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娥  何葵 《人民论坛》2014,(9):133-135
当前条件下存在司法腐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有现实条件的制约,更有制度体制方面的障碍,还有司法人员自身的执法素质和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因此,治理司法腐败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不断健全惩防司法腐败的法律体系、全面加强对司法人员的教育、不断改革完善司法体制、努力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社会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司法腐败已是毋庸“讳医之病”,反司法腐败已成当务之急。为此,首先应建立反司法腐败的法制体系,确保反司法腐败有良规可循,有好矩可蹈;并努力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使“人法合一”成为反司法腐败的有力措施;同时,要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与基本国情的反司法腐败、维护司法公正的综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邵开云 《中国人大》2000,(20):21-23
在一些司法部门和司法人员中确实存在着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它是怎样产生的?如何加以治理?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和所见所闻,谈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4.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行为和现象的统称。司法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人员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循私枉法,其危害可想而知。正如法国法学家耶林所言:"世上不法之事莫过  相似文献   

5.
司法腐败是各种腐败现象中的要害和核心 ,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温床。司法腐败之所以能存在 ,是司法权力的行使者将司法权力据为私有 ,以权谋私 ,权钱交换 ,从而产生异化与腐败。反对司法腐败既要抓防又要抓治 ,尤其要注意加强民主权力对司法权力行使的制约 ,加强司法权依法行使的保障机制 ,强化司法廉政的监督制约机制 ,提高司法队伍的素质 ,增强司法人员的社会公仆意识 ,同时 ,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力度不断加强,司法行为大量增加。能否公正执法,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希望司法机关能够严格依法办事,准确适用法律,公正地保护其合法权益。但有些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不能秉公执法,甚至贪赃枉法,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司法腐败问题,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谈论较多的一个热点话题,人民群众要求防治司法腐败,促进公正执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做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对此也非常关注。我认为要防治司法腐败,促进公正执法,主要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制是治理中重要的概念和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的主体、社会领域的问题以及社会治理的价值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们应以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理顺政社关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基层自治和底层参与、创新社会矛盾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等途径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矛盾的不断变化,社会治理体制亟待完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过程中,妇联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上海市妇联如何凝聚女性力量,为党分忧,为民谋利,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中彰显妇联智慧,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群团创新改革经验,为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强 《中国民政》2021,(2):43-44
我国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将疫情暴发之势控制住,有其深刻的体制原因,即我国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发挥了重大的功能和效能。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工作模式有四个突出特征,很值得深入思考、总结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司法工作者是法制的守护神。如果司法人员不守法,把法律赋予他们的神圣权力当儿戏,甚至以权谋私,则无异于监守自盗。 司法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举国上下人心所向,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司法公正与司法体制、监督制度、司法人员素质、司法机关内部管理以及社会环境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从司法体制改革、完善监督制度、提高司法人员素质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认为要实现司法公正 ,必须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完善司法监督制度 ,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1999年8月19日,《法制日报》在学者论坛栏目中刊登了一篇题为《浅议人大"个案监督"》的文章。文章中两位学者对各级人大正在"逐渐确立"的个案监督这一加大司法监督力度的新举措提出了"理性的认识和思考"。他们认为,人大的个案监督不是一种好制度的理由有三个方面:一是个案监督没有能力遏制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因为,人大的个案监督对遏制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是外生力量,"借助外生力量的作用想解决司法体制的内生问题,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更何况进行个案监督的"人大主任、各位委员、人大代表"的法律专门知识、道德水准、政治素质不一定比司法人员高。二是个案监督势必使司法独立成为  相似文献   

13.
司法程序正义对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对防止司法腐败、保障人权、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困难以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舆论的误导、政治的介入、司法体制的不完善以及缺乏必要的制度和程序监督 ,使程序正义产生误区 ,客观上给公民个人及家庭造成痛苦和损害 ,同时也极大地损害了法律的威严和司法机关的形象 ,破坏了社会正常的秩序。为保证实体的正义与公正 ,必须努力加大司法队伍建设 ,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 ,牢固树立诉讼程序法的权威观念 ,依法办案 ,科学办案 ,实事求是地办案 ,建立健全错案追究制 ,依法保护嫌疑人、被告人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体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下简称非公组织)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越来越深入,二者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可以大有作为。一、重庆市江北区社会治理的现实分析重庆市江北区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关  相似文献   

15.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十四五"时期,我国基层治理面临新形势新挑战,包括社会结构持续变迁、社会价值观念更具现代性、人们对公共安全更加重视、基层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呈现交织叠加态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等,需要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二是要促进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的"四治"融合,三是要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四是要加快包括体制机制、专兼职队伍、经费和资源等在内的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以技术创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等改革新举措,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趋势的应时之举,核心是加强党在社会领域的引领,重塑党和社会的关系。中央社会工作部的组建将解决以往社会治理层面存在的一系列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通过职责集中和机构整合,将体制内外的力量统合在党的引领下,形成系统、科学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我国社会工作水平,推动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正>在实施乡村战略背景下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和村民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也事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中共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公共治理理论是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理解,进而促进社会治理目标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深化对理论基础的认识,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前提和保证,对积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