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3,(14):4-4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7月11日在西柏坡调研指导时表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不能因经济指标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时,把进北京比喻为"进京赶考"。六十多年来,我党一直坚持和发扬这种"赶考"精神,保持忧患意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新世纪新形势下,面对新的问题,我们更要以"赶考"的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增强"赶考"意识,提高"赶考"能力,常行"赶考"之事,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3.
又到一年一次的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此时,不少人大代表把参加人代会称为"赶考",值得赞同. "赶考"一词源于毛泽东同志说的一句话.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对周恩来同志说:"走啊,咱们进京赶考去."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能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60多年来,毛泽东同志关于"赶考"的话一直铭记在人民心中.人大代表把参加人代会视作"赶考",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 代表参会是"赶考","考"什么?依笔者之见有三. 一"考"代表的大局意识.代表要识大局,顾大体.大局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就是方向,就是政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职权,切实担当起时代的重任、人民的重托;在人代会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头脑清醒,充分行使好代表的权力,充分展示人大代表的政治风采.  相似文献   

4.
观点     
《时事报告》2013,(8):4
习近平: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应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从纷  相似文献   

5.
蔡霞 《同舟共进》2012,(12):4-6
1949年初,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进京赶考去",60多年后的初冬,"赶考"路上正迎来一代新人。60多年的"赶考",有建设成就的喜悦,有失误教训的沉重,有历史发展的曲折,真正是一言难尽。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坎坷,回头看执政"赶考",考执政能力、领导水平,也考拒腐防变、抵御风险。如何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一份合格答卷,这需要有感情、有思维、有勇气、有胸怀和境界。  相似文献   

6.
<正>张建平:人大一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甘肃省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建平撰文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调研时说:"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习近平总书记把为民执政行权履职比喻成赶考,作为党领导下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由人民选举产生,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并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从建党伊始,中国共产党"赶考"的脚步就从未停歇,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以"赶考"的心态再出发,  相似文献   

8.
从毛泽东的"进京赶考"到习近平的"赶考远未结束",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赶考精神"的驱使和鞭策,实现着"赶考接力"的顺利交接和平稳过渡,以共产党人特有之勇气、胆量、气魄和智慧,探求治国理政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以实现国家之富强、民族之振兴、人民之幸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接过治国理政的"赶考接力棒",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探索和开拓新境界。  相似文献   

9.
1949年3月,在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之际,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赶考命题,告诫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面向未来,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必将充满各种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新的长征、新的赶考,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和警觉,牢记初心使命,顺应时代潮流、实践要求、人民期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两个大局",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赶考精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13,(9):4
<正>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领导干部们又一次重温了我们党的历史,认识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指针,也是确保党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进而搞好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是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党其实一直在"赶考"的路上,各种挑战和问题接踵而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  相似文献   

11.
回顾党8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赶考、考试、交卷的历史,一个向中华民族、向全国人民不断提交合格答案的历史。党要"赶考",党的各级领导更要"赶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指出赶考精神的核心是牢记"两个务必"。重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柏坡时提出的三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和回答。"两个务必"是在"一个根本变化、七个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之时我党应牢牢把握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正>时光荏苒岁月如流,70年前的1949年3月23日,中国共产党党中央机关离开河北西柏坡向北平进发,准备筹备新中国的建立,出发前一晚毛泽东同志辗转难眠,他将此行形象而深刻地喻为是"进京赶考"。他指出:"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进京赶考"命题提出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书写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使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  相似文献   

14.
正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是党的十九大向全党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实际上是一场新的"赶考"、新的长征,必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更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西柏坡是我们党进京"赶考"、走向全国执政的地方。进入新时代,河北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觉践行"四个意  相似文献   

15.
王锐 《北京观察》2017,(7):50-51
正今天,"赶考"之路仍在继续,"进京赶考"还需"心怀人民"。建党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提"赶考",再次敲响警钟。盛夏七月,烈日当空。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的日子里,北京市政协机关党员干部150余人,在吉林主席的带领下,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走进了七十多年前的峥嵘岁月……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7年3月,  相似文献   

16.
蒋燕 《当代广西》2004,(13):16-18
1949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临行前。周恩来劝毛泽东注意休息,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接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从此,一场特殊意义的“赶考”便随之拉开了序幕。时至今日,这场被赋予特殊意义的“赶考”还在继续。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新当选的总书记胡锦涛一行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一进西柏坡,胡锦涛总书记便说,“我们这一次来可以说是来‘上学’,‘上学’是为了更好地赶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在考试过程中除了要继续坚持“两个务必”,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外,还必须结合当前时代的新特点,把握好“赶考”的新内容,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四个方面考出水平,考出成绩。  相似文献   

17.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联系到现在,我们不正是也在“进京赶考”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上,新兴势力推翻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其标志性事件就是"进城",毛泽东形象地称之为"进京赶考"。著名的"进京赶考"有三次。一是秦末刘邦进城,二是明末李自成进城,三是中国共产党进城。细察这三次进城,虽然时空不同、结局迥异,但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民心向背决定"进京赶考"成败。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率军攻入关中,到达咸阳后,随即下令封闭王宫、还军灞上,并"约法三章",得到了百姓信任,最终打败了项羽,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7)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新时期,共产党人面临的考验依然严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新时期,怎样看待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是摆在我们每位共产党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稳权 《创造》2021,29(7):4-1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在举世瞩目的建党百年庆典上作出了深刻总结,从历史中把握主动,从经验中汲取智慧,从过往中感悟未来,紧紧围绕"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和"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一主线,聚焦"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一主题,旗帜鲜明提出了"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涵盖了治党治国治军,包含了内政外交国防等方方面面,为我们争取更大荣光明确了方向和道路、立场和原则.可以说,"九个必须"既是历史的总结,又是发展的遵循,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带领各族人民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提供了行动指南、注入了无穷动力.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等层面,深刻理解把握其内在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以赶考的清醒和执着答好新时代的考卷,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