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淑香  龙佳解 《求索》2007,(4):66-67
我国还存在许多不和谐因素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关系的确定与调整存在偏差。当前一个很棘手的深层次的问题,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问题。目前行政成本太高,年增速大大超过财政收入增速,如果适当缩减开支,用于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能解决很多问题。这是一个“症结”。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触动和解决这一“症结”问题,否则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就会出现严重障碍和失衡。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分化,旧的阶层结构在瓦解,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当前,我们正面临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考察这种阶层分化现象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从总体上说,阶层分化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分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阶层分化的主要趋向是多元化,多元化的阶层结构意味着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安宁。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结果必然是社会…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阶层分化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但是,由于我国的阶层分化很大程度上是在起点不平等和规则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又具有很大的不公正性和无序性。因此,如何消除起点不平等和规则不平等,促使阶层分化朝着公正、规范、有序的道路发展,成为当今一个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并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阶层,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其成因在于政策的错位与缺位。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需要从制度上建立和完善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的机制、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的机制、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机制和形成制度化解决社会利益冲突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与利益整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推进 ,社会阶层急剧分化。这是符合世界潮流发展大趋势的进步现象 ,但也由此出现诸多新问题、新矛盾 ,需要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冷静面对和深入思考 ,善于对各阶层利益进行重新整合 ,以求化解矛盾 ,凝聚人心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经济利益关系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和利益差距扩大化等特征。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提供了社会激励机制,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和动力,但由此所形成的利益分配不公,利益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欧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新动向张世鹏1997年9月27日出版的德国《明镜》杂志刊登了一篇来署名的记者专栏文章《分裂的社会》。文章写道,席卷西欧的大规模结构性失业和随之而来的贫困化“现在已经冲击到了中间阶层:功名心极强的职员、精明能干的独立经营者、还有收...  相似文献   

8.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利益格局的涵义 何谓利益格局?理论界至今尚无一致的定义,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贴切的定义。格局,一般是指事物的结构或式样。因此,利益格局可以理解为利益关系的结构或式样。可见要准确地定义利益格局,首先必须对利益关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焦娅敏 《前沿》2010,(2):47-4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民营企业家作为主体的新阶层出现,对我国经济的增长、缓解就业的压力、自主创新以及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复杂化,我国各阶层之间存在着矛盾,突出表现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鉴于此,寻求新的思路来协调好民营企业家阶层与社会其他阶层利益关系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转型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利益关系的调整必将引起原有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是否合理有序又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尽管实现社会稳定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还是理顺利益关系,使不同利益群体的分化朝着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一、社会利益群体分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社会利益群体是不同经济利益。不同社会地位之间的宏观群体模式化的关系结构,它是社会成员利益分化而形成等级系列的差别格局。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生产力——牛产…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利益的分化是社会体制快速转型期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经济主体和社会集团的切身利益,不仅会激发社会要素的活力,也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加强执政党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对利益分化进行有效地协调,解决利益分化所产生的矛盾,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特征表现,阐述了利益分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指出执政党加强利益整合功能的路径:利益整合目标的动态统一性,利益整合原则的公平性,利益整合方式的多元化,利益整合机制的制度化和利益整合功能的深入化.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不仅要便于残障人融入社会,还需要防止残障人与家庭、社会脱离. 巴基斯坦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巴基斯坦社会从根本上具有排他性.排他性一方面体现在宿命论上.社会普遍认为,残障是注定的,要无条件接受.排他性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整个社会尊崇阶层的划分,促进等级分化;经济水平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这种现象在城市尤为明显.而宗派和部落也对社会进行了进一步细分,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在巴基斯坦的历史发展中,民族、语言和省份的差异也造成了范围更广的社会分化.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阶层分化是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趋势正在和将要重塑当代中国社会模型。阶层分化不仅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在利益格局大调整中的秩序变动。涉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取向、生活习惯、行为规范以及人生观等方面的变动,而且也影响到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应认真思考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与执政党建设的关系,采取措施,处理好社会阶层分化中的矛盾。有效地推进执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都业明 《长白学刊》2008,(4):98-101
公平正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社会流动的理论视角看待公平正义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社会流动体现、促进、考验公平正义。而社会流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藉由不同社会阶层在资源占有上的差异表现出来,分析这些差异性表现,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阶层利益整合问题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云霞  赵雪飞 《前沿》2010,(14):149-151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推动着阶层结构的新变化,目前新的阶层结构正处于成型时期,阶层关系的复杂性、阶层利益的分化与冲突影响和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为此,整合阶层利益,协调阶层关系是推动社会向着和谐、健康发展的道路和方向。而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进行不断调整和处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韩狄明  任锴荣 《前进》2003,(6):31-33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加快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一、阶层分化是现代化的伴生物马克思已经预见到中间阶层会进一步扩大。马克思和恩格斯有许多关于阶层问题的论述和对阶层问题的理论思考。他们分析人类社会的阶级状况时,抓住对立的两个阶级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十分注意运用阶层的分析方法,把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结合起来对一个社会进行考察。他们认为,同物质世界的其他领域一样,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关系体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分为不同的层次,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  相似文献   

19.
张玉磊 《桂海论丛》2009,25(5):93-96
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是构建均衡的利益格局,这就要求政府必须改变目前利益格局不均衡的状况.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社会阶层间的自由流动,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设置广泛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培育弱势群体利益集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一套实现利益格局均衡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利益的分化与协调是我国区域经济关系的首要问题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在寻求区域发展的理想模式。在此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平衡发展到倾斜发展的转变。前30年,国家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畸型偏集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实现生产力的均衡配置和消灭区域差别,采取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将生产力布局和投资的重点置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理论被引进并得到重视,提出了在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前期,区域不平衡发展是解决有效供应不足,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应用这种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