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志生 《人民论坛》2014,(7):226-228
当乌坎成为中国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时,群体性事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上演着类似乌坎的群体性事件。直到最近出现的平度群体性事件再次兴起了一波浪潮:即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我国基层民主的进程。任何国家在转型时期都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转型本来就是对社会承受能力的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2.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因失地农民利益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群体性事件的主体。文章以乌坎事件为切入点,着重从矛盾源头去追寻此类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机理,在对事件深度剖析的基础上甄别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困境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快速城镇化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6)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社会背景下,群体性事件仍可能呈攀升的态势,"燃点"会降低,"社会泄愤"型群体事件有可能持续增长,农村群体性事件有可能会成为"重灾区",由腐败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可能会激增,总体呈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和烈度加剧的发展趋向。因此,深入探析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向,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韩旭 《公安教育》2012,(6):23-26
<正>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呈高发态势,由此引发的大小规模群体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公安机关作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中坚力量,科学地分析、归纳群体性事件中聚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值社会变革、历史转型时期,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矛盾和磨擦增多,因此滋生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也增多,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加大。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数量、频率、规模都呈迅猛增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由传统农工社会向现代信息化社会的转型变革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演变不可避免地带有转型发展时期的阶段性特点和时代特征。在利益结构变化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下,透过群体性事件规模扩大、诉求复杂、组织程度增加的诸多表象,利益分化与利益表达、参与诉求与制度现实、矛盾纠纷与疏通渠道、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以及贫富分化与社会公平之间形成的深层次矛盾,成为影响群体性事件走向和趋势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转型时期社会的发展,各类社会矛盾在不断凸显,铁路群体性事件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铁路警察受警力有限的制约,只能应对小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对于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就显示出警力单薄的问题。在警力有限的条件下,利用地方警察力量弥补铁路警力的不足,以构建铁路公安与地方公安群体性事件联动处理机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丽 《人民论坛》2013,(11):64-66
保持着多发态势的群体性事件加剧了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但客观而言,这是利益分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加以反思,积累经验,才能从源头上化解潜在危机.从源头上预防和干预危机的发生,对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外在反映,应当从动力机制的调整、利益关系的协调、民主法制的加强、科学价值体系的构建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推动我国社会的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成长涉及的领域广泛,其中社会稳定是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转轨、政治转型以及社会变迁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可回避的矛盾和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群体性事件俨然成为国家治理成长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当前我国对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多为社会学、公安学、管理学甚至经济学等学科视角,而缺乏从党建视角的分析。从党建视角出发,透过群体性事件现象,抓住群体性事件是党群关系恶化的极端表现这一本质,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预防和治理途径,并努力将这种分析视角形成一种能够分析较大一部分群体性事件的既定分析范式,从而对遏制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态势起到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面对频繁发生且复杂多样的群体性事件,类型分析是深刻把握其本质规律的重要研究路径之一.以组织化程度为维度可将我国转型背景下的群体性事件分为集体行动和集体行为两类,在参与主体、行动目的、暴力程度、领导者的产生以及持续时间等要素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表现为集体行为的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是近10年利益矛盾积累的必然发展.以不满、怨恨等非理性情绪为中介,在十年艰难的集体行动中生长出了社会危害性大、非理性程度越来越高的集体行为,这是矛盾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周菲菲 《传承》2012,(20):90-91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讨论。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实际出发,结合法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出我们在预防与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时,必须坚持法治的视野、法治的原则、法治的方式,将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3.
陈文彪 《前沿》2012,(12):116-117
在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当今社会,近年来发生在互联网内外的群体性事件出现了交织放大的趋势,对社会稳定构成一定的威胁,在虚拟社会里,网民可以放弃现实生活中的顾虑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可使某地的某件事形成聚集评论,从而上升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而公安网监警察网络监督力量则受到现行体制、技术的限制,在处置网上群体事件时受很大的局限,增加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和处置难度。本文就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公安机关提高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处置能力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机制提出了建设思路,对于营造良好网络氛围、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集群行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基础。目前研究多集中在群体性事件的质性讨论,较少关注群体性事件中集群行为的演化规律;由于数据和方法的缺乏,群体性事件深层次特征与成因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更鲜有前瞻性的预测研究。中国社会转型期集群行为以及集群行为的新特征大量出现,使得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关注的复杂社会现象,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将社会计算引入集群行为研究,强调从数据收集、理论方法、应用实践三个方面为深入认识和研究集群行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从政治概念到法律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社会形态、表现形式、名称及其内涵和外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群体性事件的语词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对群体性事件的不同表述,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们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不断深化,也反映出我国政府从重视群体性事件传统意义的政治属性向重视以法律规范处理群体性事件的观念的转变。应正确区分群体性事件与骚乱事件、暴乱事件和社会泄愤事件,依法妥善处置,防止和避免主张正当利益诉求的群体性事件升级甚至恶化。  相似文献   

16.
郑蓉 《前沿》2011,(23):192-195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变革、体制转型、利益冲突、观念碰撞的时代背景下,产生、蔓延和发展变化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各种社会矛盾综合作用的表现形式。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源头化解机制,应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情报监控机制;第二层次为民怨化解机制;第三层次为矛盾缓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社会化趋势加剧,利益格局趋向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已成为当前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万军  崔建良 《前沿》2012,(10):81-82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交流信息、传播舆情的重要渠道。近几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因素。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分析入手,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如何预防和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黄丹 《人民论坛》2012,(17):34-3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集中显现,并形成多种利益群体,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在新形势下,了解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属性、树立法律视野下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新思维、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各级政府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完善公民社会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可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出现了数量增加和对抗性加剧等新的特征和趋势,表明了我国社会运行出现了相当程度的非均衡态势。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机理性原因在于群众和政府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群众和政府之间无法或不愿在体制内就各自的要求、诉愿、主张等进行"交换"。公民社会的结构地位使之能够促进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政治交换过程,从而减少体制外的群体性事件频发现象。因此应当积极培育和鼓励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其"交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