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如同其他事物一样,代表工作也有其特定的规律。研究并掌握代表工作的规律性,对于人大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体现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政体形式,也是我国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它的主体和基础是人大代表,代表是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派到权力机关的光荣使者,代表人民的利益,体现人民的意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于人民,与人民有  相似文献   

2.
所谓权力是主体凭借某种资源来支配客体的一种现象。权力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国家有国家的权力,政党有政党的权力,人民有人民的权力,政府有政府的权力,总统有总统的权力。人们获取权力的方式不同,有的以选举的方式获取权力,有的以贿赂的方式获取权力,有的靠武力的方式获取权力,有的靠任命的方式获取权力,有的靠继承的方式获取权力。所有的权力中最核心的是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作为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国家权力的基本特征是:(1)特殊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3.
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 ,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提高执政能力 ,巩固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依法执政所依之“法”,首先是宪法 ,其次是法律。宪法是政党执政之根基 ,是政党取得和行使国家权力之源泉。坚持依法执政 ,就必须维护宪法至上的权威 ;坚持依法执政 ,就要把党的政策和主张依照法定的程序化为人民的意志和国家的意志 ,融进宪法和法律之中  相似文献   

4.
国家政权建设最早来源于对西欧现代国家建构等一系列现代化现象的经验提炼和总结,后被中国学者用于分析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国家权力介入乡村社会及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将国家政权建设看作一个过程,探讨这一过程的动机、方式、微观行动者,及其中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对象的基层政权,可以将乡村社会中的国家政权建设分为四个视角: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治理结构、国家政权建设与村民自治、国家政权建设与基层政权、国家政权建设与村庄精英。四个视角基本可以涵盖目前关于乡村社会中的国家政权建设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范畴,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国家政权建设和乡村治理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近现代政治理论对公共权力本质属性的表述是: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公共权力赋予的对象是国家政权机构,其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也就是说,公共权力只能是由国家政权机构代表广大人民来行使运用。一个政党获取了执政地位、成为执政党,也就获取了公共权力,但并不代表其获取和运作公共权力必然具有合法性。执政党要取得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从权力的来源上看,要通过合法程序,符合人民的意志和意愿;从内容上看,应当超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协调、整合各种社会利益,成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从形式上看,只能采用间接的方式,通过国家政权机构来体现  相似文献   

6.
从意志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集中人民群众意志使之上升为政党意志;经过法定程序使政党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国家意志,从而实现人民群众意志。在这三个阶段中,民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顺应和实现民意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列宁去世之后,苏共在这三个阶段的民意运用上出现了严重问题,突出表现为忽略收集民意,决策忽略民意,干部选拔忽略民意,致使苏共脱离了人民群众,最终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应从中得出并铭记历史警示:一个政党执政时间越长,越容易忽略民意;忽略民意,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实践与理论将会严重脱节;忽略民意,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终将会失去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7.
西方代议制构成了西方政党国家的制度基础,西方政党因而具有民主和权力制约的宪政价值。西方政党的民主价值体现在:政党事实上成为直接民主的代用品和政党促成民主政治和责任政治的实现。西方政党的权力制约价值体现在:政党间的分权、反对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与制约,事实上成为宪政体系中权力制约的重要机制。现代国家通过立宪,形成政党宪法条款,确认政党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围绕苏维埃“组织革命战争、改良群众生活”两大任务,对苏维埃政权建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了重要探索,形成了苏区政权建设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观,即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主体的思想。毛泽东深刻论述了苏维埃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这一政权决定了人民的国家权力主体地位,揭示了这一主体地位的基本内涵;突出了普选这一直接民主的意义和作用,确立了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的国家权力监督主体地位。苏维埃时期,毛泽东的人民国家权力主体思想是对我们党工农民主专政政权建设的最初总结,是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萌芽与早期形态,是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源头和经验准备,对于新时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当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西方国家地方治理改革的兴起,政党政治与地方治理的关系、执政党在地方治理中的行为逻辑和实践经验等成为政党研究的重要内容。竞争性的政党制度及其权力运行规则决定了西方国家政党在地方治理中的行为更多地体现出作为治理中多元主体之一的特点,它们主要通过选举获得合法性,成为执政党之后通过影响各层级的议会活动推行其理念与政策,在地方治理改革的过程、关系、网络中发挥领导、协调、统合作用。西方国家执政党在地方治理中的实践表明,通过提高政党的适应性、强化政党的社会功能、加强政党的自身建设,执政党可以更好地将政党意志转化为公共政策,维护政党的利益,提升地方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李有学  张书涛 《前沿》2004,(12):25-27
本文试图在分析国家、社会、政党三者权力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质在于如何合理安排国家、社会、政党的权力结构关系 ,进而提出民主政治的建设主体。最后作者认为民主政治建设应该采用政党推进和社会推动的双向综合模式 ,并对此路径选择做出相关论证。  相似文献   

11.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从俄国社会阶级和政党的实际状况出发,提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实行多党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且确定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国家政权中实行多党合作制的构想,极大地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关于政权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朱坚强 《群众》2007,(1):71-73
《江泽民文选》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阐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今天,学习其重要思想,从理论层面去看执政权力、结构和行为,有助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理性认知权力性质,在实践中强化思想建设政党权力的性质有两个要点:一是政治性,它体现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和统治者对全社会治理的需要;二是社会性,它体现保持社会稳定和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任何执政党,只要掌握国家权力,都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  相似文献   

13.
现代国家(modern nation-state)是广大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指向。社会转型时期,如何通过“国家政权建设(State—making)”,构建现代国家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东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以杜赞奇的解说为观察点,通过对“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一诠释“国家政权建设”新范式的分析,试图把握当代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些许条件。  相似文献   

14.
管理经纬     
政治领导和执政行为不能混淆 中央党校教授刘春最近撰文说,按照近现代的政治发展规律,政党执政是一种国家权力的运作模式,是具有特定含义和属性要求的政治现象。政党执政绝不仅仅是指政党组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占有关系。它是指在民主政治进程中政党组织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政权建设中,财政制度具有基础和核心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国家职能范围与能力强度的确立。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其国家权力的触角已伸展到乡村一级,但是财政制度却未能为国家权力的延伸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县地方财政呈现出不完全性特征,严重削弱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美英法德瑞以六国 ,如同在其他发达国家一样 ,议会及政府只是为政党提供的施展其政策和治国才能的舞台。必须由政党登台 ,宪法纸面上规定的议会、政府及法院才能现身 ,才能活生生地行动起来。经过数百年实践 ,发达国家在议会与政党的关系上形成了一套具有多方面内容的制度。作为社团的政党与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政党的区别 ,行使国家权力的政党的内部关系 ,它们的相互关系 ,构成这套制度的三大要点。从六国议会与政党的相互关系上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大要点的基本状况。六个国家普遍将作为社团的政党与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政党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实现行政权力高效化成为国家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文拟从权力制约角度分析我国行政权力及其高效化问题。 一、行政权力主导地位及其效率分析 国家权力结构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实施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各种强制力量的分工及相互关系,即通常意义上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者间关系。在国家权力结构体系中,立法权是表达国家意志,即表达人民主权基本要求的权力。行政权是执行国家意志,即实现人民主权基本要求的权力,而司法权则是对  相似文献   

1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论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一、从人大制度原理说起人大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关于国家构成的学说和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实际需要创制、设立的。关于人大制度原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人民当家做主与代议制。我国是人民民主的共和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能充分反映各阶层、各方面的意志,完整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要求,因而由宪法确立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其具体内容包括:广大民众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权力机关,然后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权…  相似文献   

19.
法律是以国家意志形式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所谓国家意志,就是通过国家政权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法律作为国家意志,一方面表明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另一方面表明,法律一经制定出来,对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的所有成员都具有约束力。阶级社会中的倒一个阶级,其阶级意志能否变成国家意志,关键在于它是否掌握国家政权。只有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才能把本阶级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迫使全体社会成员遵守和服从;而被统治阶级由于不掌握国家政权,其意志便不能被反映为法律。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政治领域的成就是中国不断地在往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和现代政党的方向发展,三者归结到一点,就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建立。政治制度的中心内容是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1978年以前,权力过分集中,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国家;从政府与政党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政党: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说,是权力集中到中央;从领导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