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德祥 《人民论坛》2014,(11):185-187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形上升发展趋势.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呈现出较多差别.马克思指出,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必须要靠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来实现.马克思的终极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解放,而不是人的束缚,因此任何制度的设计都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陈雄 《理论月刊》2002,1(11):17-20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揭示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的交换使人与物的关系,转变为被物掩盖着的人与人的关系;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指向是对资本主义占有的批判;劳动价值论又是马克思所处时代特定社会经济务件的产物。因此,在当代中国必须结合经济实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加以深化和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是一位辩证法大师,辩证法在马克思一生的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模糊了对马克思辩证法本性的认识,导致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诸多误解.马克思辩证法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逻辑,它主要采取批判的目光,批判性就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本性.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性是建立在人的生存实践本性之上的,人具有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的生存性.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着“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的关系”的双重束缚,因此马克思辩证法在我们时代的课题就是对这种“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进行双重批判,为我们的自由和尊严立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哲学中的财富问题俞吾金撰文指出,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义,把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视为自己的基本问题。因为这双重关系正好统一在人的生存实践活动中,而从经济哲学的视角看,人的生存实践就是生产劳动。在马克思哲学中,财富不但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边缘性的概念,反而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马克思反对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认为在探索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不是一个抽象的范畴,物质是在感性对象性关系中确证的现实存在。物与物的对象性关系确证物质的自然维度;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确证物质的实践维度;人与人的对象性关系确证物质的社会历史维度。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多维统一的总体,必须全面解读,既要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又要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只有正确解读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才能正确理解唯物主义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异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敬爱 《前沿》2008,23(4):3-5
卢卡奇认为物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无处不在:商品生产中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社会失去整体性;作为劳动成果的物反过来对劳动者进行控制;甚至法律与国家也物化了。马克思的异化观点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和自己的产品相异化;劳动者和劳动活动相异化;人的本质异化;人和人相异化。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异质发展。  相似文献   

7.
孔扬 《理论月刊》2012,(5):35-39
马克思将李嘉图所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的方法称为"把人变成帽子",也就是把人归结为物,把人与人的关系归结为物与物的关系。与此相反,《资本论》的方法则是通过考察物与物的关系来揭示人与人的关系。对古典经济学方法的批判,实质也就是《资本论》方法的建构;但要真正理解这种批判或建构得以可能的基础,我们又必须跳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框架,而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新世界观的真实内涵才能够达成。  相似文献   

8.
“人本”与“物本”的二律背反及其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与"物本"之间存在着一种悖论。人原本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物只是客体、受体。然而,在"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物却成为主体、本体,而人却沦为客体、受体,不断出现"物本"打压"人本"的现象。要解答这种悖论,需要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人—实践—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重建"人—实践—物"之间的合理秩序。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则要求我们实现价值观的根本转换,确立以"劳动"为价值本位的对于人的全面关照,确立"劳动—人本"的逻辑而不是"资本"或者"权势"的逻辑,并且贯彻落实"四个尊重"的方针,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快乐劳动"、"自由劳动"。  相似文献   

9.
黄睿 《岭南学刊》2011,(1):113-116,126
纵观马克思各个时期的社会主义理论,他毕生所追求的目标是,以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为基础,顺应其社会化发展的要求,由社会公开直接地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从事实上承认生产力的社会属性,从而消除人们相互间的分立化状况,消除整个社会的异化现象,使个人真正联合起来,实现人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状况及社会关系的驾驭和控制,实现对物的关系、对偶然性的自觉驾驭和支配,并在人与物的关系上,真正实现人的主体性地位.即实现人的个性自由。这个结论,既不是主观臆想的结果,也不是纯粹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根植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体与客体之间以及社会主体之间内在矛盾的深刻分析所得出的科学结论。由此观之.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中,个性自由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人的生存实践为基础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而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问题,主要体现为人自身发展历程中人的生存方式的变化。按照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形态划分,当今时代仍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现代的科技文明、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导致了人的存在的异化状态。而当代人要实现"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则应彰显辩证法内蕴的和谐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鲜明地提出: “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 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全面揭示了人的本质。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全面发展是…  相似文献   

12.
王利军 《前沿》2012,(17):49-52
以往我们将马克思的自由观理解为对外在必然性的认识,通过哲学史的考察我们发现这种自由观其实是斯宾诺莎的自由观,这种自由与必然处于二元分裂的状态,还远远没有达到德国古典哲学的高度,因而更不可能是对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阐释,反而由于我们将自然认识领域的自由观推广和应用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造成了恩格斯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分裂,也造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二元分裂.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不自由不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他发现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逻辑的必然性不过是人的异化的表象,于是他将这种必然性收归到人自身,即通过对异化的扬弃来解除资本逻辑的铁的必然性,实现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处于主流地位的价值哲学,认为"哲学上的‘价值’是解释外部客观世界对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这是与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相一致而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悖的价值哲学,其哲学基础是旧唯物主义,必然陷入旧唯物主义的重重困境。这种价值只是哲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研究的"事实性价值"(worth),而不是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value)。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发端于人对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的追寻,而体现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于是,人的存在意义在不同层次上的社会关系中生成了三层价值:体现于经济关系的经济价值(其基础是劳动价值)、体现于人伦关系的人伦价值(包括伦理、法律和政治价值),体现于人的情感共鸣关系的审美价值。所有这些价值必须以物为载体,即通过物对人的关系来实现。由此形成了社会物质的二重性,形成了以物为载体的作为"人对人的价值"与"物对人的价值"的统一的客观价值世界。这才是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  相似文献   

14.
生存文明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程度,是合乎人的本性的发展。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将建立新的价值系统,人类将从对物的依赖关系中,被物所奴役的异化状态中彻底地解放出来,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该是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美学层面,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人类社会的生存文明应该是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享其成、安定有序、诚信友爱、互为目的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本脉络是以人的发展为主线的,社会历史的变革演进在他看来,是人从对物和对人的各种依赖关系中逐渐解放出来的,不断获得自由发展的过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个历史的进程和现实运动的过程。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进步的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体价值观的本质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与历史规律演进是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马克思人学观的跃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英健 《岭南学刊》2007,30(5):96-99
马克思的新人学观实现了从抽象人性论向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跃迁,从"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向"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跃迁,从现成人向生成人的跃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对资本理解的独特性在于强调它的"关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否定或忽视了资本的"物质"性。资本"物"的方面构成了它的内容,是呈现其"关系"属性的载体。撇开"物"的方面谈论资本,将陷入资本的抽象化,并忽视资本的历史意义和使命。但资本并不是永恒的,而是"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对这种"关系"属性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抽象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则就容易产生将社会人际关系等同于资本的错误思想。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它具体体现了资本家和工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以及结果中的对立、剥削与竞争关系。在这些具体关系下,同时也隐藏着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不协调、不平衡的关系。对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应当要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有效地处理好人与人、自然以及自身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合理地发挥资本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资本是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秘密,资本的本质并非物与物的关系,而是隐藏在物背后的人与人的统治与支配关系。主导现代生产关系的资本逻辑,在社会政治层面就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资本逻辑与阶级关系之间具有本质性的必然联系。当代中国利用资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际上也随着资本逻辑的展开而建构了一整套现代社会生产关系。考察资本逻辑贯穿其中的现代生产关系,在其社会政治层面的分析就不能缺席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视阈。马克思阶级理论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不仅体现在深刻洞察了贫富分化的结构性根源,而且体现在指出了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9.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商品成为最普遍的社会存在,劳动则沦为资本实现自我增殖的工具与工人的谋生手段,人被贬低为物。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伟大命题,但同时也掩盖了资本剥削的实质。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通过对“劳动”“劳动力”的区分,创造了劳动价值论,实现了思想的成熟与深化,揭示了隐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表面平等下雇佣关系的实质不平等,揭露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强制性与现代市场交换的奥秘,论证了资本的历史命运。劳动力成为商品,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境遇下资本对劳动力的宰制与消费。马克思从具体的经济社会生产关系出发提出的理论构想——重建个人所有制——为我们实现扬弃以物的依赖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向以人的自由个性为主导的社会形态的跃迁开辟了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通过批判旧哲学抽象思辨的思维方式,第一次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实践出发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把唯物主义哲学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物"强调人内在于物、物包含着人和人的实践,在肯定人的自然物质前提和物质对于意识具有本原性的前提下,突出强调了人在社会实践中的社会化、自然的人化以及意识的社会生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在哲学立足点、思维方式、"物"的理解、哲学研究对象、唯物主义彻底性以及哲学的内容、宗旨和功能等方面,都有着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