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哗 《人民论坛》2014,(9):236-238
苏南冲突爆发前,中共在“联苏反帝”政策下,与南共进行了友好的学习;苏南冲突爆发后,中共虽搁置两国建交,但是在国家间却保持一定程度的交往;随着苏南关系的缓和,中南两国最终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共在维护社会阵营团结的前提下,坚持将意识形态分歧与国家利益分开,将两党关系与两国关系分开,在外交思想与实践中表现出独立性与整体性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等特点,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准则。  相似文献   

2.
鲁薇 《北京观察》2012,(12):54-56
过去,"美国梦"是不少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然而随着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习近平在其上任首站即提"中国梦",影响无疑非同一般。中美领导人在2012年11月都进行了换届,在未来的中美关系之中,冲突的可能是否大于合作呢?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与冲突是否局限于经贸关系呢?在不同文明的背景下,两国又面临哪些共同的挑战呢?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  相似文献   

3.
"治权实体"理论直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在对既往"党政合一"及"党政分开"理论建设性批判基础上,提出党政有机联结为国家治理主体的新理念,建议一方面党委与国家机关紧密联系,形成统一的国家治理主体;另一方面各方妥善分工,实现良性制衡。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一国两制四法域"的国家,在现实中存在区际继承法律冲突。法定继承法律冲突主要体现在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继承份额共三个方面;遗嘱继承法律冲突主要体现在立遗嘱能力、立遗嘱方式和遗嘱解释共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十三大之后,其大陆政策发生了实质性转变,具体体现在实行双轨路线,以“三个分别”为原则(“三个分别”是:中共与中国分别界限;大陆同胞与中共政权分别对待;官方坚持“三个政策”与民间事务分别处理),把大陆政策的两个基本方面——规范为“非官方、非政治性”的海峡两岸关系问题与高度政治性的台湾前途及国家统一问题明确分开,采取各自不同的路线,以及相互区别的政策措施,企图以“两个对等政府”、“两个政治实体”来重新定位两岸政治关系,并由此以“弹性外交”、“双重承认”进一步谋求“独立的国际人格”,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尽管国民党于1990年10月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而后并制订了“国家统一纲领”,但其精神实质却与宣示名义极不相符,并没有改变十三全之后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既定走向。本文拟对国民党大陆政策转变的目的与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前后,党内爆发的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争论,看似是政策之争,实质上是路线之争和深层次的理论论争。其起因是苏联(共产国际)、国民党、中共内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和定位不一,由此引发了策略还是战略,游击战还是运动战两大问题的争论,争论背后是中共内部对抗战道路、依靠力量、领导权、发展方向的认识不一致。这种不一致随即被六届六中全会所"统一",毛泽东不仅在政策上主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由此争论作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阐释,共产国际选择了认可,而国民党则不然,这样就与中共的分歧愈加明显。事实上此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演变成国共独立领导下的各自行动,从这一点讲,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势所必然、也是理所应当的。  相似文献   

7.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人民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30年间,中国由一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贫弱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30年间,张家港市由"苏南的苏北"发展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三;30年间,在中共张家港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稳定、振奋、开拓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至今,中国的朝核政策先后经历了“旁观为主”、“适度介入”、“积极参与”三个阶段。除了自身对朝核问题认识的转变外,美朝政策的调整、美中关系的发展、美国亚太政策的变化等美国因素是影响中国政策转变的重要原因。当前的中国朝核政策依然倍受美国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在半岛无核化、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拥有契合的国家利益,这是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的基础。然而,中美共同利益的重点次序、战略考虑、远景目标存在偏差,因此两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深度有限,存在潜在的深层次冲突。  相似文献   

9.
徐梅 《人民论坛》2022,(9):104-108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合作走过了50年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互利共赢,也为进一步加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俄乌冲突爆发,不确定性日渐增多,全球产业链布局加快调整,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速。在此形势下,继续扩大和深化中日经贸合作,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东亚及亚太地区发展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0.
问:请问中方对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签署停止敌对协议有何评论? 答:6月18日,在非统主持下,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两国外长在阿尔及尔签署了《停止敌对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国结束了长达两年的武装冲突状态,和平解决埃厄冲突进程迈出了重要和可喜的一步。作为埃厄两国的友好国家,中国对此表示由衷的高兴和欢迎,并对非统为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 ,为了找到国共两党诸多矛盾的解决出路 ,从而以政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中共在与国民党进行政治谈判的过程中 ,形成并提出了两套包括三方面制度创新内容的国共合作方案。其中第一套方案以 194 4年夏秋之前承认国民党执政党地位为特征 ,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内容 ,即 :构建了具有现代政党制度雏形的国民党统一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模式 ;构建了中共政权和军队保持局部的相对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的国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特区自治制度。第二套方案则以 194 4年夏秋之后否认国民党执政党地位 ,直至否认国民党一党专政政治体制为特征 ,包含的制度创新内容为 :以召开党派会议和成立联合政府为标志 ,构建了以中国特色的现代政党制度为基干 ,贯彻民主政治基本要素的现代国家政治体制。这两套方案及三个方面的制度创新 ,充分显示了中共力图把握二十世纪世界政治民主化潮流的发展航向与中国自身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平衡点 ,寻找国家政治统一出路的政治创造勇气与创造智慧。  相似文献   

12.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割裂的精神命脉,它源于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的家国治理模式,在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宗教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并发展。家国情怀以"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为突出表征,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位一体的统一;是关乎个人生命秩序、家族生存秩序、社会生活秩序以及国家运行秩序的深层设计;是由点到面、由内向外的同心圆似的蔓延和扩散,是多向和多项的动态互动过程,其整体是无数多个同心圆的发散聚焦组合。"家国情怀"是文明时空的文化绵延,完成了从"知行合一"到"信行合一"的飞跃,实现了内在超越与外在事功、宗教功用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新时代,我们仍需培育公民的家国情怀,这既是培育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幸福和睦家庭的精神支柱,更是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3月初,中共长春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长春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将开展大讨论活动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结合,与破解人大机关干部思想及人大工作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相结合,力求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开拓创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求突破,将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服务全市大局方面发挥了新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外势力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国内发展才是一个国家命运的根本近期,乌克兰局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大国"拉锯战"的影响下,乌克兰的处境愈加艰难:社会动荡、克里米亚形势剑拔弩张、经济雪上加霜、本币贬值、财政吃紧、国债猛增等问题集中爆发。不管俄罗斯与西方的"拉锯战"最终赢家是谁,乌克兰都会元气大伤,成为牺牲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外势力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国  相似文献   

15.
统一国家法体系是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的法治基础和保障,但因其构建过程中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难以有效吸纳民族习惯法积极因素和全面考虑少数民族的合理利益诉求,从而导致难以避免与既有的民族习惯法冲突和矛盾,这就决定了适时适地进行国家调适的必要。解放初期,在族际通婚问题上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冲突表现为:族际通婚的积极政治意义及新《婚姻法》婚姻自由原则的确立使其获得了国家法上的合法性,而在少数民族的婚俗婚制、宗教条规及族权系统中却是严重越轨行为。但国家并没有僵硬推行国家法,而是主要通过运用政策的形式,创造了"和谐"、"互补"以及"团体的多元主义"为特征的调适方式,对今天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翁世恒 《台声》2000,(8):13-14
一场统独战争 ,瞬间爆发。但是 ,战场并不在台海中线 ,也不在两岸彼方 ,而是在台北街头。台北街头车队对垒2000年5月31日 ,也就是前“总统”李登辉参加平镇市运会 ,遭到警总退役上校史力行泼洒红墨水事件发生后的第5天 ,两派旗帜鲜明的计程车队 ,在台北街头发生一场暴力冲突。双方冲突原因 ,始于一辆隶属荣车无线电中心计程车驾驶赵汝钦 ,在车外的无线电杆上 ,悬挂一面巴掌大小的中共五星旗。47岁的赵汝钦 ,是统派鲜明的“一国车队”成员。一国车队是在今年初 ,由一群支持“一个中国”政策的计程车司机所组成的车队 ,除了外省籍占…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巴西侨胞时指出,"中国要强盛,中华民族要振兴,第一要发展,第二要统一。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大陆和台湾地区就都能更好地发展。"这一讲话鲜明地表达了中国政府致力于发展、统一,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立场和决心。 发展与统一,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两项根本性标志,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中国近代史表明,国家落后、保守,在世界上就没有地位,就会被动、挨打;国  相似文献   

18.
姚文胜  彭箫剑 《人民论坛》2014,(10):103-105
"治权实体"理论直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前提下,在对既往"党政合一"及"党政分开"理论建设性批判基础上,提出党政有机联结为国家治理主体的新理念,建议一方面党委与国家机关紧密联系,形成统一的国家治理主体;另一方面各方妥善分工,实现良性制衡。  相似文献   

19.
在世纪之交,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实现超国家联盟,两国宣称在保存成员国主权的情况下,将向合并为一个联盟国家的目标迈进。在政治领域,两国将成立联盟国家机关,在外交及国防与安全政策上统一机制等。在经济领域,两国制定统一的预算,以此为政治改革奠定基础。在社会生活领域,两国将在社会保障和生活标准上趋于一致。通过该联盟,俄罗斯重建了它的地缘战略,这不但对两国意义重大,对独联体带来影响,而且对欧洲各国关系的重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此,有关这一联盟产生的原因与后果不得不令人关注。一 苏联解体后,尽管“独联体”各国曾期…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宜兴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今年,宜兴市政协将围绕改革发展积极助推,关注民生福祉参政建言,致力和谐大局凝心聚力,为宜兴全面深化改革、争当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先行军作出应有贡献。一、把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