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全省人民用普选方法选出自己的代表来讨论、决定全省大事,这是第一次。这次大会是全省人民第一次正式行使人民代表大会权力。"1954年8月10日至14日,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长沙举行,507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在开幕式上说,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一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弹指一挥间,湖南省人大走过了六十个春秋。其间,新生人大制度充满动力和希望,也有文革十年浩劫的严重波折,更有改革开放后恢重建的活力和发展。民主法治一路走来,人大制度一路完善和发展,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庄  相似文献   

2.
<正>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召开,标志着人大制度在全国正式建立。当天的《人民日报》社论说,"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着人民所付托给它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由此进入新阶段。六十年来,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刻总结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经验、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要求,站在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执政、治国理政的高度,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邓小平说,"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3.
<正>穿越漫长的时光隧道,时代的风帆向我们驶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同年8月10日,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长沙隆重举行,从此拉开了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帷幕,揭开了全省人民当家作主和地方政权建设的崭新篇章。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地方组织法,正式确立地方立法权。三十多年来,全省共制定和批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处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第一线"。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履新行程有条不紊、风格务实、蕴含丰富,传递了人大工作新趋势和人大制度自信。湖南省人大诸多创制和亮点,为"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作了生动注脚。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主要民主渠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  相似文献   

5.
<正>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五四宪法"。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和"五四宪法"精神的确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权力机关为轴心,按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运行机制运行的新纪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确立到实行,已经走过了六十  相似文献   

6.
<正>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六十年一甲子,历经风雨洗礼、发展完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走向成熟稳健,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六十年不平凡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治国理政中发挥着伟大功效。中国以位居世界第二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跨上新台阶的"大国崛起",证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是扎根中国社会土壤的伟大创造,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今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  相似文献   

7.
<正>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是我们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人大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论。“制度”成为全会决定的高频词,每一处“制度”论述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制度自信和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明晰要求。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肩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必须进一步增强制度意识,强化制度性思维,依法履职行权,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正>1954年9月,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为起点,迄今人大制度走过了六十年恢宏壮阔的历程。从人大制度建立和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可以触摸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的丰富内涵和伟大功效。人大制度初展活力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全面系统地建立起来。最初三年,新生的中国人大制度在探索中绽放活力,被称为人大制度建设史上的"黄金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80多项法律、法令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全国人大审议政府、计  相似文献   

10.
《政治教育》1988年第17期刊载题为《苏维埃民主发展的新事物》的文章,介绍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等几个政治概念,现全文翻译,供读者参考。★★★★★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国家政权的新的最高代表机构。它有权自己审理和决定有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所管辖的任何问题。预计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应该决定国家生活的最重要的立宪、政治和社会经济问题,诸如通过苏联宪法和对其进行修改;通过关于苏联组成问题的决定;在加盟共和国内确定建立新的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州;确定苏联的国界;确立加盟共和国之间边界的变化,决定苏联内外政策的基本方针;确定国家的远景规划和最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80后的云溪,今年进入而立之年!198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岳阳市北区(1996年更名为岳阳市云溪区)。同年5月,在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109名区人大代表选举产生了区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以此为标志,洞庭湖畔的云溪掀开了历史新篇章。云溪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成立伊始,就围绕富民强区的目标,忠诚履职、接力前行,积极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谱写了一篇篇精  相似文献   

12.
<正>在改革开放后的最初十年里,彭真同志担任过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主持起草了现行宪法,领导制定了选举法、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一大批重要法律,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健全。彭真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奠基人,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带头人。"民主不能怕麻烦"考虑到当时许多同志存在一个怎样适应从原来工作岗位转到人大工作的问题。他以对宪法和法律的精深理解,对一系列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做了多次讲话,"坚持党的领导,遵从人民意志,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是一致的、统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常德市鼎城区人大常委会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六十周年为契机,通过"双联"活动,搭起了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通过完善人大工作机制,扩大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低保",只能用来"保低"社会救助工作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自然成了区人大常委会对民政工作监督的重点。早在2011年,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有关社会救助的专项工作报告,提出了"逐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救助模式,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让更多应该救助的对象得到救助"等审议意见,对区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不断调整和拓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国家形象塑造相贯通,实现了由过去单一政治功能向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样功能的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功能拓展中开辟新的空间,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影响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六十个年头。六十年的坚持与发展完善,既体现了我们对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高度自信,也凸显了这一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然而,江河浩荡,不免时有沉渣泛起。在政体问题上,总有一些不和谐的思想和声音伺机"冒泡",宣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理念,要求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对此,  相似文献   

16.
泰国政党政治发展以2006年政变为分水岭,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调整,从"西式民主"折返到"泰式民主"。2014年政变后的党禁,更是严重阻碍了政党政治的有序发展。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在泰国政党政治的发展过程中,保守阵营面临政治资源转化瓶颈,难以在以政党博弈为主的政治架构下获得与其政治资源相称的"权力—利益"地位,从而产生政治权力结构的持续张力,引发保守与变革冲突。短期来看,保守阵营依托2017年宪法复辟以非政党博弈为主的政治架构,试图在"还政于民"后延续权力主导地位;但中长期来看,随着保守阵营衰落,泰国政党政治将在新兴力量推动下再次转向"西式民主"的政治架构。  相似文献   

17.
<正>法制兴,天下治。从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建成,再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折射出六十年来人大立法工作的伟大历程。立法权限的改革完善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又称"五四宪法"。这次会议还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五部国家机构的组织法,标着新中  相似文献   

18.
吴震 《人民之友》2020,(1):53-53
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本质要求,全面提升人大工作水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稳步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三者要实现有机统一,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辛亥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经过了理论酝酿准备、理论变为现实、形成发展三个时期。百年来,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不尽的思考和启示,总结宝贵经验,吸取沉痛教训,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0.
德国统一社会党在民主德国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特别是在近十几年来的政治、经济改革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列宁关于“不实行充分的民主,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取到胜利”的英明论断的正确性,因而把自己全部工作的重点放在不断加强和深化社会主义民主上。在党的纲领中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主要方向,应是进一步发扬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公民以各种方式参加对国家事务和经济工作的管理,愈益成为社会主义生活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