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福山起义     
张玉强 《春秋》2014,(4):62-64
正天福山起义,是中共胶东特委于1937年12月24日在文登的天福山上领导发动的一次抗日武装起义,因此,又称"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创建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了胶东抗战第一枪。建国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三十一、三十二、四十一集团军,都是由这支起义部队发展壮大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春秋》2021,(5)
正近日,由山东省少工委指导,威海市关工委办公室、共青团威海市委、威海市教育局、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等共同策划编创的《红色胶东经典故事绘本》由山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绘本》以"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为主题,共分为《天福山起义》《马石山十勇士》《乳娘》《郭永怀》4本。《绘本》内容以发生在威海的红色经典故事为题材,选取了开启红色胶东时代的天福山起义、舍生忘死的马石山十勇士、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5,(4)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力主抗战,成为抗击日寇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在山东,发动了十多起振奋人心的抗日武装起义,燃起了遍及山东的抗日烽火。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一九三七年十月,日军入侵山东不久,中共山东省委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部署全省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工作,号召「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脱去长衫到游击队去」。会后不久,中共山东省委派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指导38军17师起义纪实刘全生五十年前的豫西,日军铁蹄践踏,国民主行,灾难沉重,暗无天日。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国民党抗日爱国军38军17师在洛宁故县镇宣布起义。部队排S队伍,高唱抗日战歌.通过陕县、洛宁边界的向豫西二分区驻地——混池西村进发。沿途...  相似文献   

5.
1937年12月下旬,日本侵略军侵入山东腹地广大地区。在这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淄博地区抗日呼声高涨。在爆发著名的黑铁山抗日起义之前,铁板会聚千余众,持刀和红缨枪攻打日军占领的周村,无数铁板会员喋血战场。此重大事件因各种原因,至今鲜为人知。“当官的跑了,我们打鬼子”1937年12月24日,日军飞机轰炸长山县城,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弃城南逃。民众义愤填膺:“当官的都跑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有关日本殖民统治初期台湾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研究,其注意力多集中于起义,讨伐和招降等问题上,而忽略了抗日武装斗争与祖国大陆的联系,以及基于这种联系,日本殖民者所采取的对策.本文拟从台湾总督府谋求确立治安秩序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并分析由此引发的总督府面对福建的“对岸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7.
纪念“两航”起义50周年座谈会1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会议,并为纪念“两航”起义50周年题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再创民航辉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在座谈会上讲了话。当年参与策动“两航”起义的原周恩来总理办公室副主任罗青长,在座谈会上回忆了周总理当年对“两航”起义人员和民航事业的亲切关怀。“两航”起义人员代表、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局长胡逸洲,组织“两航”起义的中共地下党员代表陈耀寰,起义人员代表郑家琼分别发言,重温了“两航”起义…  相似文献   

8.
《今日海南》2010,(1):30-30
七个月前,关于白沙,省“团干”陈儒茂的脑子里只有两个概念——“白沙绿茶”和“白沙起义”。  相似文献   

9.
<正> 海内外学人翘首以盼的第一部辛亥革命专史辞书——《辛亥革命辞典》,终于由武汉出版社推出。这部大型辞书,凝聚了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辛亥首义武昌纪念馆、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数十位专家、学者的心血,是湖北地区史学界献给辛亥革命80周年的一份厚礼。反映历史规律高扬时代强音《辞典》向读者昭示: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不论是经济上的“实业救国”,文化上的“教育救国”,政体上的“五权分立”,也不论是“广州黄花冈起义”、“安庆马炮营起义”,甚至“辛亥武昌起义”,都未能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者霸占台湾50年,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台湾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和祖国大陆的各族儿女一样,从未屈服于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他们奋起反抗,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泰雅人发动的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雾社——位于台中埔里地区,因山峦叠嶂,时有雾气笼罩而得名。高山族的一支泰雅人世代都在这里繁衍生息。早在日军侵台之初,泰雅人就协助过徐骧、刘永福领导的抗日义军。乙未(1895年)反割台斗争失败后,他们又帮助过“抗日三猛”之一柯铁领导的铁国…  相似文献   

11.
黄少华  王国安 《台声》2005,(11):38-39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节”。岛内各界人士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活动,纪念60年前那个难忘的日子。清晨,中国国民党将党部大楼外两侧风水墙悬挂的巨幅相片,由蒋渭水与李友邦两位台湾抗日志士,更换为客家人罗福星与雾社起义中的少数民族头人莫那鲁道两位抗日先烈,“以表彰台湾不同族群共同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伟烈情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今天的《中国时报》上发表整版文章,题为《纪念台湾光复一甲子—重温先贤典范再造台湾精神》,小标题包括乙未战争的史诗、台湾前辈领导的国民革命、反殖漫长的心灵战争“二?二八”不是“台独”运动、确立真实的…  相似文献   

12.
2003年2月26日,为纪念台湾省人民“2·28”起义56周年,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和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部分参加过“2·28”起义的老台胞和在京台湾乡亲近百人参加了座谈会。反对分裂,促进统一座谈会是由杨国庆主持的,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纪念台湾省人民“2·28”起义56周年,是为了促统反“独”,即促进祖国统一,反对“台湾独立”。56年前的1947年,因“官逼民反”而爆发了台湾省人民“2·28”起义。在国民党军队镇压下,牺牲了数以千计的无辜民众。祖…  相似文献   

13.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华北事变”。攫取了冀、察地区的大部分主权,从而引起了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日民族矛盾已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根据这一矛盾变化的情况,于1935年12月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随后,逐步开始实行联合包括蒋介石在内的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日的策略,建立了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关于我党联合蒋介石共同抗日这一策略的演变和发展,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经历了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三个变化发展阶段,并以1936年”五五”  相似文献   

14.
早在“九·一八”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号召人民武装抗日,并且领导或协助一部分东北爱国军队组成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进行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曾发展到四五万人,在极其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了长期的抗日斗争。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等抗日英雄事迹,表现了  相似文献   

15.
磐石游击队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它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同志的领导下,发展壮大为东北的抗日劲旅——抗联第一路军。纵横驰骋在长白山麓、松花江畔、鸭绿江边,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一、磐石游击队的建立与发展 “九一八”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打击”的战斗任务的指示,中共满……  相似文献   

16.
高伟 《台声》2011,(5):46-49
黄威廉教授是台湾新竹县关西镇深坑乡人,是定居在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植物地理学家。1947年台湾“二·二八”起义爆发时,他正在台湾大学森林系求学。“二·二八”起义后,为躲避战乱和白色恐怖,他不得不暂时返回祖国大陆,来到他父亲——著名台籍教育家黄国华年轻时从日本回国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贵州,进入贵州大学农艺系读书。  相似文献   

17.
台湾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海峡两岸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二·二八”! 1996年2月28日上午,由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举行的纪念台湾“二·二八”起义49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隆重召开。座谈会由全国台联会长张克辉主持。台盟中央主席蔡子民、海协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全国台联理事周青、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姜殿铭、台盟中央政策研究会委员黄幸、中国科协副主席庄逢甘、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地分别做了发言。参加过“二·二八”起义的老台胞、在京台胞代表及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07,(2)
今年2月,我们迎来了台湾“二·二八”起义60周年。作为那场起义的亲历者,我向在台湾“二·二八”起义中惨遭屠杀的台湾同胞表示沉痛的悼念,向他们的遗属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9.
关于红军东征的目的,有的党史著作上说是准备开赴冀察,直接对日作战。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首先,这种说法不符合党在当时对待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基本方针——“抗日讨蒋”或叫“反蒋抗日”。一九三五年五月,日本开始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升级,面对这种形势,中  相似文献   

20.
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在我国北部边疆——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一带,曾发生过一次震惊华夏的抗日战役。这次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蚕食绥远的嚣张气焰,收复了百灵庙、红格尔图、土木尔台、土城子等失地,极大的振奋了中国军队的抗日士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