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制度的现代化。《决定》单辟一部分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部署,特别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并两次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重要命题,这充分表明我国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社会保障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与国家财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保障的预算和收支活动是国家财政分配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从本质上来说,社会保障分配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的范畴国家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凭借国家的权力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活动。社会保障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者之间形成社会化大分工,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对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失业等原因而面临生存危机时,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为其提供物质帮助,以保证他们的最低收入保障和健康保障。可见,社会保障分配与国家财政分配的主体都是  相似文献   

4.
5.
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制度公正的保驾护航,只有建立公平合理的制度体系,用法律制度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将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作为出发点,以制度公正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以实质正义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公正的价值理念渗透到各种制度建设之中,实现制度建设与社会公正相融合,推动国家治理向"法治"转型。  相似文献   

6.
正一、社会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柱中国历史上,治国必先治水,治水必重救灾,有救灾可避灾荒,无灾荒则无动乱,是故救灾等社保措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文景,唐贞观,与盛世王朝相对应的,是二世而亡的秦朝、隋朝,不是秦、隋国弱而是秦、隋国强到可以不顾人民诉求与死活,而文景、太宗民生为重,备灾救灾等  相似文献   

7.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制是治理中重要的概念和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的主体、社会领域的问题以及社会治理的价值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们应以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理顺政社关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基层自治和底层参与、创新社会矛盾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等途径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重构府际关系与国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要在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有效作用,不仅要合理而有效地调整政府职能,而且要调整和重构政府的府际关系。府际关系的调整与重构所具有的意义,超越府际关系本身,关系到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整个国家的治理。中国的发展必须具有更高、更长远的战略意识来考虑府际关系的重构和优化,以使中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既能创造有效的市场经济发展,也能创造有效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理解应该是一个政治话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面深化改革"落实在现代"国家治理"的制度层面,希望通过15大领域的60项具体改革,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实现目标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基础建设?现在,人们把公司治理的理念引入公共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主要任务,对进一步推进统一战线制度建设、使新时代统一战线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诸多要素中,法治思维、契约意识、民主价值以及科学精神是基本要素,亦是衡量统一战线制度建设现代化的主要标准。从理论解读来看,《条例》进一步凸显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六个相结合"的发展理念;从实践创新来看,《条例》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创新思路,即以推进统一战线制度建设的现代化为基本前提、以完善高效运转的协商民主体系为关键环节、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有力举措、以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为工作主线、以推进统战方式方法的现代化为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法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要进一步着力于增强党内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制度之间的耦合性,做好制度间的统筹谋划和系统配套。更要注重修订和完善党内法规,以党的制度建设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未来3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和谐社会并奔向共同富裕的时期,新的时期是国家治理转型的过程,其中财政改革和转型将成为重点和关键,并决定着国家治理转型的成功与否。必须循着国家治理转型的路径展开财政改革的逻辑,并通过政治改革为财政转型以至国家治理转型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未来3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和谐社会并奔向共同富裕的时期,新的时期是国家治理转型的过程,其中财政改革和转型将成为重点和关键,并决定着国家治理转型的成功与否。必须循着国家治理转型的路径展开财政改革的逻辑,并通过政治改革为财政转型以至国家治理转型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16.
政党组织与政党制度的形成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政党的民族属性、政党制度的民族因素都-常明显.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多民族国家治理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现代国家也要通过加强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维持政党政治的稳定性与常态化等来发展和完善多民族国家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彰  季圆美 《求索》2013,(3):231-233
本文从宏观层面入手,以168个国家2002-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对国家治理水平与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实证考察,对影响汇率制度选择意愿的国家治理因素进行了探索。所得到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良好的制度环境对于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具有保障作用;第二,GDP规模与经济开放程度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第三,话语自由、政治稳定与高效率的政府是微观经济单位(如企业)能够将偏好于浮动汇率制度的信息传递给国家,并推动国家选择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国家治理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底色、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多元主体协商合作的运行逻辑和包容差异的结构特性等方面高度耦合。两者呈现出双向塑造的内在逻辑:一方面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巨大优势和强大功能,它为国家治理提供制度供给、制度动能和制度效能,另一方面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成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落地和优化发展提供实践平台、评价依据、价值导向和促动机制。两者的高度耦合与互动融合关系决定了新型政党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存在内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将法律意义上的主权统一配置于中央,后者则使其在联邦政府与成员政府之间分享。这一根本区别还通过宪法安排中一系列其他重要区别体现出来,如成员政府(地方政府)权力受宪法保障的程度、地方是否享有一定的宪法自治、地方政治实体在中央被平等代表的制度设计以及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改变方式和权限争议的解决方式等。特别行政区制度虽然是我国宪法制度中的一大创新,但其在上述方面均符合单一制国家的宪法安排,因此仍然是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之下的一种宪政建制。  相似文献   

20.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而实行的一项重要的财政调节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然后对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几点初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