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宣誓,是一份保证书,也是一份执行书,促进宣誓人启动内心的道德资源,把外在的法律规范、职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需要。时间滴答滴答地响着,一个重要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明确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而在之前的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这项举措:"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共同纲领在新中国立宪史上的地位1949年筹建新中国,怎么建呢?通过什么形式?按照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早年的设想,就是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  相似文献   

4.
曹众 《人民政坛》2014,(12):38-38
<正>新中国成立65周年后,人们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此前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也第一次将"依宪治国"载入党具有规范效力的决定中。宪法是不是法?这个问题显得既深刻又浅显。以现情观察,它在审查、判决、救济等方面的例证实在很少,民众的认知层面也较低。于此,一些人有这疑问也就不难理解。"把宪法看成是一  相似文献   

5.
翟永冠  白靖利  杨丁淼 《创造》2014,(12):22-23
正12月19日,"2014年年度热字"评选结果揭晓,"法"和"反腐"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法治"一词在2014年中国最重要的政治文件之——四中全会公报中出现50余次。《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一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意识、宪法观念、宪法权威的宣传教育活动。一个"法治中国"形象正映人全世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向宪法致敬     
《人大论坛》2014,(12):11-11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把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同时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此举意味着,中国人将以崭新而生动的形式向宪法表达敬畏,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7.
<正>"法治梦"也是"中国梦"。让一切有使命感的艺术家勇于投入法治中国的时代热流中,盛世需要娱乐之作,更需要警世警心、黄钟大吕之作。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看到这条新闻,我激动不已。在去年的两会上,我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将每年12月4日确立的"法制宣传日"改为"国家宪法日"。使之成为宣传宪法、普及宪法、实施宪法的全民宪法节日。后来我得知,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2月4日是第三个国家宪法日。近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吉林。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形式将12月4号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依  相似文献   

9.
<正>宪法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必须要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履职行权,保证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施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对于进一步增强公民宪法意识,扩大宪法实施群众基础,保障宪法贯彻实施,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强全民宪法意识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14,(12):10-11
今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其中,《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国家根本大法。从今年起,我国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通过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这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12月4日,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设立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必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中国的进程再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次常委会会议于10月27日下午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作出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赞成对决定草案进一步修改后,提请本次会议表决通过。  相似文献   

15.
陈政 《人大论坛》2014,(12):3-3
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宪法目的设立,意味着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马克思曾用“宪法法律的准绳”来说明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习近平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乃九鼎重器。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正值2017年12月4日是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根据国家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誓制度的规定,湖南省民政厅举行了全厅首次宪法宣誓活动,推动全省民政系统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深入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和"五化"民政建设,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新贡献。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和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12月4日,在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这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它的设立,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宏大的背景下,对宪法至高无上法律地位的郑重确认;也是重塑宪法权威,让宪法从"文本"走向"现实",把宪法精神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12月3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14年12月4日首个"国家宪法日",我市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纷纷投入到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中,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积极倡导全民学法、懂法、用法。(1)12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为学生们讲解国徽的构成及意义。当日,该校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2)12月4日下午,市人大代表、重庆市首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法律专家杨家学,来到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为市民提供法律服务。(3)12月12日,在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新任命的9名区人大常委会工委负责人和政府部门负责人向宪法郑重宣誓:遵守《宪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的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职能部门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27条中增加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