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迈向法治中国的重要里程碑。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并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目标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法治强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得到了巨大成就的展示和科学理论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经受了伟人智慧的锤炼和群众实践的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形成于历史发展的选择和改革开放的探索。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的正确选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成功道路,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行动指南,认真学习和自觉应用这一理论;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合理的、先进的,在坚持基本制度实践中努力完善各项具体制度。三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印证。道路自信基于方向正确,目标宏伟,战略高明,行动果断;理论自信基于认识精准,思想深刻,方法先进,体系合理;制度自信基于法律严明,章程健全,规则合理,体制有效。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依法治国的探索和实践中,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并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优越性。这是因为同其他国家的法治建设相比较,依法治国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最大特色和优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制度保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行动指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唯一正确道路;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为实现路径。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始终保持并继续发扬这些特色和优势,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4,(11)
<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刘家荣 《求索》2023,(6):183-19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它根植于中国大地,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制度属性。这种制度属性能够规定和确保中国法治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能够体现出法治在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之时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法治体系的制度基础,决定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根本制度保障法治体系服务于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基本制度保障法治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生产关系,重要制度保障法治体系服务于各方面治理需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体系不仅是制度体系的规范文本表达,也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的法治保障,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7.
洪鸿  章涟漪 《台声》2014,(11):20-2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1]。为此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1]。这些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重要内涵。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理论、法治文化因此成为建设法治中国的四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基础。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通过改革形成的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基础。但是,经济理论界对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认识还有待提高,需要作出更加科学严谨的概括和说明;对通过改革形成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应当根据实践的检验进一步变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就为什么要依法治国、要走什么样的法治之路以及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等重大问题做了系统阐述,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引领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提出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内涵包括了丰富的法治领导观、法治人民观、法治道路观、法治治国执政观、法治治理观、法治体系观、法治谋划观、法治推进观、法治全球观、法治保障观、法治干部观。其时代价值在于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指明了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航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民法典与法治经济之间的理论表达与制度实践必然成为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命题。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建设法治经济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依凭。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和法治保障。从运行来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都是建立在以法治为基础、在法治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17,(2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法治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显著增强了我们党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谱写下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的崭新篇章。为国家长治久安奠定法治基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4.
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涵,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其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索进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历史相一致.从理论逻辑来看,其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场域中,体现出治理原则统一性、治理体系统一性、治理方式统一性和治理价值统一性.从实践逻辑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完善法治体系为抓手、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依托,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集中地展现为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特质、方向这三个维度的系列创新性认识。从基础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之路,是具有深厚历史根基之路,是符合现实国情之路,是顺应人民选择之路,是党的正确领导之路;从特质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和平发展之路,是与时俱进之路;从方向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之路,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从当代中国国情出发,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主要由法治特色论、法治目标论、法治道路论、法治方针论、法治方式论、法治德治结合论等"六论"构成。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行动指南,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但不照搬别国法治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法律制度、法律运行、法律实现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实践体系。从结构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国家法治体系、党内法治体系、军事法治体系;从内容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国家法治体系、党内法治体系、军事法治体系三者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位阶的层次性、成效的相关性、作用的能动性,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8.
《政策瞭望》2014,(12):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会《决定》有一条红线贯穿全篇,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时事报告》2014,(1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0,(1)
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力推动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的法治建设始终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