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与追求利润的企业家是类似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制度之下的"短期行为",不排除其是为了在任期内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为自己的仕途积攒政治资本"政绩工程"和"短期行为"是由于官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仅仅可以用"干部道德"可以解释得了的。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些领导干部的"道德问题",也不是仅靠思想道德建设就能解决得了的,更为关键的是从体制上、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纳税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利益是一种涵盖利益,那么官员从三公经费中获得的个人利益就是一种狭隘利益。在预算规模既定的前提下,三公经费越多,官员获得的狭隘利益就越多,但是纳税人享受的公共产品会变少,涵盖利益就会受损。过多的三公经费不仅扭曲财政支出结构,而且导致宏观税负过高。官员不会自发地放弃狭隘利益走向涵盖利益,所以,需要有一种约束的力量,这种约束力只能来自于立法机构和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12)
"两面性"官员的出现究其根源是公权与私欲的矛盾所致,此外一些官员难以做到"慎独"及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漏洞也助长了其"两面性"人格的形成。官员放弃对政治理想的坚守是其"两面性"发生质变的关键一环,制度上的漏洞则为其"两面性"人格的量变提供了便利。"两面性"官员频现官场对领导干部、社会及政治制度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早日实现政治清明,国家、官员及大众都应做出相应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政府决策经济理论认为 ,只有在机构设置、组织安排和官员选拔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成本收益、利益导向和激励约束等关系 ,才有可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决策体制。我国当前土地资源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这些政策大多未经过严格的经济学分析 ,存在很多漏洞。探寻政府决策的经济运行机制 ,是建立严格的土地审批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从利益角度构建新的制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云 《思想战线》2011,37(2):68-72
从利益角度构建的制度理论,由利益人假设、不同利益内涵制度的说明以及图式化等部分构成。利益人是指具有追求主观上认为相对较大利益或最大利益的行为倾向,并且在具体行为实施之前,主观认为自己所选择的手段符合生存与发展目标的行为主体。从制度本身所包含的利益内涵进行区分:有超越具体利益计算的制度、具体利益计算的利益均衡导向制度、具体利益计算的非利益均衡导向制度等,其内容可以进行图式化表述。利益人假设、不同利益内涵的制度、图式化,构成了从利益角度进行分析的制度理论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当前人大代表群体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现行代表产生机制中。代表身份和行业划分的难以准确界定。给一些地方人为地操作代表结构比例提供了制度上的“漏洞”。间接导致代表中存在的“官员代表过多、老板代表过多”等结构性失衡问题。影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能的发挥。优化代表结构。切实纠正代表结构失衡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江苏高邮市在一场为72名公务员辞职经商“壮行”的欢送大会上,一位上级市领导一点不罗嗦:“不升官,就发财!”“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一党执政条件下官员们的长期以来一贯的说法。持此说并不意味着中国官员一定得比外国官员更无私、更高尚、更谦虚、更无个性,而是官员这种社会角色的规定性使然。诚然,官员也是人,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主体,也是现代社会一公民,他们当然有特定的个人利益以及追求利益、权益的资格和权力。但官员这种社会分工以及职业特性决定:他必须是百姓抑或说纳税人忠实的“服务员”,是服务员则必…  相似文献   

8.
制度漏洞根源与“改革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然存在制度漏洞,就应当去修补它,使制度体系完善化。但诡异的是,恰恰是制度漏洞本身滋养了反对修补制度漏洞的势力。一旦这种势力坐大,就会导致制度惰性,因为这股势力不愿意改变有利于自身的现状,或者担心制度变革带来不可掌控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对腐败现象的分析,必需把握两个根本特点,其一:各种腐败现象其实是自然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各种腐败行为在经济学上被统称为“寻租”,政府公职人员收受贿赂是其利用其权力的价值通过出租权力,从而增加个人经济利益,行贿人则是为了追求个人或单位的经济利益而租借他人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腐败现象有其必然性,也就是说,只要自然人存在着对利益的追求,腐败就不可避免。其二: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国家,不论  相似文献   

10.
依据美国学者罗伯特克利特加德的两个腐败公式 ,当前我国新旧体制斩转型时期腐败现象主要是由于各方面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造成的 ,反腐败工作只有从完善市场机制、行政机制、监督机制、利益机制上入手 ,加强政治经济制度建设 ,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11.
陈天祥 《人民论坛》2012,(15):56-57
由于没有制度保障,民众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官员的承诺不符合实际,甚至出现违反民意的"政绩工程"近来,有关官员承诺的报道引起了社会上的热议。从目前有关报道来看,一些地方的官员承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承诺的事项绝大多数都得到了落实,相对于人们所熟知的政府"门难进、脸难办、话  相似文献   

12.
统战资讯     
[理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是和谐的制度第一,从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来看,我国政党制度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在追求独立、自由、解放,追求民主、光明、人权,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走到一起的,共同的政治思想和共同的利益诉求是它们紧密联系和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3.
担当是与公共职位相联系的履职责任,应当是官员的一种必备精神,但官员的担当精神需要有以利益为出发点的现实基础和时空环境。需要避免仅从精神和原则层面要求官员有担当,而是从实操性制度和支持性民情角度形成官员有担当的可持续性。一方面从履职有依据、激励有效果、监督有意义三个角度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责任履行—追究链条,另一方面应系统性地加强公民教育,涵养人人平等、有责任感、能参与的民情基础。  相似文献   

14.
依据美国学者罗伯犄·克利特加德的两个腐败公式,当前我国新旧体制的转型时期腐败现象主要是由于各方面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造成的,反腐败工作只有从完善市场机制、行政机制、监督机制、利益机制上入手,加强政治经济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是经济法的立法宗旨与始终追求。当下经济法的不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其立法制度、执法制度以及责任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从长远来看,经济法在立法、执法过程中应立足于服务多方利益主体,协调各方利益,推进立法进程,保证执法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权力寻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权力寻租产生的根源,认为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与生产的分离,打破政府垄断,以切断寻租的源头.指出权力寻租赖以存在的土壤在于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制度设计的失当,强调在制度设计中要强调利益主体之间责、权、利的相互制衡关系以化解利益主体的冲突.通过对导致权力寻租的制度漏洞分析,提出了相应制度创新对策,进一步提出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制度上彻底根除权力寻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马宇彤 《小康》2012,(11):100
只要官员财产是一本糊涂账,他们就总有瞒天过海的条件、机会和动力。因此,实施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同时还要尽快从道德层面过渡到法律层面  相似文献   

18.
陈蔚 《群众》2010,(2):54-55
<正>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交流时指出,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败的重大举措,要做得真实而不走过场,就必须建立制度和制定法律,并长期地保持下去。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吸纳世界各国实施该制度的经验,从申  相似文献   

19.
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基于交易成本的损益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国家征地制度,一方面强化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另一方面试图模拟市场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与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相比,土地征收制度具有极高的交易成本。由于实行集体土地直接入市涉及到既有利益的重大调整,特别是危及政府官员的重大利益,为了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土地制度,我们需要新的制度环境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私”不一定是商,还可以是官员】通常我们容易产生错觉,总以为“官办”就是“国办”。由此而生另一个错觉,以为“国企”就能代表国家利益。这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生活惯了的人们的习惯性错觉,而错觉的根源,就在于“朝”与“国”不分,不知王朝以外,还有中国在,或以为王朝必然代表中国;不知王朝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时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