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金辉 《人民论坛》2014,(12):128-130
新闻媒体本应对司法有不可替代的舆论监督功能,但是"媒介审判"却扭曲了这种监督功能。当前媒体常常利用自身优势,对案件事实加以夸大,激发公众的非理性情绪,左右社会舆论。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自由性以及非理性等特征,使得媒体监督更容易异化成为媒介审判。文章认为,要形成媒体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必须完善媒体监督准则,完善司法公开措施,坚持媒体监督司法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
在以司法公正为目标的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为目标的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司法审判应当注重纠察网络民情可能的偏失,同时理性地回应网络民情,发挥网络民情对司法审判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3.
国家法治建设、司法公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监督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通过透析当前媒体聚焦的热点案件,媒体监督对司法公信力提升积极、消极影响并存。媒体监督与司法公信力冲突本质上有正义法律观和朴素道德观的冲突等深层次原因,为协调二者关系,应从立法、司法、执法、公民参与等多途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当前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关注尤为强烈,一度形成"舆论审判"现象。就法律规制而言,审判的唯一主体是司法机构,司法独立原则理应被毫不动摇地践行。然而"舆论"也有其积极的正向作用,以法律规制的强化和完善引导舆论同司法审判之间的良性沟通互动,则是当前司法体系改革背景下司法社会效能提升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武俊 《人民政坛》2012,(10):40-41
近年来,躲猫猫、药家鑫案、小悦悦等司法类事件在网上曝光后,引发了广泛关注,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进一步显现。但网络媒体在报道过程中也存在监督无序、信息失实、恶意炒作,甚至存在网络审判、影响正常的司法审判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努力构建司法与传媒的和谐关系,妥善处理好独立审判与舆论监督关系,防止出现被非理性舆论左右司法审判的“媒体审判”局面。  相似文献   

6.
《人民政坛》2012,(10):44-44
李天来在2012年9月3日《学习时报》撰文《寻求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民意可以通过对司法的参与和监督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进而影响司法。而一个良好的司法体系必须通过正当程序体现民意。民意参与司法是实现司法民主化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司法的公信力。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实现司法民主化的一项理想制度.它开通了非法律专业人士参与审判的通道,并使民意最终在个案判决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以保障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权为主,对因案情特殊等情况予以适当限制的方式,来处理媒体与司法机关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媒体是司法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明确界定两者之间的界限,才能保障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8.
新闻媒体介入到执法监督领域,会造成媒体和民众在事实认定和结果判断上与执法机关的矛盾对立。新闻监督与行政执法两者之间应形成良性互动,相互制衡与促进。在共同的社会正义价值目标基础上,行政执法要防止因过分强调独立而走向执法专横,传媒则要防止因过分强调监督而走向媒体审判。  相似文献   

9.
古强 《人民论坛》2014,(3):125-127
网络舆论的合理监督有利于打击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案件当事人利用网络舆论等手段,表达自己诉求,争取社会同情,试图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来左右法院裁判的情况,恶意网络舆论的散播情况也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找到能够使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达到利益平衡的良性互动途径是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0.
古强 《人民论坛》2014,(8):125-127
网络舆论的合理监督有利于打击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近些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案件当事人利用网络舆论等手段,表达自己诉求,争取社会同情,试图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来左右法院裁判的情况,恶意网络舆论的散播情况也层出不穷。因此,如何找到能够使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之间达到利益平衡的良性互动途径是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一个法律制度之实现的首要保障必须是它能为社会所接受,而强制性的制裁只能作为次要的和辅助性的保障。"1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公信力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把"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2013年2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集体学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式的改变对原有媒介素养提出新的课题,而新媒体的传播特征也在不断消解和挑战现有媒介素养的体系和内容。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媒介素养体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结合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特征,研究媒介素养的必要转向,将对其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当今社会,党政干部治理社会的方式和理念往往通过媒体呈现、传播甚至放大,因此如何加强领导者的媒介素养,如何跨越与新媒体沟通的障碍,是一个极为敏感并充满挑战的课题。提高领导干部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仅是党和政府提升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潘娟 《重庆行政》2014,(4):87-89
正新媒体的发展、媒体格局的变革以及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发展,使政府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给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在新形势下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已成为加强其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和媒介素养含义的基础上,解析了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内涵,归纳了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现状,最后从宏观-环境与制度、中观-媒介素养基石、微  相似文献   

15.
媒介审判是媒体及公众对舆论监督的滥用,对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对警察正常执法活动造成巨大压力。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审判因网络赋予的新特点,使得警察在信息发布和案件处理上处于被动境地,从而加剧行政干预公安执法现象,扰乱公安机关正常执法秩序,并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直至削弱警察权威。为防范警察受媒介审判的不良影响,需要警察端正态度,在信息发布上,开诚布公,处理好警媒关系,在案件处理过程中,严格执法,坚守法律底线,树立警察权威,并加强对公众的法制宣传,从而避免媒介审判对警察执法行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们应该还记得去年5月在湖北省巴东县一个叫野三关镇的娱乐城里发生的惨烈一幕。来此休闲的镇招商项目协调办负责人邓贵大等一行三人与服务员邓玉娇相遇,黄德智要求邓提供特殊服务遭拒,双方发生争执。在侮辱性语言  相似文献   

17.
监督司法与司法监督不是同 一概念,但是,有时被搞混了。 首先,监督司法,监督的主体 是不特定的,其范围很广泛。司法监 督,监督的主体则是特定的,其主体 被限定为司法。这里的司法,可以指  相似文献   

18.
监督司法与司法监督不是同一概念 ,但是 ,有时被搞混了。因此 ,讨论两者之区分不无现实意义。首先 ,监督司法 ,监督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其范围很广泛。司法监督 ,监督的主体则是特定的 ,这就是说其主体被限定为司法。这里的司法 ,可以指司法机关 ,也可以指司法行为。司法机关的外延 ,习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这是因为宪法赋予了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相应的司法职能。作为一个流程 ,对司法 ,曾经有过一个形象化的比喻 ,说的是经过必要的不同工序、不同车间而生产出一种产品。六届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审判是国家公权力,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可能会被腐蚀:"媒体舆论"是社会权力,在追求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可能会被滥用为"舆论审判"。消弭司法与媒体的紧张关系是建构回应型司法,并通过培养司法者德行、加强法治,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准、建立与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等措施,实现公正审判。  相似文献   

20.
王慧 《重庆行政》2016,(1):91-92
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媒介素养成为人们的基本素质之一,对期刊来说,要与时俱进地推进刊物发展,编辑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期刊的良性发展。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信息传播形态的多元化,传统期刊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编辑只有科学地认识媒体,掌握解媒体特点与传播规律,才能有效地运用媒体服务期刊发展,提升刊物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