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国宏 《人民公安》2010,(21):60-61
<正>中国式的婚姻永远有着说不完的话题。随着"小三"话题的日益明朗化,最近,一部以男人的视角解读中国式婚姻的新书《苏珊的微笑》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推出。著名作家叶兆言继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中,教育匹配已成为婚姻关系建构的重要原则,其影响已超过传统婚姻文化中的"门当户对"。夫妻教育匹配程度提高是否有助于改善婚姻质量、促进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使用1990-2010年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考察了20世纪末以来中国已婚夫妇的教育匹配特征对婚姻关系和谐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受教育程度相当有助于双方对婚姻关系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与之相比,夫妻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双方感知的婚姻和谐性具有不同的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方认为其婚姻不和谐的可能性增大,其自报夫妻融洽的可能性较低、表示遭受过婚内暴力的可能性显著更高;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一方则相反。这种差异性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异质婚中男女双方的婚姻效用。因此,理解和推动整个社会婚姻关系稳定与健康发展,应当正视不同教育匹配现象对婚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婚姻"总是呈现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式的矛盾。如何克服矛盾,实现自由发展,成就婚姻生活的"自由的呼吸",实际上这也是困惑人生的恒久问题。当代女性作家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经验,分别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情感与理智等多个维度,艺术地再现"中国式婚姻"的"幸福"与"尴尬",藉此表达出了对当代女性"自在存在"中主体意识的缺失与伤感,对"自为存在"中主体意识的建构与渴望。  相似文献   

4.
童放 《前沿》2012,(9):118-119
本研究探讨了北方中小城镇青年夫妻婚姻质量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使用婚姻质量问卷(ENRICH)调查了218对结婚10年以内的北方中小城镇青年夫妻。结果北方城镇青年夫妻婚姻质量总体属于中等水平,不同孩子情况的夫妻在婚姻质量总分差异显著,不同婚龄夫妻婚姻质量总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和2018年的数据,探讨了夫妻宗教信仰情况对其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以宗教信仰的多维测量为基础,研究发现,信同一宗教类别的夫妻占3.78%,宗教信仰不同的夫妻比例为25.92%。较之夫妻不信教和信同一类别宗教,宗教信仰相异会导致丈夫一方婚姻满意度更低。本文从宗教信条和家庭分工中的性别角色规范等维度进行分析阐释,探讨夫妻宗教信仰与婚姻满意度背后的社会和性别关系,有助于深化对中国语境下这一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李进超 《长白学刊》2008,(2):144-149
被誉为"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的王海鸰,一直把婚姻家庭作为她反映现实社会的主要题材,从不同角度关注婚姻家庭中女性的生存状况。其代表性的"婚姻三部曲"充满了对女性社会处境的思考,从《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再到《新结婚时代》,每部作品都强烈地传达出了这种观念:女性应该拥有自己完全的独立人格;无论爱情婚姻多么美好,都不能丢弃作为"人"的最重要的内涵。纵观三部作品可以看到,女性在婚姻这杆天平上的分量逐渐加重,也对传统的男权观念作出了执著抗争。这些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当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婚姻三部曲"其实也是中国当代社会变革的一个记录。  相似文献   

7.
王海鸰,著名作家。有着"中国婚姻第一写手"之称的女人,其代表作有《牵手》《不嫁则已》《中国式离婚》等,这些文学作品在改编成电视剧后都曾在各大电视台轮番热播,好评如潮。06年底,王海鸰的新作《新结婚时代》再次以独特而细腻的视角透析了现代婚姻中的矛盾和困惑,再次俘获了亿万观众的心。她怎么就能那么一针见血地破解婚姻中的种种问题呢?她的慧眼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构建夫妻共同债务规则的现有观点具有违背婚姻本质之缺陷。建立科学完备的夫妻债务制度,除秉承符合婚姻本质原则、交易安全与婚姻安全衡平保护原则、方便适用原则、重点突出和科学合理原则外,内容设计上应形成"四横三纵两类一轴"的制度体系,即统摄夫妻财产制、家事代理权、夫妻合意、债权人善意四大横向要素与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夫妻债务的举证责任、夫妻债务的清偿原则三大纵向要素,兼顾合同之债与侵权之债,突出区分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界限。在夫妻共同债务立法模式上,既不宜采取列举模式和例示模式,亦不能完全照搬概括模式,以采用"修正型概括模式"为宜。夫妻债务法条内容设计应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语义明确、避免歧义。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6)
正幸福的婚姻需要"共情能力",在《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之"2020婚姻家庭幸福感调查"中,"沟通、理解的意愿和能力"以85.6%的比例成为对婚姻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因素。经营婚姻的秘诀是什么?去年热播的一档名为《做家务的男人》的综艺节目中,袁弘、张歆艺这对夫妻成功圈粉一众网友,很多人评价他们的相处模式堪称当代夫妻模范。当面对产后焦虑的张歆艺问出"要是因为照顾孩子我失业了怎么办"的问题时,老公袁弘给出的  相似文献   

10.
牧桐 《今日广西》2007,(23):62-63
从真诚探索当代中国婚恋“雷区”的《牵手》,到《中国式离婚》引发人们对婚姻的容忍和责任的思考.王海鸽已经成为“中国婚姻的第一写手”。现在,她的作品《新结婚时代》再度挑开了城乡婚姻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鄂璠 《小康》2013,(2):106-109
高离婚率并不代表中国大部分已婚人士婚姻生活不幸福。59.4%的受访者感觉"比较幸福",17.7%的受访者感觉"非常幸福",如果重新选择,79.9%的已婚人士还会和现在的爱人结婚,而在影响婚姻幸福感的因素中,夫妻二人间情感也超过收入排在了首位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4)
正如何经营好婚姻与家庭,不仅考验着夫妻双方的智慧,也越来越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一提到离婚,很多人都无法冷静。然而,为了配合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而在离婚程序中设置的"离婚冷静期",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占据热搜,折射出婚姻家庭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之"2020婚姻家庭幸福感调查"中,冷淡、指责、不再取悦对方成为幸福婚姻的三大隐形杀手。如何经营好婚姻与家庭,不仅考验着夫妻双方的智慧,也越来越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夫妻权力近些年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0年前,能实现婚姻收益最大化的一方握有家庭事务决策权;2000年以后,妻子往往掌握了更多的家庭事务决策权。这一变化是由土家族地区社会性别关系的变化所引起的:2000年前,在较为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格局中,夫妻双方以平等的姿态在家庭收益最大化的谋划中博弈;2000年以后,土家族婚姻市场上性别比失衡导致了夫妻权力向女性倾斜。当代土家族夫妻权力的变化实践深刻启示着当前中国的性别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4.
无可挽留     
婚姻是一棵能为人遮风挡雨的大树,可以使疲惫的心灵得到栖息;婚姻也是一株娇嫩的小苗,容易受到外界各种诱惑的影响而受到伤害。好的婚姻总需要一番经营的,更需要婚姻中的两个人共同去细心呵护。不善于经营婚姻的夫妻收获的只能是一段失败的婚姻———  相似文献   

15.
无可挽留     
婚姻是一棵能为人遮风挡雨的大树,可以使疲惫的心灵得到栖息;婚姻也是一株娇嫩的小苗,容易受到外界各种诱惑的影响而受到伤害。好的婚姻总需要一番经营的,更需要婚姻中的两个人共同去细心呵护。不善于经营婚姻的夫妻收获的只能是一枚失败的苦果——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7,(4)
<正>婚姻是至少关系两个家庭的公事,以结婚为目的的相亲总要组建起家庭,"中国式相亲"开启的全新相亲模式展示了家庭观念的重要,同样重要的还有父母们正确、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去年年底,《中国式相亲》节目在东方卫视首播,第一期节目成功率高达60%,两对年轻男女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中牵手成功,彼此满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比收视率更火爆的网络争议,最激烈的观点质疑这种"父母陪儿女相  相似文献   

17.
同性恋"形式婚姻",即一个男同性恋者和一个女同性恋者通过履行法律上的结婚手续或(和)举行婚礼而缔结婚姻关系,成为一对有名无实的夫妻。对国内某大型形式婚姻网搜集到的1200份征婚广告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同性恋"形式婚姻"择偶标准主要集中在生理条件、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性特征、人品、地域等几个方面。通过将同性恋"形式婚姻"择偶标准与异性恋婚姻择偶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同中有异,原因在于同性恋"形式婚姻"择偶标准的形成受到了文化的型塑、父母的期待、他者的审美、现实的需求等四个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社会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接受度比较低、同性婚姻在法律上尚未合法化的当下中国,"形式婚姻"未尝不是一条在法律、习俗与个人真实性向之间求得折中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8.
闫玉 《前沿》2012,(4):6-8
确立转型期中国婚姻伦理的合理导向,是解决当前婚姻道德失范问题的有效措施。转型期的婚姻伦理应是在吸纳中国传统婚姻伦理道德和国外婚姻伦理道德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符合现代中国人渴望走出婚姻道德困境要求的婚姻伦理规范体系。是以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强调爱情在婚姻中的基础地位、自由与自律相结合的婚姻生活态度、平等和尊重的夫妻关系、夫妻之间互相忠实并相互宽容的情感要求、宽松和谐的婚姻生活状态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19.
青年的婚姻问题不仅影响青年自身及家庭,也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当今适婚人群的主体,当代青年的婚姻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以北京青年为调查对象,试图探究新世纪以来青年婚姻变迁状况。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角色分配对当代青年婚姻的影响最大;父母对青年的择偶决定有重要影响;性成为调节当代青年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仍有重要影响;出现"试婚""闪婚""裸婚"等婚姻时尚;夫妻之间良好的互动方式对直接提升婚姻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效果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婚姻质量应明确角色分配并共同履行婚姻的责任和义务;理性看待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影响;重视性生活并对性保持理性的态度;树立合理的婚姻观;加强伴侣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14,(4):57
<正>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到来,"入土为安"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一方面,墓穴价格昂贵已是老生常谈,民众感叹"死不起";另一方面,多地推出的生态殡葬、低价墓穴又遇冷,很多人并不愿意"便宜死"。抱怨"死不起"又不愿意"便宜死",又一道中国式问题的背后是传统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