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实表现:中国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表现活跃,它反对政府干预市场,主张打破国企垄断甚至主张国企私有化;美国联邦政府部分"停摆"凸显自由竞争与追求平等这两种思潮较量的恶果;俄罗斯前总理直接把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新自由主义。核心观点:新自由主义主张完全市场化,认为只要依靠市场的自由交易就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均衡。新自由主义推崇市场"原教旨主义",倡导市场自由的竞争和个人主义,主张经济、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私有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相似文献   

2.
<正>第二部分21-70(一)改革类观点21.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的深化改革中国经济需要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点虽然早在1995年时就已提出,但在"十五"计划期间由于改革放慢及人口红利消退,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减慢,造成了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民营企业仍难以进入电力、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民间对于体制改革、政府松绑、打破国企垄断的呼声日益高涨。过去二十年的经验表明,要使得经济增长的模式真正能够改变,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的深化改革,建立法制、规则基础上竞争性的市场体系。——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新京报》,2013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根据法律规定,代表执行职务的主要方式是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据株洲市人大对代表执行职务情况的抽样调查:关于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情况,14.19%的人认为"发挥了较大作用",46.34%的人认为"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39.47%的人认为"没有发挥作用";关于人大代表征求选民意见的情况,11.09%的人回答:"代表向他本人征求过意见",26.61%的人说:"听说过代表向别人征求过意见",62.30%的人则回答:"既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代表向选民征求过意见";关于代表传达本级  相似文献   

4.
宗寒 《人民论坛》2012,(15):19-21
观察企业是否垄断,要看它的资本集中程度,而不能仅看产品市场占有率争议二:国企全靠垄断发展吗?关注度:☆☆☆☆☆☆争议焦点:有专家认为,国有企业靠着国家资源获得的垄断地位是应该受到批判的,"国企垄断"、"垄断获利"、"打破垄断"等论调时常响起。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并不都是垄断性企业,国有企业与垄断并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5.
<正>第四部分81-902013年中石油爆发腐败窝案,这不仅引发公众对国企反腐的高度关注,大型国企行政垄断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一)该不该反国企垄断?81.不能凭借国企这把大保护伞形成垄断地位国有企业不应该凭着自己是国有企业这把大保护伞,在市场上形成垄断的地位,或者过多进入竞争性和盈利性领域,因为这个领域是民营企业主要发展主导作用的空间,如果国有企业过多介入这种高盈利高竞争的领域,会形成"与民争利"这样一个结果,政府权力跟经济资本结合紧密,这  相似文献   

6.
锋评     
《创造》2014,(3):10
正改革防止片面解读当前,有一种倾向需要重视,那就是:只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讲"单独两孩",不讲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只讲如何分好"蛋糕",不讲如何做大"蛋糕"……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反映出认识的片面、视野的狭隘。事实上,离开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难以形成;没有发展的物质基础,分配正义也无从谈起。任何改  相似文献   

7.
读者观点     
正入夏以来,广东湛江的菠萝大面积丰收,但大多数农民却因菠萝卖不出去而发愁,"菠贱伤农",熟悉的一幕又呈现在人们眼前。同样是种植菠萝,也有人并不愁销路。徐闻县一位农民,因为并没有随大流种植"巴厘"品种的菠萝,而是种了"台农17号",结果市场销量相当好。由此可见,除了政府引导之外,更主要的还是适应市场,那么,农民如何认识、适应市场,就需要加强政府部门与农民的双向  相似文献   

8.
<正>在市场经济中,更需要围绕"立商",也就是让符合事物本质要求的市场秩序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立德、立功、立言"的动作都可以围绕着"立商"展开。这就要求尽量减少产业政策,最大程度推行竞争政策。长期以来,关于我国经济政策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产业政策;而另一种反对产业政策,强调竞争政策。前者看重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强调大力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的作用,由政府来组织和发挥比较优势。后者强调个人产权和市场竞争秩序,认为只要借助市场"看不见的手",由政府提供一个法治环境,就足以推进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引子回首2004年,中国经济事件的重中之重当推始于当年春末夏初的宏观调控。而对宏观调控的看法也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宏观调控很有必要,非常及时。正因为中央政府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将一些已经明显偏热的行业降温,才使我们又一次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番宏观调控其实没有必要,既然我们搞的是市场经济,那么,企业投不投资,往哪些行业投资,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政府没有必要站出来干预。政府动不动就出手,还叫什么市场经济?实际上,中国国情决定了本轮宏观调控的意…  相似文献   

10.
微博的蝴蝶效应也有三部曲:"一鼓作气",层层加码的发酵期,24至36小时进入高峰;"再而衰";"三而竭";平均16.8天进入尾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兴起,有人认为人类除了拥有一个现实社会以外,还有  相似文献   

11.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一样,官员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这与官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存在持久的冲突,并导致政府失灵,进而得出结论是:市场失灵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充分条件,政府应尽量减少干预,最大限度地约束政府的权力范围。但是笔者以为,对于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官僚制业已达到极致的西方发达国家是适用的而且实践证明是成功的。但对于我国而言,减少干预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因为"后发外生型"国家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政府的大量干预和推动是不可能实现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建立起一整套激励共容机制,这样政府利益不仅不会损害公共利益,反而更能促进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2.
趣味概念     
2004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美济学家爱德华·普雷斯科特和挪威经济学家费恩·基德兰德。原因是提出了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叫板(批评)理论”叫板政府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经济出现衰退就是市场失灵了要政府干预调节,而这两位学者的观点正好相反,他们认为经济出现问就像自然灾害一样是自然反应,不需要政府干预。他们的理论是,即府制定出最优的经济调节政策也有可能被瞬息万变的市场变量冲淡,只能放弃。举例说,有人以捕鱼为生,台风来袭,他无法捕鱼,意味失但在刮台风的日子里,他在家结网——做资本性投资……从表面看,灾日子里…  相似文献   

13.
赵建英 《前进》2004,(5):28-29
市场经济拒绝非诚信行为关于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存在两种对立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诚信与市场经济风马牛不相及,市场经济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动机的经济,只要有利可图,市场主体就会不择手段,诚信原则必将遭到践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市场经济必定是诚信经济,因为诚信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机制,一个没有诚信机制的社会是不可能有真正市场经济的。自发的、一次性的市场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一诚信行为。但是,市场的博弈过程是一个连续的、多次进行的交易过程,这种连续性就使得市场交易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抑制和排斥非诚信行为的过…  相似文献   

14.
据《半月谈》今年第4期报道:河南省某县数月无雨,麦苗泛黄,乡镇干部却忙于换届,无人组织抗旱,原因是"官位"没有落实。人大、政府换届选举之时产生的这类"官等官"现象,非此一例。有的换届未动,"关系"先行,早活动,早舆论,早调动;有的以届为"界",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反正站外有人干";有的换届"患病",瘫痪软弱,得过且过,坐等换届,等等。"官等官"现象,说明有些干部认识不到换届的目的和意义,处理不好届与届、"新官"与"旧官"之间的关系。这种现象不利于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国家干预主义热度:★★★观点与主张:"新国家干预主义"干预更为彻底,彻底地与市场原教旨主义和纯粹的自由市场主义诀别,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扩大政府机能,限制私人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那样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  相似文献   

16.
周宇 《探索与争鸣》2011,(10):53-58
西方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经济增长,主要归功于由政府主导的"外需拉动模式",并认为这是利己主义的重商主义表现。然而,这是一个伪命题:其一,通过经济数据可以证明,外需并不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二,中国的贸易收支顺差主要起因于全球化产业分工,并非起因于由政府主导的"外需拉动模式"。鉴于中国的贸易顺差是经济全球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中国不应该人为消除贸易顺差;否则,会破坏全球化时代的产业分工。  相似文献   

17.
金霞 《重庆行政》2008,(5):48-49
政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美国学者乔纳森·哈斯在《史前国家的演进》一书中指出,关于政府起源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融合理论",另一类是"冲突理论"。"融合理论"的代表者埃尔曼·塞维斯断言,政府是作为一种协调和管理复杂社会各个部分的融合机构。这种理论是"契约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以来的元谋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级政府公文中。就连老百姓口语里,也时不时地冒出个“结构调整”来。那么,到底何谓农村经济结构?有人说就是农业产业结构,就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结构。基于此种观点,在实践中出现了这样的等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粮食种植面积=种大蒜=建大棚=种蔬菜……笔者认为,农村经济结构不等于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真正出路。  相似文献   

19.
赵昌文 《人民论坛》2013,(12):19-21
如果商业性或竞争性国企的垄断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行政垄断的结果,其垄断地位的维持更多地源于行政垄断的改革滞后,就更加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打破垄断,强化竞争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对此问题,各方面也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而且,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20.
<正>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意蕴深远。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相当激烈,有人一讲到政治体制改革就鬼使神差地想到三权要分立,政党要轮替;有人一提政治体制改革就憋足劲要回到"老路"上去,认为现在已经走上了"歪路";还有人寄希望于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所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等等。在这场复杂的讨论中,我们应当有怎样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