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逐渐受到高度关注,相关研究著述丰富.文章以文化功能理论为视角,在厘清公共决策、文化观念与公众意志三者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公共决策的文化机制,建构公众意志的实现路径,以期在公共政策研究理论上获得尝试性的突破,为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
3.
日益活跃的公众参与是决策民主化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决策者如何在公众参与的环境下有效决策的挑战,决策阶段对公众参与的排斥往往会引发随后抵制性的公众参与并最终导致决策流产。与长期以来决策者习惯于在封闭环境中做出决策相比,公众参与和民主化决策要求发展出一套管理公众参与的策略,帮助决策者提高其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0,(9):92-92
杨飞虎在《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公共投资项目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推进公共投资项目决策的透明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必须加强和完善我国公共投资项目决策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执政理念的变化和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利益表达机制日渐完善,公众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已经形成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缺陷也很明显,直接影响了政府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尤其是不同社会群体在利益表达上的不平等地位及其对政治系统影响上的差异,已经成为影响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关键性因素。“不管公共管理者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短期行为划分为两大类,即主观无意造成的短期行为和主观有意造成的短期行为。主观无意短期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决策问题的关键信息缺失和决策主体认知能力不足,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现实发生则是地方政府官员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7.
黎晓武 《求索》2010,(6):101-103
现代政治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合作与协商的政治,政府价格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公共决策民主化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过程的价值基础在于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公正化和效益化。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与上述价值目标存在很大差距,实际操作中公众参与对政府价格决策的影响力太低。为了实现公众参与的价值目标,有必要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改革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8.
当代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较多,从社会管理学角度看,社会发展的提速,人民的民主参与,依法维权的意识的增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相对滞后与公民的期待相对超前,这种反差都会使不同问题上的矛盾不确定性凸显出来。从性质上,集中表现为各种经济利益冲突,其中不少信访问题发生,都与决策对群众利益照顾不周有关,因此改善和完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把公众利益作为政府决策的关注点,使公众利益得到广泛的尊重和保护,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是政府转变职能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作者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的公共决策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一、公共决策取向的宏观化、市场化。决策者要以市场变化作为制订公共决策的“晴雨表”,时刻关注市场信息,并适时搜集、整理、筛选、加工,制订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公共决策;要通过宏观政策的正确引导,使社会各组织间相互协作,良性互动,最终实现理想的公共管理目标;要掌握市场变化发展规律,以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观察、思考、分析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为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条件。通过法律制度和监督机制规范政府行为与市场主体,确保市场经济在正确的公共政策引导下步入…  相似文献   

10.
李妙然  王晓民 《前沿》2009,(11):130-134
民主决策的社会过程和政府过程一起,构成了现代政府决策的完整过程。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旋律下,环境问题已经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并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与此同时,公共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度也亟待提高,这对公共决策公民参与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法律制度、公民知情权、公众环保意识、政府的执政能力对制约公共决策公民参与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策 《政策瞭望》2007,(6):52-53
决策是实施领导的关键环节,作为掌管一方权力的“一把手”,能否造福一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各种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上能否做出科学决策。决策过程远不是一次举手表决的程式,更不是领导者的“拍板”行为,而是完成一个理性、系统、法定的程序,是一个反复认识的过程。这个认识过程的意义在于:从“求实”的考证中“求是”,在“求是”的思辨中“求实”,从而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公众参与型政府决策模式体现为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决策过程的互动性、决策实施的自觉性及决策反馈的有效性等特点。当前还存在着政府信息公开不够、公众理性参与不足、公众参与渠道不畅及效果有限等问题。结合现有公众参与的制度,以政务公开机制、民意表达机制和舆论传动机制为基础,构建公众参与型政府决策模式应加强开放性政府建设、提升公众参与能力、疏通公众参与途径及完善参与反馈机制,并完善相应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王劲 《求索》2012,(4):210-212
本文论述了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功能与表达方式,分析了公众参与缺位与实践难题凸现的实际现状。从明确决策者、决策支撑者、公众参与者三者责权关系;加快政府转型;便捷科技信息的生成与传播;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了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民意表达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大众媒介,网络媒体的影响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了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层面,其中甚至包括决策这一长期为政治精英所主导、普通民众较少直接参与的领域。这表明,虽然参与网络讨论受不同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但客观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试图通过互联网表达其自身对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上的诉求或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民意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只有把网络民意与政府公共决策有机结合并真正实现二者的平衡,才能最终实现人民和政府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谐。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网络媒体、网民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应正确履行职责在网络民意正在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应做到:(一)政府应对网络民意有一个客观辩证的认识。既不能对其放任自流不加任何约束,也不能只看到它的弊端而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地方各类环境决策短视行为是诱发大量环境问题的根源。然而,受制于转型期的经济导向、决策文化及决策体制机制等因素,加之环境决策本身的复杂性,地方政府环境决策短视难以根除。在科层治理失灵的情况下,现实中由理性环境抗争运动和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形塑的公共能量场,通过场能量的激发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预防和纠正决策短视之功效,基于公共能量场的治理初现端倪。因此,公共能量场提供了破解地方政府环境决策短视困境的治理之道,但从当前看仍需要为之提供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17.
反对权力腐败与实现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周晓中通过反腐败斗争,逐步消除少数领导干部由于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考验而发生腐败的问题,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腐败干扰正确的公共决策,提高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我...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决策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11,(2):87-87
张波在《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5期撰文认为,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后期西方出现的一种新的权力构架理论,它主张通过分权的方式完成国家权力向社会的回归。该理论对于如何实现政府公共权力的有效运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10,(1):43-43
王嘉瑞在《齐鲁学刊》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防范和化解各种公共危机,是各级政府树立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良好形象的关键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发生是难免的,政府如何通过应对各种公共危机,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