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薇 《北京观察》2005,(3):52-54
上个世纪末,中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关口踏入了老年型国家.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将会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达到退休年龄.未富先老是我国与西方国家老龄化的重要差别,这一问题将会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甚至是"一枚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历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数据,对2011—2019年十年间16~34岁青年群体就业率及就业结构变动特征及趋势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青年就业群体规模缩减、就业人口占比略有下降,就业形势整体平稳,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依然严峻。青年就业群体受教育程度大幅上升,青年就业形式以受雇为主,制造业依然是青年群体就业的主要行业。伴随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青年劳动力快速转移至第三产业。从事生产技术类岗位的青年就业人数明显下降,商业、服务类人员增幅较大。在互联网、金融业等技术密集型的高收入行业中青年就业人数快速增加。青年群体择业更注重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也更看重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挑战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俊 《理论月刊》2002,(10):50-51
本文针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趋向,分析了这种弱化的弊端,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与巩固家庭养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家庭转型与居家养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宗廷 《理论月刊》2000,(3):26-27,,33,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居家养老的做法。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老年法》)肯定和采用了这一传统,明确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但是居家养老,在新形势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家庭转型所带来的冲击和震荡,值得分析和思考。本文拟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以期为老年人做一点贡献。一、居家养老,历史与现实的选择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家中度过的养老形式。自有家庭以来,就形成了这种养老…  相似文献   

5.
<正>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子女数量减少及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的变化,加之人口流动的增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等因素,导致人类社会进入多元养老时代,养老呈现四大趋势,一是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延伸;二是由道德养老向制度养老延伸;三是"养儿防老"向"养官防老"延伸;四是由他养为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焦点问题。陵县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人口计生工作,对五个乡镇(街道)计生办进行了视察,走访困难、破产企业退休职工独生子女家庭,广泛了解民意。针对破产企业退休职工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政策不完善、养老资金补贴少、覆盖面窄、落实不到位问题,建议政府提高认识,加大对困难、破产企业退休职  相似文献   

7.
8.
本研究在分析1953年~ 2020年中国家庭规模变动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家庭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家庭规模变动的社会内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家庭规模持续减小,2020年的下降速度更快,进入平均户规模低于3.0的新阶段,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缩减态势加快;在20世纪90年代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后,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规模缩减的影响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混合作用;家庭规模缩小弱化了家庭功能和代际支持能力,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使空巢家庭面临比较突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庭养老的"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但也有少数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历史上来看,西方社会亦曾出现过"反馈"模式。现代西方社会中亲子之间在代际支持方面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接力"模式。"反馈"虽然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家庭养老最主要的特点,但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家庭养老模式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变迁,"反馈"模式已不再适用。"反馈"模式和"接力"模式只是在历史上的一段时期内的出现,是阶段性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代际支持的模式终将发生变化。在代际支持模式上,中国和西方社会更多地是渐趋一致而不是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0.
台湾经济转型与制造业劳动成本变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制造业劳动成本经历了一个大幅上升和缓慢下降的过程,但劳动生产力指数却几乎以相同的速度持续提高。60至70年代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扩张拉动劳动成本迅速上升。80至90年代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大陆使劳动成本上升缓慢直至回落。台湾电子业劳动成本降幅最大,且该行业在大陆的投资规模最大,这种强相关关系表明,投资大陆降低了该行业对岛内劳动力的需求,抑制了劳动成本的上升并进而使之下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社会政策的变迁、经济结构与社会文化的转型,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以家庭为核心的传统养老模式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根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与此对应的是,当代中国的养老模式逐渐呈现出社会化、现代化的特征,家庭所承担的部分养老功能逐步转移到了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养老资源供给不足的障碍。但同时必须认识到,养老功能的社会化并不能完全满足当下我国老年人的需求。明确定位家庭养老中"家"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发挥家庭在老年人精神支持上的养老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化家庭养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民家庭式养老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琴 《湖湘论坛》2008,21(1):66-68
农村家庭养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农村的养老保障任务日益艰巨。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受市场经济发展及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仍将是较长时间内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为确保"老有所养",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的法律制度,加大经济支持力度,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弘扬传统孝文化。  相似文献   

13.
农村计生家庭养老保障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老有所养(按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即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特殊需要得到照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笔者最近以计生家庭风险为主题对忠县、铜梁和南岸三区(县)八个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到的基本认识是,计生家庭是一种风险家庭,这种风险的本质是家庭的养老风险(独生子女家庭尤其明显),要坚持计生政策,维持农村低生育水平,必须切实解决农村计生家庭养老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为背景考察当代家庭代际关系及其变动。新的制度促使代际关系发生积极变化:亲子平等关系形成,儿女均享有对亲代遗产继承权,子代婚姻实现自主,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使亲代减轻了对子代赡养的依赖。改革开放后,家庭子女数量减少,女儿在代际关系中的义务、责任和权利增大。当代农村亲子同居所形成的三代家庭占比上升,但城乡65岁及以上老年亲代与一个已婚子女同居养老占比明显降低。社会变革时代,当代代际关系也存有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参与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16.
<正>我国目前已有失独家庭100万户以上,失独家庭普遍在养老、心理创伤、返贫、医疗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上难以得到很好的维护。我国在制定出台《失独家庭社会养老保障法》时,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对我国失独家庭社会养老帮扶对象、失独家庭社会养老帮扶原则、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重要措施等作出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养老: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社会化是指通过社会途径、以社会制度保证的方式实现.那么,社会化养老就是指区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的通过社会途径、以社会制度保证的养老方式.其范围包括:老年社会保障、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服务、机构养老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家庭发生了急遽的变迁。文章在梳理近几十年来家庭研究主要历程的基础上,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全国人口普查等公开数据,从五个维度剖析了家庭变迁的轨迹。研究发现,在过去四十年中,中国家庭形成正在日益向后延迟,家庭规模走向微型化,家庭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家庭关系趋向民主化和平等化,但是家庭风险也日益扩大。作为家庭变迁源动力的现代化转型和国家以改造家庭生活为目的的政策干预,尤其是被严格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家庭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庭变迁的趋势仍然有较大争议,但不断被提及的"家庭危机"以及在社会阶层流动中不断被强化的家庭因素,提醒我们亟需重新审视国家、家庭和个人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家庭政策体系,防止因家庭政策的缺失造成家庭危机的蔓延。  相似文献   

19.
根据联合国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数的7%以上,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我国在1999年就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2亿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 1.37 亿人,占总人口的10.1%. 预计2020 年我国老龄人口将高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目前中国人的家庭养老观念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家庭养老观念仍然较强,且更倾向理性与务实,并逐步认识到女儿与儿子具有同等的赡养老人的责任与义务。简单地认为城市化、市场化、人口流动、家庭小型化等等导致家庭养老观念弱化,缺乏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