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切实发挥政协民主监督作用,进一步强化委员履职主动性和法治意识,东海县政协于5月15日组织委员走进法庭,观摩刑事案件庭审现场,见证法庭调查、法庭举证、法庭辩论等庭审的关键环节,切身感受刑事诉讼的过程,体会司法审判的公正与权威。委员们在听取县法院工作情况介绍和观摩庭审现场后,建议县法院进一步强化公正司法意识,积极推动司法改革,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努力提升干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委员们表示,将紧紧围绕贯  相似文献   

2.
近日,枣阳市人民法院邀请18名人大代表旁听一起离婚纠纷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现场提出庭审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起案件看似普通,但却历经了一审、二审又发回重审,双方当事人意见分歧较大,情绪对抗很激烈,在审理中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庭审过程中,合议庭成员按照规定有条不紊地逐一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法庭调解程序。旁听席上,18名人大代表仔细聆听,认真做记录,密切关注着庭审的每一个细节。在法庭辩论阶段,双方当事人唇枪舌剑,审判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劝导。在庭审后的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对此次庭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庭审的法庭纪律严明、秩序井然,法官着装  相似文献   

3.
金城布衣 《人大研究》2006,(2):F0002-F0002
一般来说,法律人对诸如“法庭辩论”或“辩论权”这样的法律概念是能够理解的。法官可以更多的使用制定法的概念以及其他法言法语同法律工作者进行交流。然后,由这些法律工作者同他们的当事人交流,有很多方便。但是,在中国的基层司法实践中,苏力先生的调查研究却发现,法官经常而频繁地向许多当事人用过分通俗乃至有点不雅的语言(“辩论就是可以吵架,但不能骂人”,“所谓法庭辩论就是吵架,但不要打架”等)来解释诸如像“辩论权”这样的在我们看来人人天生都应明白的概念;法庭辩论也常常确实变成了一种“吵架”,连法官想插话也插不上。这时,法…  相似文献   

4.
徐展鹏 《新东方》2024,(1):21-2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虽然涉外仲裁案件越来越多,但我国仲裁的公信力仍有待提升。特别是仲裁机构的法律属性不清晰,内部治理结构存在一定缺陷,传统仲裁庭审模式面临的诸多困境。提升我国仲裁公信力,需从制度上进行重塑和革新,明晰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避免仲裁机构的行政化;完善仲裁治理机制,建立自然竞争态势下的淘汰退出机制;引进现代庭审理念,建立庭前会议制度,合并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等庭审程序,实现我国民商事仲裁案件的高效集中审理,进一步提升我国仲裁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法律人对诸如"法庭辩论"或"辩论权"这样的法律概念是能够理解的.法官可以更多的使用制定法的概念以及其他法言法语同法律工作者进行交流.然后,由这些法律工作者同他们的当事人交流,有很多方便.但是,在中国的基层司法实践中,苏力先生的调查研究却发现,法官经常而频繁地向许多当事人用过分通俗乃至有点不雅的语言("辩论就是可以吵架,但不能骂人","所谓法庭辩论就是吵架,但不要打架"等)来解释诸如像"辩论权"这样的在我们看来人人天生都应明白的概念;法庭辩论也常常确实变成了一种"吵架",连法官想插话也插不上.这时,法律工作者往往就会告诫他的当事人不要抢话,等等.这俨然是一幅中国基层司法的典型图景.  相似文献   

6.
便民诉讼的基层创新 2014年7月的最后一天,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标语格外醒目,悬挂在南通市高新区正场村委会会议室里。一对结婚40年的老夫妻的离婚案吸引很多村民前来旁听。当天的庭审,主审法官按照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等环节进行。由于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婚姻的效力、夫妻感情有无破裂、婚后一方继承所得财产的性质争议较大,主审法官结合婚姻法,不时宣讲事实婚姻的效力、夫妻感情破裂的条件、夫妻共同生活期间继承所得财产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陈洁 《前沿》2012,(6):74-76
直言三段论法律推理不仅是法律逻辑学中最经典的部分之一,而且是法律推理的核心,是最能反映法律推理中演绎推理特征的思维形式,是审判人员以两个具有共同词项的直言命题作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和小前提进而作出判决结论的主要模式,对司法侦查、司法审判及法庭辩论等司法实践意义重大。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直言三段论法律推理在刑事司法审判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设立最高院巡回法庭和地方层面的新中级法院是我国司法系统"去地方化"改革的两项最新举措。最高院巡回法庭的设立确实能够在"案件分流""便利当事人"以及"最高院本部的重新定位"等方面发挥作用,但就"去地方化"这一首要目标而言,其效果却微乎其微。对于地方层面的新中级人民法院,虽在省级框架内确实能起到去地方化的效果,但首批选择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作为试点并不具有示范效应。我国司法系统去地方化的关键在于省一级,因此,我国应当在地方层面推广新中级人民法院、在省级新设大区制高级人民法院、在国家级完善最高院巡回法庭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行政机关的一把手端坐在法庭的被告席上,认真听取行政诉讼原告的诉求与主张,依法阐述行政机关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认定的事实、法律依据和执法程序规定等,平等地参加法庭辩论,这一幕将在宝山法院行政法庭上不断上演。2010年9月,宝山区政府向辖区内的各行政机关下发《宝山区加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的意见(试行)》,第一次在制度上规范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10.
法庭口译是涉外诉讼中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重要手段。在这一领域中,我国香港地区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熟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内地法庭口译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派出法庭作为基层法院的派出机构,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是社会平安建设的"前哨站",为进一步创新人大司法监督,拓展听评活动范围,菏泽市定陶区人大"听评庭审促公正"活动走进区法院派出法庭——游集法庭。2017年11月30日,定陶区人大常委会组织12名区人大代表,在区人民法院游集法庭旁听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因借贷引起的纠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发现、审查、排除非法证据是从程序上保证案件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作者将结合实践从三个方面与读者进行探讨:检察机关在侦查、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中,通过多种途径发现侦查机关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被害人及搜集物证、书证过程中的非法证据;在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中依法通过多种方式调查、复核、质证、辩论排除非法证据;在开庭审理前或者庭审中通过程序启动、法庭调查、讯(询)问、质证、辩论排除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的刑事诉讼司法理论与实践已经形成对抗性司法模式、协商性司法模式与恢复性司法模式并存的格局,同时也存在着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与速裁程序这三种审判程序,在刑事司法日趋"精致化"的今天,有必要对模式、制度、程序以及背后的刑事诉讼理念进行勾连以实现相互之间关系的理顺;而进行类型化勾连主要依靠的就是能够贯穿刑事诉讼侦查、审查起诉与审判三阶段的证明标准,为此勾连出了对抗性司法模式——控辩式庭审制度——普通程序;协商性司法模式——辩诉交易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速裁程序;恢复性司法模式——刑事和解制度——简易程序(改良后)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14.
"法庭义工"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一方面,在化解社会矛盾、改善司法机关形象方面发挥了法官起不到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拉近群众和司法机关的距离方面,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和法庭的温馨,真正实现了审判活动从"便民"到"亲民"的服务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随机选取的100份被告方提起非法证据排除申请案件的裁判文书显示: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基本为司法实务所规避,被告方提出申请后排除程序启动及庭前会议的适用较少,法庭在审查过程中可能以对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判断替代证据非法性判断,目前重复自白的排除规则缺失,侦查人员出庭对辩护律师形成重大挑战。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发现为立法及司法中更为科学的完善、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提供了方向与指引。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16年新修正的法庭规则首次确立了平等对待原则,即法官应向控辩双方提供同等参与诉讼的机会,对于双方的主张及提出的证据应给予同等关注。此项原则的确立,有助于维护庭审的辩论式架构,彰显出程序的正义,对于改善律师的执业环境及防范冤案具有积极意义。但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尚有若干规定和做法与之相抵牾,有必要从完善证据调查申请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庭外调查核实证据制度、完善禁止单方面接触制度四个方面来推动此项原则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由“程序”而“正义”——论程序对司法公正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方面,司法作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最终防线,肩负实现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而公正是司法的最高价值,是司法的生命线和灵魂。由于司法具有中立性、程序性和被动性,正当的程序对实现司法正义意义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无程序则无公正。但中国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导致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程序缺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在当前的司法改革中,重新审视程序对司法公正的价值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相似文献   

18.
杜国明 《求索》2011,(4):146-148
作为最早将DNA证据用于司法实践的国家之一,美国对DNA证据的采信经历了一个从盲从、迷信到理性接受的发展过程。为了使DNA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必须科学、理性地面对DNA证据,建立DNA技术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等程序规则,完善DNA鉴定程序规则已成为我国法庭科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4):47-48
过去一个月,台湾地区政局仍然乏善可陈,蓝绿阵营还是在为了年底的“立委”选举及明年的“大选”合纵连横,攻防动作不断。正当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进入庭审阶段之时,台南地检署公布的一份起诉书,如同一场“及时雨”,给未来马英九的法庭辩论提供了最好的理由。不过,民进党当局仍将千方百计地利用其所掌握的行政权力,加紧干预司法部门下一步的行动。可以预见的是,在台湾,未来司法独立性的空间会随选情加温而进一步受到挤压,“特别费”案作为政治斗争的本质也将越来越突显。  相似文献   

20.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4):10-13
老祖宗造字很有意思,“谐”者,“皆言”也,就是让大家都能说话。在审理案件的法庭上,如果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就会和谐。法庭本应是控辩双方激烈交锋的舞台,法官处于居中裁判的地位,应扮演消极中立的角色。只需要依法推进庭审的程序进行即可,不该与控辩任何一方发生激烈冲突。而近年来越来越激烈的审辩冲突,其实反映了中国司法实践的深层次矛盾。王刚案,是一只麻雀。解剖这只麻雀。是为了探究庭审冲突的根源。王刚案。是一面镜子。正面是庭审冲突。背面是司法伦理。王刚案,也应成为一个路标。既连接着过去。又指向了未来。本期聚焦关键词:审辩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