念变化有可能影响今后我国家庭变迁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2013年在大陆和台湾地区进行的"恋爱与婚姻家庭观的比较社会学研究"问卷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发现,在婚姻观念、恋爱与婚姻关系的看法、离婚观念、家庭角色分工观念、生育观念和性观念等六个方面,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女大学生在总体上呈现相同的趋势:即两岸女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念体现出与现代家庭模式相偏离的特征,基于此,两岸家庭都有朝所谓"后现代家庭"变迁的可能趋势;同时,经比较还发现,两岸女大学生的婚姻家庭观念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相比之下,台湾地区的多项指标显著高于大陆,其今后的多元化家庭变迁趋势亦可能更为明显。如此一来,随着现代化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主流话语的丧失,"后现代时期家庭变迁""第二次人口转型"有可能成为对应我国家庭新变迁的重要学术概念,这种概念引领下的社会表象研究和影响机制研究有必要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找一位“爱人同志” 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与社会的发展是互动的.综观中国近代婚姻家庭的变迁.几乎总是与重大的社会变革相伴。自从”六礼”在周代形成之后.传统的婚姻仪式几千年来一直比较完整地被承袭着.中国的婚姻家庭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的婚姻家庭才开始出现变迁.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婚姻家庭变迁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洁 《求索》2005,(11)
一本题设定意义迄今为止,就中日两国家庭的研究均集中在各国研究平台上,中日两国的比较研究仅停留在研究人员互相交流层面上,实证比较研究少之甚少。笔者意在通过中日两国农村的实地调查,对中日两国“家”意识的实际形态予以把握,以此找寻它与社会变迁、制度变迁、家庭结构变迁等的关联性,从中探寻中日两国“家”意识的异同。在本文中,笔者提到的“家”意识在日本社会学界基本认同为近世或近代家庭中所存在的一种家族观念②。从日本家庭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有贺喜左卫门认为“家”是经营体;喜多野清一的研究认为“家”是同族结合的中核;铃木荣…  相似文献   

16.
格勒 《人权》2010,(1):50-55
一 自1990年开始,我作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重点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几乎每年都有机会带领课题组成员在西藏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考察。我们的调查对象以家庭为主。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全面深入调查,客观、具体、生动地描述并反映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社会的变迁,调查范围包括西藏的城区、农区和牧区三个不同类型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是中国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全面、系统、自觉地反思为鲜明特征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史学工作者以极大的魄力和勇气对历史和史学研究的过去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反思.“反思史学”的出现是史学思想新陈代谢的一种反映形式,是历史学的内省运动.“反思史学”是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当然,人们在思考近10年“反思史学”这一历史现象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各种看法也必然会有保守与进步、正确与错误、形而上学与辩  相似文献   

18.
“权力观”探析□毕玉奎权力观指的是人们对权力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权力的看法和观点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权力观。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的立场、利益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权力观。我们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无产阶级的权力...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人们往往较重视做好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然而,却很容易忽视对“优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人们的认识水平高低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各有差异。人们对“优生”这个概念的理解在学校里,教师唯分数是“优”;在家庭里,家长唯出息是“优”;在社会上,人们唯才是“优”。这些认识上的差错和偏见,在学校、家庭和社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少数民族女子成年礼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中,女子成人礼仪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本世纪50年代以前,这些礼仪被完整地保留着。与男子成人礼仪不同的是,女子成人礼仪不仅体现了一个人从此成为社会正式成员的意义,更多地还体现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生育文化、家庭生活的文化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女子成人礼仪出现了明显的文化变迁,这种变迁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