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敏  雷鸣 《唯实》2004,(9):38-42
探讨能力建设的人性基础,不仅能为能力建设提供一种人类学的根据和价值学的导向,也对通过能力建设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和人性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性、能力和能力建设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进行能力建设必须基于人性并遵循人性的发展规律,这就是:必须找到人的能力的实现途径;必须注重社会实践,抓住主体的需要;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梁敏  雷鸣 《唯实》2004,(Z1)
探讨能力建设的人性基础 ,不仅能为能力建设提供一种人类学的根据和价值学的导向 ,也对通过能力建设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和人性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性、能力和能力建设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明 ,进行能力建设必须基于人性并遵循人性的发展规律 ,这就是 :必须找到人的能力的实现途径 ;必须注重社会实践 ,抓住主体的需要 ;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雷鸣 《新视野》2007,3(2):76-79
能力建设就是各类主体(国家、社会、组织等)通过教育、培训、使用以及管理等途径,开发人的潜能,培育人的创新能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引导人们树立能力价值观,养成能力型人格,提高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个体和群体效能,进而提升人力资源整体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列活动。能力建设具有三大规律:能力建设要符合人的潜能发展特点的规律;能力建设要遵循人性内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规律;个体能力建设与集体能力建设相结合的规律。深入把握能力建设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认为:从人的发展视角看,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人的依赖,经过物的依赖,最终到能力依赖的发展过程;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未来社会的分配公正呈现由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的过程.马克思的能力与公正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实现人的能力多方面的发展,促进社会公正进一步实现,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确立能力本位的理念;正确处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试论群众认同标准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清 《探索》2004,(5):32-34
党的十六大指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执政能力能否真正提高,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由群众认同来检验。自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始终把人民群众的认同作为检验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群众认同标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必须加大反腐力度,增强全党拒腐防变的能力;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党的群众利益代表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是阶级社会意识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建立在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人的社会共性与个体个性基础之上。一方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认现实的个人有各式各样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必须坚持多样化个性培养的方针;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这一点是由人的阶级共性这一人性基础决定的。坚持一元化指导,就是要坚持人性的统一性;坚持人性的个性化,就是要培养个人丰富的个性;这二者辩证地统一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多元并存与一元主导是阶级社会意识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建立在人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人的社会共性与个体个性基础之上。一方面,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承认现实的个人有各式各样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必须坚持多样化个性培养的方针;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这一点是由人的阶级共性这一人性基础决定的。坚持一元化指导,就是要坚持人性的统一性;坚持人性的个性化,就是要培养个人丰富的个性;这二者辩证地统一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当中。  相似文献   

8.
加强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能力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国家民族政策,制定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战略,提高决策能力;必须加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建设,实现制度创新,提高发展能力;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地区间经济协作,提高协调能力;必须解决好民族问题和社会问题,科学处理危机事件,提高社会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能力建设与社会体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力建设与社会体系创新"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其实质在于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人的能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依赖;强调要依靠人的能力建设来推动社会体系(理论、制度、技术、文化)的创新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观点和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10.
“能力建设与社会体系创新“的研究,从总体上看是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其实质在于: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对人的能力,尤其是人的创新能力的依赖;强调要依靠人的能力建设来推动社会体系(理论、制度、技术、文化)的创新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本文介绍了该项研究的重点问题、主要观点和整体架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能力与公正思想基本内容包括:从人的发展视角看,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人的依赖,经过物的依赖,最终到能力依赖的发展过程;每个人的能力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目的本身,也是社会公正的最终归宿;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未来社会的分配公正呈现由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的过程。马克思的能力与公正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启示:要实现人的能力多方面的发展,促进社会公正进一步实现,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确立能力本位的理念;正确处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毅然 《探索》2004,42(2):100-102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 ,而人性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深层制约因素 ,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受到人性的制约和规定。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认为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 ,这一科学论断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价值 :人的自然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物质需要的满足 ;人的社会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针对性的增强 ;人的主体性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作为社会价值的分配工具,强有力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执政党作为公共政策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在政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功能。可以说,执政党对于政策各环节的掌控能力和作用大小,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和重要外在体现,因此,强调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抓住党的政策能力建设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14.
曲春杰 《党史文苑》2009,(2):58-59,73
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决定性因素.必须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协调利益的能力、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制度建设和创新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在不断化解矛盾中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作为组织部门,要充分履行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职能作用,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构建和谐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就必须大力打造"人文组工",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凝聚人;倡导人文精神,关心人、激励人;遵循成长规律,培养人、造就人,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造就高素质的党员、干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6.
个人能力建设是指对能力人的培育和对人的能力充分发挥所赖以进行的社会条件的改造。能力建设是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解决社会不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来说,是新的认识、新的课题.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进行有利于先进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作为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价值诉求必须以人性为基础和逻辑起点,否则必然流于虚妄或迷失自身的价值方向.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性的真正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性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集中反映.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党的先进性的历史高度,努力提高自己的执政本领,全面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为实现"两个率先"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人性是对人的一个基本定性,因故是一切关涉人之学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能力培养既是人性的需要,也是人性的生成与改善的过程。中西文化的主流人性观因为存在这种或那种的缺陷与不足,或者认为人性是先天就有的永恒不变的秉性,或是把人性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或理性,均难以为道德教育的存置与道德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人性论支撑。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人性的一把钥匙,实践性是人的基本属性。而道德能力培养正是基于实践人性的可变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人性从实然向应然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