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晓华 《人民论坛》2014,(6):185-187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地方主义”产生的根源是封建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瓦解于资产阶级建立的中央集权的政府,无产阶级革命反对一切地方主义。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用严厉的手段对待一切派别活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地方主义的认识对我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待“地方主义”问题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方主义是指在地方治理中以地方和区域利益为第一原则,不顾全局和整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地方主义不仅与个别领导的作风和素质相关,也与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相关。从公共治理的逻辑环节进行分析可知:公共治理的制度体系为地方主义行为配置自主空间;公共治理的体制机制为地方主义行为提供激励;公共治理的行动能力为地方主义行为限定条件;公共治理的监督体系为地方主义行为留有漏洞。因此,彻底杜绝地方主义行为以及现象,需要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根本上加以控制和平衡。  相似文献   

3.
说实在的,脊髓损伤是很重的残疾,受伤者在经历了人生的重大磨难之后,大多数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比较消极,认为快乐不再属于自己,一切活动都与自己无关。  相似文献   

4.
在《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阐明了“怎样正确对待外国文化”这一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辩证的否定决不是简单地拋弃,而是在否定之中有肯定,是既克服又保留,是“扬弃”。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表现在“对待外国文化”上,既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盲目排外。在《拿来主义》第八段中,鲁迅先生用“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作比,巧妙地批判了对待外国文化的两种错误态度: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放一把火烧光,”这是否定一切,“欣欣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这是肯定一  相似文献   

5.
最近召开的思茅地委全体(扩大)会议,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彻底地揭发和批判了前地委第一书记梁家为首,前地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王坚,前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宜公等为骨干的右派反党集团,彻底地清算了对党对社会主义有极大危害的地方主义.这是思茅区全党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胜利.梁家反党集团进行反党阴谋活动的重要方法,是打起地方主义的黑旗,煽动地方主义情绪,培植地方主义分子,啸聚一小撮反党喽啰,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党进攻.因此,只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治理整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危害甚重的经济地方主义却触动很少。经济地方主义仍在全国范围暗中蔓延,成为深层次治理整顿的“拦路虎”。一、“诸侯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新表现经济地方主义的实质,是片面夸大本地的特殊性,把地方的局部经济利益置于全国的整体益利之上,不执行中央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徐曼 《人民论坛》2020,(8):22-2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社会治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医疗保障制度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个别地区的地方主义有所抬头。全局观念缺位、法治思维缺场、应急能力缺失是地方主义滋生的内在根源。基于此,应当以治理创新为突破口,转变治理观念、创新治理方法、优化治理资源供给,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地方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凝聚全社会协同抗疫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一、戒"骄"骄傲是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产物.骄傲就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固步自封,自以为是.骄傲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看不起群众.这样的人,总是拿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相比,总是过高估计自己.这种人在成绩和荣誉面前,爱沾沾自喜,爱听奉承话,听不进批评.骄傲是剥削阶级的品质,是一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作风.所以,谁要沾染上这种坏作风,谁就会脱离实事求事的思想路线,就会脱离群众,也会脱离组织和纪律.青年干部要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十分注意力戒骄傲.骄傲的对立面就是谦虚.谦虚是虚怀若谷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谦虚是集体主义思想的表现.它是建立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础上的.谦虚是坦白和诚实地对待客观事物,其中包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绩和缺点.实事求是地对待一切事物,在客观上表  相似文献   

9.
罗斌 《求索》2011,(2):217-219
评论界曾给罗伯特·弗罗斯特贴上象征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标签,弗罗斯特对此进行了反驳,他称自己既非象征主义也非地方主义者。为此,本文从集体身份的角度出发,解读评论家对弗罗斯特身份的界定以及作家本人所期望的身份特质。我们认为,评论家对弗罗斯特所做的身份界定主要是基于本质主义身份之关照进行的,而弗罗斯特本人对自己身份的重构却反映了身份的建构主义观点。这两种迥然的结论源于不同的分析视角,于是,我们认为,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要避免简单的本质主义标签式身份界定,也要对建构主义背后的意图进行客观分析,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作品,评判作家。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要完成好这一重大课题,就需要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提高认识水平。尤其  相似文献   

11.
地方主义是晚清以来中国政治转轨、经济转型时期的一大政 治特色:在晚清以来的政治崩溃中,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造就了许多凭借军事实力割据一方的地方实力派的崛起。这些地 方实力派承认中央政府,但又总是与力图重建其最高权威和集权 主义理想的中央政府形成矛盾和对抗,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若即若 离。其实地方分权系统形成的地方主义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 重要现象。地方主义直接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下移、地方分权系统 的形成和地方政治势力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1993年3月2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议事厅内座无虚席,市政府第16次常务(扩大)会议正在举行。这次会议的议题是部署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和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部分市人大代表应邀到会。这是市政府尊重人大代表权利,把办理代表建议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的切实体现。市长张立昌主持会议。他认为,代表们的建议,来自群众,来自调查研究。认真办理好代表建议,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基本工作思路的具体体现,是集中群众智慧,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方面;是改进政府工作,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需要。在今年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认真对待和加强这项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诸多因素中,地方主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作为近代中国一个突出的政治现象,地方主义在晚清以后逐渐产生、膨胀和恶性发展,使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处于复杂而混乱的状态之中,对辛亥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辛亥革命又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和地方主义走势。一在近代中国,地方主义主要包括三种因素:一是爱护家乡故里(包括省、县、乡、村等)和排斥异地他乡的一种乡土情感和地方观念;二是地方机关权力膨胀,从而使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遭到损害的一种政治现象;三是反对中央集权,主张地方分…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5条规定:香港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意味着一视同仁,不作差别对待。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差别对待是必不可少且合情合理的。在《基本法》第25条诉讼中,香港法院确定了"两步走检验方法":第一步是确定比较对象,查明差别待遇是否存在;第二步是审查差别待遇是否有理可据,若证明有理可据,则不认为构成歧视和侵犯平等权。基于不同理由的差别对待有不同的审查基准:基于性别、种族、性取向等个人特质的差别对待的审查基准为严格审查,即"不超过实现合法目的所必需的程度",而基于其他不涉及个人特质的差别对待的审查基准为宽松审查,即"没有明显缺乏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许多女人对待丈夫的打鼾就像对待他不爱刷牙一样,认为这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生活习惯问题。其实,打鼾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单纯,在它背后可能隐藏着你意想不到的健康危险。最新的临床研究显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已成为威胁现代男性健康的重要隐患之一。未被发现、未经治疗的SAS患者五年死亡率可高达11%~13%。全球每天约3000人的死亡与SAS有关。这一切,正发生在那些有严重打鼾习惯的男人身上。  相似文献   

16.
读者观点     
正看到上期杂志中婚姻家庭幸福感报告那篇文章,我深有感触。"对待情感不凑合、不将就,看似‘佛系’,实则负责。"我很赞同文中的这句话。我本人就是人们口中的大龄剩女,期待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但也不排斥目前充实快乐的单身生活,我相信,活好自己,是经营一切关系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儒家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梁宗常儒家文化价值观,核心问题是"仁义"。所有的儒家学者都认为,"仁义"既是价值的体现,又是价值的标准,一切都要以是否合乎仁义道德为追求的价值目标。如何对待"义"和"利"问题是"仁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义以为上","...  相似文献   

18.
张勇 《传承》2011,(9):64-65
早期佛教认为,人是由五蕴和合而成,并没有一个恒常自在、联结生死的实体存在,也没有超乎形体和精神之上的另一种东西——"我",也就是说"人无我",或"人空"。[1](P11"8)人无我"是一种反对人的精神、灵魂不灭的独特表述。这个"我"乃是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一切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人生所有的一切无不是围绕着"我"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9.
孔子的"恕"是《论语》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进一步的表现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宽恕是有度的,绝不是主张宽恕一切。"恕"不只是对待他人的一种合理方式,其进一步的指向是完善自身之人格。孔子的宽恕思想在当代也同样有着重要价值,能够帮助提高个人修养,对解决社会问题有参考价值,可以作为当代政治的借鉴补充。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以对现代性解构和否定为基本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社会思潮的本质是"非理性"的.笔者认为这一思潮是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非理性"后果的"理性"反思."理性"、客观地对待后现代社会思潮对于中国当前社会的影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