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宪明  郭江山 《求索》2013,(11):238-240
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继续,是扩内需和未来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与之前的城市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表现的农民职业转换以及由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换都有了新的内涵,它体现出中国"创造"的特色包括农民市民化、城镇产业化、城镇有文化、小城镇升级转型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最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把控好尺度和速度以及明晰政府和市场调控空间。  相似文献   

2.
刘延华 《前沿》2014,(7):121-123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们当前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内需的强大动力,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任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核心是人的城镇化,重点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农民真正完成“进城”的目标,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为此,必须寻找一条能够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重要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贵探索和实践,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可以节约和保护耕地,促进农村市场发育、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4.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必须同农业的工业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政府应该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项宏伟工程的重大意义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建设方面,还体现在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6.
邓万斌 《政策》2003,(8):32-3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明确要求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必须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只有把农村农民的问题解决好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自然就会加快。所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张雪昆 《传承》2007,(6):62-63
政治文明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政治领域的体现。在我国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把农民培养成为政治文明人;建设先进的人民民主制度;在我国农村率先完善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在我国农村率先建立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视这一现实,着力抓好主导产业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民培养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的工作,走出一条有恩施州特色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17,(2)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乡村应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立足农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因地制宜,彰显地域特色;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农民素质,才能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0.
饶瑛华 《政协天地》2013,(11):34-36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明确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业机械规模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层团建工作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担当,更失去了人民的依赖,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缺失了基层群众性基础,更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最终不利于广大人民全面小康生活的实现。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完善与创新基层团建工作机制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需求,更是新时期中国转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培育特色文化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历史进程中绕不开的话题,它不仅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而且关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农业转移人口要市民化并能公平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并使他们在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做到这两点仍有困难。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城乡差距已经大为缩小,在一些发达地区农民的人均收入乃至家庭资产已超过城市居民。但是从文化角度看,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即使在发达地区农民的文化消费也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文化上的差距阻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土地城镇化"还是"农民城市化"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然而,土地制度安排是城市化发展历程中政策选择最为核心的"基石"。因此,深入剖析国家对农村土地制度政策选择变迁过程,发现"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城镇化土地利用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矛盾;土地集体所有制中期,农业国向工业化推动是城镇化的动力源泉,部分农业用地和农民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一定收益,后期,土地作为利益分配的工具成为新型城镇化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集中居住新区,形成了农村新型社区。农村新型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对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期,常熟市政协围绕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型社区建设与管理进行专题协商。委员们针对目前存在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配套设施不够到位、人户分离现象普  相似文献   

15.
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本质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任务;分析了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开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纪教育;最后,本文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做好农民培训项目,巩固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培训绩效,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出台和完善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4)
征地拆迁工作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影响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共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群众利益等密切联系。这要求我们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构建认同观念,合理制定目标;依法决策,严格标准;立足文化,强调整合效应;畅通渠道,倾听人民群众意见。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6,(2)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调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是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可量化的质量指标。随着"户籍城镇化",农村转移人口将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解决好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二是解决好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的全覆盖问题。城镇化是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全新平台。在政治建设方面,它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经济建设方面,它以信息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它繁荣农村科、教、文、卫事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在新农村建设主体方面,它坚持“以人为本”,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何春歧  钟新春 《人民论坛》2011,(11):150-151
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农民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农民树立新型的道德观念。要明确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关键点,实现其对现代社会的道德认同;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倡导新型道德观念;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巩固思想道德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20.
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农民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农民树立新型的道德观念。要明确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关键点,实现其对现代社会的道德认同;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倡导新型道德观念;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巩固思想道德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