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定的通知》,因不符合程序,也未按文件执行,现声明从即日起废止该文件。"3月24日,嘉禾县合管委在《今日嘉禾》公开发出声明。农民请求审查"红头文件""政府的文件对生病住院有个限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3月1日,嘉禾县珠泉镇鳌峰居委会一位姓李的农民来到县人大机关,把一份红头文件复印件交给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侯松,请求县人大"管一管"。年初以来,财经工委在初审部门预算草案时,曾收到"新农合核定住院病人总数,超员不乐意接收"等情况反映。这份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9日至30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省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勇出席并讲话。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备案审查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正在人大监督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省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1月出台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并于2008年3月开始实施。目前,省人大常委会共对800余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登记备案和审查。  相似文献   

3.
熊炜 《欧洲研究》2022,(6):1-22+181
本文提出的“经济地缘—政治地缘”的分析框架,以中德在经济和政治两个维度上的相对位置和距离的变化来解释德国对华政策在过去50年中的调整和变化。两国在建交后长时间内在政治地缘方面相对超脱,外交政策服务于稳定和积极地推进经贸关系的目标,德国对华政策呈现出鲜明的“务实”特征。但随着德国将政治地缘从欧洲扩展到全球,并开始从全球政治地缘结构中寻找德国的全球性大国定位和崛起路径,德国对华政策中经济维度的利益越来越多地受制于政治安全维度的考量,体现为默克尔执政后期的“价值观外交”和交通灯政府的“时代转折”。中德经济纽带维系政治关系稳定性的作用会持续减弱。因此,中国应更为积极地寻求与德国在政治地缘上的共同利益,主动引导和塑造中德关系向符合中国利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桂阳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督办建议,下沉走访,在推动“小事”落实、实事办好中展现人大担当作为。“非常感谢县人大常委会解开了一个困扰莲塘群众多年的‘心结’,真正体现了‘时时处处心系百姓、千方百计为民解忧’的担当精神。”日前,桂阳县莲塘镇潘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平在代表座谈会上说。这是县人大常委会督办人大代表建议取得实效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吴平 《新民周刊》2018,(47):36-36
最近,我有一个快递件因投寄人误填地址,被快递公司在杭州与安吉之间两次来回“穿梭”,令我颇为烦恼。前不久陪太太在山西冒雨攀登恒山悬空寺,正手脚并用往上爬,手机突然响了,我赶紧接听。“是陈先生吗?”“是我。”“我是快递公司的,你的快件没门牌号码,我们没处送啊。”我报出位于杭州的自家门牌后,快递小哥继续说:“我这里是浙江省安...  相似文献   

6.
<正>盛夏衡阳,烈日似火,万物葱茏,生机蓬发。6月25日,衡阳市人大迎来60岁生日。这天,该市的市、县、乡三级人大机关的工作人员和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纷纷行动,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时代节拍,听民意,释民虑,解民难,帮民困,用实际行动密切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洗刷衡阳破坏选举案蒙受的污垢,重塑新形象,获得社会好评。这个衡阳人大史上参与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洲各国以反精英、反建制和极端排外为特征的民粹主义热潮引发了政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这一现象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欧洲问题",其诱因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在现阶段所出现的具体困难。本文认为,此种分析视角有很大的局限性,民粹主义不仅仅是欧洲社会在一体化道路上暂时性的"水土不服",它反映了作为传统政治单位的民族国家在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之下所出现的功能混乱和身份困难,而草根与精英分道扬镳的背后是福利国家与新自由主义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冲突。本研究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辅以案例研究和话语分析,力图在多层次的宏观理论框架下来检视民粹主义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涟源煤炭安全生产从短期突击整治向规范常态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可喜转变,人们不会忘记涟源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次纠错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效应。"2009—2013年,煤矿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呈逐年‘双下降'态势,涟源市已由煤炭安全生产‘重灾区'转为‘平稳区'"。这是今年5月煤炭安全生产检查传出的利好消息。涟源是全省有名的产煤大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一直"压力山大"。回顾涟源煤炭安全生产从短期突击整治向规范常态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人们不会忘记涟源市人大常委会纠错市政府一份规范性文件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纯  陈芊凝 《德国研究》2022,(6):20-43+120-121
建交50周年以来,中德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和成熟,已成为中德关系的压舱石。本文从贸易、投资、技术合作与经贸规制建设四个方面总结梳理了中德经贸关系建立至今的发展成就,发现双边经贸关系具有互利共赢、合作竞争并存以及引领中欧经贸合作的特点。双边经贸领域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涉及贸易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投资保护、市场准入及公平竞争等方面,这主要是两国理念、意识形态、体制、发展道路不同,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速度存在差异,高新技术竞争引发的博弈,以及欧盟和美国等因素的影响所致。我们对中德经贸合作的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双边合作竞争态势将持续,美国、欧盟等因素仍将影响双边经贸发展,两国应该努力求同存异,促进双边经贸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台湾当局展开了旨在谋求与西德"建交"的一系列活动。台湾不仅动用了其在欧洲、美国等地的"外交"资源,还谋求获得美国的协助。最终,西德出于"单独代表权"、不愿卷入中国问题的争论以及对中国大陆市场的兴趣等考虑拒绝了台湾的提议,而英美等国际因素和中国对德政策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台湾当局的"建交"活动虽然失败,但在这一期间的对德工作并非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有的青年同志由于对近代历史不甚了解,因而出现了一些糊涂的认识,如说什么法国修筑滇越铁路“帮助”了中国,是件“好事” 等等;也有的史学工作者认为滇越铁路的修通,使云南得到了开发,促进了滇省经济的发展。对此,本文想用滇越铁路修筑前后的一些历史事实来澄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韩妙第 《新民周刊》2012,(24):83-83
即日起至6月30日,台湾陶艺家黄正道组织的一个中外陶艺家创作团,云集上海M50创意产业园区,参加523国际陶艺创作展。中外陶艺家先集结在海安523国际陶艺创作营,进行创作与交流,然后携带作品  相似文献   

13.
1988年至今,印度对缅甸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孤立"军政府到1993年的"建设性接触"政策,再到2012年印度总理访问缅甸期间确定的"互联互通"外交战略。本文在纵向梳理印缅外交关系变化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探析印度对缅甸外交政策演变的动因和特征。尽管"互联互通"外交有助于印度实现多重战略目标,但由于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政策的实施前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正>7月14日至1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莲玉率领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常委会联工委有关人员,分别来到省教育厅、省文化厅、原省卫生厅,对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原省卫生厅、原省人口计生委等17家单位开展代表建议办理集中督办。刘莲玉听取各单位关于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各承办单位在建议办理过程中,以点带面,既做到就事论  相似文献   

15.
始于2011年的审计和被审计部门"一把手"同步报告整改情况模式,在2013年11月写入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此举在全国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为此,中国提出了对外开放的宏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后来的"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合作,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孟加拉国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一部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被列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六大经济走廊之一。从孟加拉国的角度分析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利益所在,并讨论孟加拉国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的作用,对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孟加拉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也需要从孟加拉国的角度审视"一带一路"倡议中提出的"五通",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可能面临的挑战,从孟加拉国的角度提出中国回应挑战的建议,为推动未来的相关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部落是被歧视部落的简称,是日本历史上被称为"秽多、非人"的人所聚集的村落。几百年来,由于身份制度,部落民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在职业、婚姻等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歧视。近代开端的明治维新虽然颁布了《解放令》,但是未能真正使部落民摆脱受歧视的处境。二战后,随着部落民自身解放运动的展开,日本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推动部落解放的措施,但部落歧视在人们的思想中依然存在。文章论述了部落的起源及其在各个时期的生存状态和为改变自身命运进行的不懈斗争,并重点剖析了日本部落问题在近现代依然存在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7月16日,由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发起的纪念加缪逝世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吴岳添会长、罗国祥副会长,著名翻译家罗新璋、施康强、徐和瑾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  相似文献   

19.
美国在制宪时期的任务不仅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还要形成多个具有主权性质的"邦"之间的联合。这一"国家"与"联邦"的复合属性深远地影响了美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形成、运行方式及19世纪初美国的扩张。讨论"麦迪逊问题"的意义在于,它显示出麦迪逊为实现这一"复合共和国"所提出的两种不同的宪制解释方式:一种将宪法塑造为由人民代表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建立起来的规则体系,中立地处理各类社会纷争是宪法的目的所在;另一种强调在联邦政府集中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宪制作为规范行政权运行方式和结果的手段,逐渐具备了基本结构和主权性质。这两种方式分别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规制了美国宪制,共同解释了美国早期扩张的动力和对待扩张结果的方式,揭示了美国在形成过程中在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方面表现出的深刻矛盾。  相似文献   

20.
1937年“7·7”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为止,历时8年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8年抗战中,作为当时代表中国合法政权的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一方面进行抵抗,另一方面又和日本进行了频繁的“和谈”。如何理解和评价蒋日“和谈”?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和中日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传统的观点认为,抗日战争期间蒋日“和谈”反映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在抗日战争中妥协投降、卖国求荣的反动本性。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蒋日“和谈”的性质有了进一步认识。抗日战争时期,蒋日“和谈”,固然反映了蒋介石集团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坚定性和妥协动遥的一面,但绝不能因此而不加分析地,把所有的“和谈”都看作是投降买国。我们不仅要看到“和谈”的妥协动摇性,而且也应看到某些“和谈”的策略性,战略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