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要言     
胡锦涛: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 9月6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广辟农牧民增收渠道,形成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要加快培养新型农牧民,发挥广大农牧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
《党课》2007,(5):5-5
新农村建设是否富有成效,关键要看是否真正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农民增收、群众生活改善、人民安居乐业为最终目标,这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理念。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最根本的是因地制宜,通过农业产业化挖掘增收潜力,通过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
最近,右农业厅印发《关于2009年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着眼于建立保障农业内部持续增收的机制,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沾益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产业,以宣传发动为先导,教育培圳为基础,转移输出为主旨,管理服务为保障,增收致富为目标,有效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有序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凡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听得最多和说得最多的字恐怕就是“难”字,比如农村经济发展难、县乡财政增收难、农业增效难、农民收入增长难等等。但从上到下一致认为最大的难题就是农民增收难。那么,为什么农民增收如此之难,究竟难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6.
罗志明 《支部生活》2011,(11):29-3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2010年10月,红河州委综合考虑全州县域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因素,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选择石屏县作为试点,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试点中,石屏县紧紧围绕“党员创先争优,农民增收致富”这一主题,全力组织开展“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在全州引起较大反响,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一是要巩固农业特别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好形势。今年虽然出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的局面,但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当年的粮食产需关系仍然偏紧张,粮食品种结构矛盾还比较突出。2004年农民收人较快增长的因素对2005年的拉动作用可能有所减弱,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还很大,需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狄文 《先锋队》2011,(9):5-5
省纪委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开展以来,委厅领导在联系农民群众上动真情,在包村增收上见实效,在包村增收点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新办法。经验表明,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必须在夯实产业基础,科学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转移过剩人口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执政为民和农民增收,两者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其内含十分丰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实现农民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能否有效地解决好这一问题,实际是对我党新时期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严峻考验。实现农民增收有多条途径,其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盛夏时节,一场新农村建设和助农增收的热潮正在通渭县掀起。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项目建设工地,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到处闪现着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争当模范的身影,而引领这场热潮的主力军正是基层党组织。近年来,通渭县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助农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举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群众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振兴“两翼”,振兴“两翼”的关键在繁荣农村,繁荣农村的关键在农民增收。为加快山区脱贫步伐,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到2012年,在渝东北和渝东南17个区县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三年内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户均增收一万元。  相似文献   

13.
印江自治县从2010年开始实施增收致富行动计划,2011年试点村人均增收800元,增幅最大村人均增收达1798元。2012年,将实现374个行政村全覆盖,使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4.
杨燕芳 《唯实》2006,(2):49-51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专门下发了“一号文件”。2005年,中央将“三农”问题继续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又发了一个“一号文件”,而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及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农民的收入从此进入了新的快速增长期。从泰兴市分界镇、河失镇、宣堡镇、珊瑚镇、张桥镇等几个乡镇的调查情况看,2005年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农民增收的基础仍较脆弱。  相似文献   

15.
巧家县从县级四套班子领导到每一位普通党员,围绕农民增收大做“云岭先锋”工程这篇文章,强化组织建设、教育培训、典型示范和技术服务等措施,党群携手,搭建连心桥富民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走活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盘棋。  相似文献   

16.
阿克苏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艰难的爬坡阶段,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国内外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发展农村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民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阿克苏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需要完善和规范,以进一步发挥在农民增收中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07,(3):32-32
围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蓟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主动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档升级,带动和引领农民群众致富增收。  相似文献   

18.
李德顺 《奋斗》2007,(11):56-57
在新农村建设中.青冈县坚持把促农增收作为根本问题牢牢抓在手上,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本着立足基础、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创立促农增收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9.
贺占元 《奋斗》2002,(7):20-21
近几年来,我们庆安县依托资源优势,把绿色食品作为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断加大绿色食品开发力度,有效地推进了富民、富企、富财政的进程,使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同步提高。去年,全县绿色食品作物面积发展到70万亩,经国家认证的面积24。66万亩,绿色食品产品达到18个。由绿色食品产业直接增收4303万元,其中财政增收686万元,企业增收760万元。带动加工业、运输业、包装业、  相似文献   

20.
农民能不能增收,其根本出路还是在农业。因此,只有正确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疏通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带领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一、引导农民树立增收的信心 目前,广大农民虽然对增收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缺少技术,产品找不到好的销路,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光明前景信心不足。为此,岳阳楼区梅溪乡党委和乡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民增收进行正确引导。一是走村串户,广泛动员。新春伊始,梅溪乡政府派 13个小分队,走村串户,乡党政干部走访村民达 3896人次。在各村组召开党员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