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关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它主要有东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开,党的领导人不断发展和丰富了区域发展理论。习近平同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区域发展战略构想和举措。习近平同志的区域发展观是对新中国几届领导的区域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在哲学上有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3.
协调发展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发展方法论。习近平协调发展观是应对新常态下发展中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是植根于中国发展实践治国理政的经验概括与理论提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协调发展观具有动态平衡性、兼收并蓄包容性、鲜明人本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新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政治发展观。其主要体现为政治发展的目标观、道路观、路径观、保证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多个方面,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科学理论,必将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绿色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了绿色环境发展观、绿色经济发展观、绿色政治发展观、绿色社会发展观、绿色文化发展观。绿色环境是绿色发展的自然前提,规定了绿色发展的空间布局;绿色经济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前提,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人才基础和制度保证;绿色政治是绿色发展的制度保证,为绿色发展提供廉洁的政治生态;绿色社会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标志,为绿色发展准备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精神资源,为绿色发展提供科学支持、方法论指导与审美尺度。  相似文献   

6.
7.
<正>背景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信息事业,从战略发展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对我国网络信息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现已成为我国网络信息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信息发展的思想,其"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观""网络人民主体观""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观",展现了该理论的旗帜特色、立场特色和战略特色。它们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信息建设整体架构的理论支点,也是当前中国网信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习近平网络信息发展观清晰地勾勒出了共产党人在信息化浪潮中如何凸显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将新时期治国理政的维度大大丰满,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道路。  相似文献   

9.
邵捷 《政策瞭望》2004,(1):8-10
作为“长三角”的南翼和浙江经济的活跃带, 环杭州湾正在担当起新的发展重任。不久前,浙江省委政研室的一份调研报告提出,以杭州湾五大开发区集群为基础,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实施新的发展战略,用10年时间使这里的经济总量达到目前全省的规模。然而,未来10年环杭州湾地区能否再次充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提质的重要阶段,不断发展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历史逻辑、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上取得了新突破。在历史逻辑层面,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是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变化、强化党的领导的必然选择,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转型,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中国方案;在理论内涵层面,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揭示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过程的五大核心理念,为有力有序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基本指引;在实践路径层面,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通过设计好供给侧改革、实施好三大攻坚战、推进好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好市场化及配套政策等提出了路径方向,从而实现了价值、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绩令人惊叹。然而,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差异很大。有学者形象地比喻,京沪等城市好比中国号巨轮上的一等舱、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像是二等舱,而中国大部分地方只是三等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使得中国有必要通过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填补不同地区间的发展鸿沟,为最终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民论坛》2015,(9):34
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考察武汉新港时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  相似文献   

13.
银行理论在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金融中介、信贷配给、存款契约与银行挤兑、期限转换等,主要观点有:新金融中介论、逆向效应论、道德效应论、债务期限与证券化论。了解现代银行理论的框架,对于广大银行工作者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族教育的新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教育越来越显著地表现出对促进民族进步繁荣的重大作用。同时,这一进程也对民族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教育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协调;必须为民族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民族教育的发展不能沿袭历史的模式,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为此,必须站在新的时代高度,重新审视民族教育的发展思想,建立民族教育的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黄燕 《新东方》2004,(11):9-11
人类的发展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观的进步应该说是20世纪后半期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可以预言,人类关于自身经济社会的发展观念,还会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进步。确立未来社会新的发展观是面向21世纪全人类无法回避的课题。我们还无从知晓未来社会新发展观具体而周详的内容,但它的基本取向是确定无疑的,即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对于我国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里,作者从新发展指导下的执行文化建设和执行文化视野中的新发展观建设角度进行一些思考。 一、关于新发展观与执行文化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  相似文献   

17.
国外学者在中国新的发展观提出之际,把它与西方发达国家正在推行的发展观作比较,敏锐地看到中国发展观的科学价值.我们研究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观,可以从全球的视野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经济学上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是古典自由主义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强调私有制、市场化、反干预.对比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我们看到,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发展的方向性,在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个是发展的协调性,把发展看作是一种相互联系和协调的社会进步过程.  相似文献   

18.
当我们在研究怎样用新发展观重振乡村规划时,不仅要知道大城市郊区农村基础设施这条“腿”究竟有多短,也应当了解大城市郊区农村自然生态、社会状态和精神文明这条“腿”究竟有多长。讨论大城市郊区农村基础设施这条“腿”究竟有多短,是为了按村镇规划的法规和技术规范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而研究大城市郊区农村自然生态、社会状态和精神文明这条“腿”究竟有多长,则是注意不要让“工业文明”颠覆了我们的“生态文明”,通俗地讲,不要“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说“短”,我们可以拿村镇规划的法规和技术规范作参照系;而说“长”,我们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19.
<正>新时代新形势不仅呼唤新的发展观、改革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工作思路与机制路径,是新时期下的"新国家安全观",将会为破浪前行的中国航船,构筑更为坚固的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经历了由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到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再到全面发展的新观念的“三部曲”,呈现了一个渐次演进和不断创新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面对当时我国所存在的严峻的经济形势,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着手进行对国民经济的调整,经过一段时期的紧张努力,全面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整个经济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然而,潜在的危险尚未消除,国家财政收入连续三年下降,地方和企业自有资金增加,国家却缺乏足够的财力、物力进行必要的重要项目建设。国家预算内投资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