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致“救火式”治理的原因从人事制度方面看,与结果导向的考核机制是分不开的。这种考核机制的基本做法是上级定下各种各样的任务和目标,如民众的上访次数、重大责任事故数量等,据此作为评价下级官员的政绩。欲走出我国目前公共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救火式”治理困境,就必须将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核变为现代意义的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管理的局限性,"救火式"治理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其不能成为治理主体的习惯和动辄使用的工具,更不能成为信仰。对于"救火式"治理的弊端,学界早有批评。但时至今日,为什么这种治理方式仍有市场甚至在一些地方还能大行其道呢?从"救火式"治理转向均衡式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经历较长的渐进推进过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救火式"治理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常态化现象,在治理成本不断提高的同时,治理的遗留问题不断滋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避免长期陷入"救火式"治理的必由之路,当前关键是要树立防治结合的治理思维、实现标本兼治的治理行为、形成科学理性的治理评估、构建官民合作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救火式"治理不是规范的学理概念,更不是严谨的法律概念,而是对一种公共治理方式的形象比喻,其特点是作为治理主体的公权力机关和公权力行使者,运用自由裁量权,集中时间和资源,造势做某事或者解决某个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郎佩娟指出,由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管理的局限性,"救火式"治理  相似文献   

5.
袁峰 《人民论坛》2014,(2):14-16
近年来,“救火式”治理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常态化现象,在治理成本不断提高的同时,治理的遗留问题不断滋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避免长期陷入“救火式”治理的必由之路,当前关键是要树立防治结合的治理思维、实现标本兼治的治理行为、形成科学理性的治理评估、构建官民合作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网格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网格化城市管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不断推进首都网格化城市管理向纵深发展,逐步建立起较为科学、完整的运行体系,形成了有机制、有标准、有队伍、有考核、有平台、有数据的扁平化、闭环式管理模式,发挥"侦察兵"和"指挥棒"的作用,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精准细化、敏捷高效。  相似文献   

7.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建构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针对中国政府传统应对危机的社会政治动员和政府行政管控的机械管理模式,条块分割组织体制、被动撞击式和事后救火式的应急机制以及缺乏长效的政府-企业-社会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应急的公共行动网络,指出中国在公共危机方面的应急管理亟待特别设立专门法律程序。并结合我国将进入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转轨的新契机,创新政府-非政府-企业-社会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行动的组织模式,围绕危机治理体系提出重点发展战略,以建立全社会整体联动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主要可归结为:基于功能整合的服务改善型、社区治理结构优化型、引导—协作型三种模式。在创新逻辑上,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呈现出"治理"机制与"自治"机制相统一的逻辑、管理—服务的互动、融合逻辑及自上而下、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杂糅式生成与推广逻辑。从发展趋势上看,协商型社区治理机制的发展、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模式的展开、社区治理主体与治理方式的有益调整,是我国今后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层庸懒症"的治理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运用系统思维,坚持整体治理和综合治理,一体化地构建起以精准识别机制和严格问责机制为主要构件的不敢庸懒的惩戒机制;以基层公共管理标准化机制、权力监督机制、优勤考核评价机制和全员聘任机制为主要构件的不能庸懒的防范机制;以教育培训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为主要构件的不想庸懒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行为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誉品属性,使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而出现农产品"柠檬市场",因而公共治理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防线。但是,在现有的政府职责考核机制和财政制度下,正是这种信誉品属性使各级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视为"费力难讨好"的苦差。由于缺乏足够动力或有效的压力,各级政府利用信息优势和考核机制的漏洞,采取各种策略性行为应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责,致使我国日益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因执行机制无力而难以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1.
从风险防范视角来看,"救火式"治理现象,有政府参与治理的价值取向、预防文化、能力建设、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加强治理体系的整体设计、政府和人的能力规范化建设应成为完善治理体系架构设计的重点;在治理工具选择上,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通过在治理中导入风险管理来完善自身的治理体系,全面政府风险管理制度设计应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各地复杂的治理创新环境中,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其环境适应性密切相关。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域,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表现出"失谐增量"的适应性创新实施特征,具体包括机械式适应实施、依附式适应实施和偏利式适应实施三种基本形态,引发创新目标短视、治理结构单一和管理配套滞后等短效化创新问题,影响着该型创新的持存性发展。结合这些创新实施问题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预设,可以通过构建"增益自适应控制"型创新实施机制,提升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痛点思维",搭建开放、合作的治理平台,加强治理创新管理等优化策略,以重塑地方政府自我推进型治理创新的适应性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救火式”治理不是规范的学理概念,更不是严谨的法律概念,而是对一种公共治理方式的形象比喻,其特点是作为治理主体的公权力机关和公权力行使者,运用自由裁量权,集中时间和资源,造势做某事或者解决某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制两式"责任制是以政府及部门依法行政责任制为主导、以行业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制为基础,使两种方式的责任制有机统一、相互衔接的责任考核机制。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政府以横向管理为主,对各部门、各垂直  相似文献   

15.
梁平汉 《人民论坛》2020,(11):58-59
政府治理中的"数目字管理"在促进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和理性化、改进政府绩效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虚假流量",从而扭曲信息,误导决策。"虚假流量"的产生很可能是技术因素造成的,可以从责任认定、考核指标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改进"数目字管理",根除"虚假流量"。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一些基层地区出现了滥用"一票否决"的情况,导致考核机制效力消解、基层工作压力繁重、政策目标同实际状况产生偏差。完善"一票否决"应重点关注行政组织和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从完善考核规程、设置权重标准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京津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现阶段,切实提升区域整体生态福利水平,是实现常态化"利益促动型"协同治理目标的战略要求。通过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演化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协同—绩效"机制建设缺位,导致"闭环"体系难以自动循环升级、府际非对称利益博弈与多元要素联动滋生的内生性问题尚未被有效解决,从而无法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政治位势及环境承载力等约束下推动地方政府以集体性自组织行为结成稳定的联防联控同盟。基于动态空间视域下"协同—绩效"体系的逻辑探究得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同—绩效"推进,须在中央嵌入式战略引导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扎根于省、市、县"治理规划—结构建设—过程管控—绩效评价—路径实践"的有序联动,实现府际"同效不同绩"的考核归责,防止"一刀切"式管制;与此同时,需通过促动大气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趋同、推进属地管理与区域联动的权责耦合、把控先行先试与全面推进的节奏,推动"协同—绩效"与"绩效—协同"的良性循环运转。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21,(6)
正2020年以来,江苏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工作为契机,以建立职责准入机制、权力调整机制、资源下沉机制、全员培训机制、考核评估机制、信息共享机制等六大机制为载体,统筹乡镇(街道)行政、事业编制资源,整合设置7—9个职能机构,全省乡镇(街道)机构由18254个减少为9392个。同时,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推动审批服务事项"一口受理、一窗通办",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规范设置综合网格,建立智慧化、闭环式的综合指挥平台,在全省1257个乡镇(街道)基本构建了"1+4"为内涵的简约高效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喜军 《人民论坛》2020,(11):92-93
生态环境治理联合执法能够全面提升环境治理效率,并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必由之路。必须逐步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联合执法机制,做好联合执法考核与监督工作,打造"大环保"的联合治理格局,确保联合执法能够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和管理好北京"的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依据《关于印发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首环建〔2010〕1号)等文件精神,2011年,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2016年7月28日更名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在全市范围内试行首都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工作,考评主体是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委,考评对象是各区的环境建设工作.六年来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按照从工作内容型、指标型和指数型"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其成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