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通过上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官贪腐现象的成因深刻复杂,小官巨贪的危害不容小觑。这些小官游离于上级和群众的监督之外,他们级别不高,却在自己所分管的领域"一言九鼎";又或者是身处资金拨付和项目审批的要津,因此他们往往成为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拦路虎。他们通过名目繁多、花样频出的设租寻租聚敛大量财富,这不仅造成社会财富的流失,更是直接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能否有效治理小官贪腐关系到广大百姓对反腐成果的感知。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治理小官贪腐现象?我们邀请了多位该领域知名专家开出药方。  相似文献   

2.
热词     
村官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里头应该说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分子,但也是一个腐败高发的群体。“小官巨腐”用来形容一些乡村干部的腐败。没什么“油水”,往往是人们对村官的刻板印象。村官职位层级低,往往被视为“小官”。不过,近期被查处的就有不少以土地“发家致富”的小官,而且贪腐数额巨大,基层贪腐问题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3.
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也把"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作为今年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身处基层一线的县级纪委,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上级纪委的工作要求,对于隐藏在基层的小官小贪决不掉以轻心,严厉打击"微腐败",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狠抓正风反腐,零容忍惩治  相似文献   

4.
基层腐败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客观存在着"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纵蝇成虎、小官大贪""恶化政治生态""影响反腐败成效与进程""动摇党的执政根基"等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始终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信心、更足的耐心,旗帜鲜明地根治基层腐败,为打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相比"老虎"而言,"苍蝇"虽小,但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直接损害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群众对此有着切肤之痛。基层"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只有向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势亮剑,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增加获得感,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王朝国家时代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体制上与现今有着巨大差别,但古代胥吏与现代村官的共同主体特征使他们的贪腐行为在表现、动因以及影响上呈现出诸多相似之处。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研究古今小官贪腐行为,可以发现,来自行政体制的纵向监管和村级自治体的横向监管的缺失,是村官贪腐的重要条件。现代小官贪腐防治应从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小官获得感和责任意识、落实监督制度和保障基层民主上发力,构建基层小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长效机制,形成基层风清气正的良治局面。  相似文献   

7.
基层官员工作在公共权力运行的第一线,与民众互动最频繁,他们的贪腐直接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社会影响极坏。因此,反腐必须要做到全覆盖,关注基层"小官贪腐"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将反腐败工作推向深入,在"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高压之下,一批贪污腐败分子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人们发现,不仅仅是那些"大老虎"值得高度警惕,一些不引人注目的小官贪腐也可能演变成为巨贪,"小官巨贪"的现象在近期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报告中频频被提及。治理小官巨贪现象,关系到反腐成果的真正巩固。我们首先要发问的是,小官何以能够巨贪,小官巨贪的特征和表现有哪些?打"老虎"与拍"苍蝇"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数位专家给出了他们的解答。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8月23日,新华社授权播发中纪委公开曝光9起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其中甘肃省宁县一村支书张向明骗取22万元用于修庙(引自2017年8月28日《安徽文摘周刊》)。2017年1至6月,北京市纪委共查处涉农"三资"管理、惠民惠农资金管理等民生、社会保障领域的"小官贪腐"194人,"小官贪腐"问题严重。8月10日,安徽省纪检监察  相似文献   

10.
清明的政治环境需要坚持反腐"上无禁区、下无死角",需要对腐败保持"零容忍"的态度,认识到基层腐败的巨大隐患和潜在危害,毫不留情地坚决打击"小官巨腐"。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刚劲有力,制度上严密细致,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做到阳光行政、阳光反腐。要把"权力"关进牢笼,把制度的笼子编得更紧更密更牢,扎紧防范"小官大贪"的篱笆,堵死"小官大贪"的路子,真正做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  相似文献   

11.
基层腐败的存在直接损害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与公信力,也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要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铲除基层腐败的土壤,努力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
"微权力"也是权力,"微腐败"也是腐败,权力必须受到监督,腐败必须受到惩治。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虽"微",但是,一旦滥用权力导致腐败,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治理农村基层"微腐败"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出发,着力构建基层贪腐有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治理小官贪腐现象有两个向度,一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二是加强监督,使腐败无以遁形。这就要做到:解决权力过于集中和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建立严格的财务帐户管理和现金管理制度,解决财务漏洞的问题;与此同时,要开拓民众监督渠道。  相似文献   

14.
正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对腐败分子的打击力度,提出要对贪腐行为实行"零容忍"。然而就是在这样高压态势下依然存在腐败行为,反腐败斗争艰巨,形势严峻。这里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崇廉尚洁文化还没有普遍建立起来。试想一下,社会上人人都以廉洁为荣、以贪腐为耻,腐败行为就没有立足之地;但如果腐败行为被社会普遍接  相似文献   

15.
高校腐败种类繁多,且多隐身于灰色地带或"合法"的外衣之下;腐败主体多元化,腐败窝案较多;贪腐糜烂程度相对有限,社会影响却很恶劣。加强高校廉政建设,需改变现行高校监督、科研、财务及组织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文件强调"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如何有效规范"微权力"、彻底根治"微腐败"?湖南省涟源市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推进,村级项目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越来越多,村干部滥用权力导致贪腐问题屡禁不止,频繁发生的农村"微腐败"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啃食着党和政府的执政根基。农村小微权力虽然不  相似文献   

17.
<正>在2017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个举世关注的判断,即"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这是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重大判断,也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充分肯定。那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体现在党心民心所向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同时,党中央严惩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小官巨贪",增强了群众对反腐成效的获得感,厚植了  相似文献   

18.
<正>何谓"小官",在公共管理学术界有这么一个专业的词汇,叫街头官僚。街头官僚是指处在低层次的行政执行单位,同时也是最前线的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是政府工作人员当中和民众互动最为频繁、最为密切的群体。这类群体是政府形象的直接塑造者,代表上级政府执行公共服务的职能。"小官"贪腐中的"小官"的掠夺群众利益之手强于公共服务之手。这一群体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级别低,缺少监督,同时又掌握着强有力的实权;第二,他们往往长期占据关键领域、关键岗位,相互  相似文献   

19.
把村干部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村干部是最基层的干部,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干部,其行使的权力也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不断曝出的"小官巨贪""村干部微腐败"等事件正突出了加强村务监督的必要性。当前,一些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上还存在某些短板,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个别地方出现了流于形式现象,少数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存在监督不力,"老好人"思想严  相似文献   

20.
治理小官贪腐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站在治理政治生态的高度,从制度建设的根本着手,织密织细监督网,活化监督机制,净化社会环境;又需要有灵活的政治智慧或政治策略予以配合;还需要根据"苍蝇"自身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