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际资料信息》2000,(8):F003-F003
2日 墨西哥总统选举结果揭晓,由国家行动党和绿党组成的“变革联盟”总统候选人比森特·福克斯获胜,从而结束了墨西哥革命制度党长达71年的执政史。  相似文献   

2.
谭道明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5):17-22,79
在革命制度党一党独大时期,墨西哥有联邦制之名,而无联邦制之实。在革命制度党执政后期,联邦制这项宪政制度逐渐复苏。2000年大选,革命制度党失利,国家行动党执政,墨西哥的政党制度变为多党竞争制,联邦制获得了重生。2012年大选,革命制度党东山再起,联邦制与政党制度产生了良性互动。墨西哥的经验表明,政党制度的集权程度是联邦制是否能够持续存在的重要条件。这部分印证了赖克的"政党制度决定论"。但墨西哥的一党独大制却成为一支重要的集权力量,使联邦制名存实亡。总之,在墨西哥这样的宪政转型国家里,联邦制与政党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为复杂,总体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1994年8月21日,墨西哥举行大选,已连续执政65年的革命制度党(以下简称革制党)的总统候选人埃内斯托·塞迪略·庞塞·德莱昂以50·18%的选票当选第十二任总统,将于12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6年。  相似文献   

4.
连续执政71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缘何下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主要观点 革命制度党既是墨西哥也是拉丁美洲的第一大政党 ,2 0世纪 80年代初其党员人数就已达 1 3 0 0万。 2 0 0 0年 7月变革联盟候选人福克斯当选为总统并于 1 2月 1日就任 ,成为墨西哥现代史上第一位反对党候选人当选和执政的总统 ,从而结束了革命制度党长达 71年的统治。革命制度党之所以在 2 0 0 0年大选中失败而下野 ,一是由于放弃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革命民族主义 ,背离了革命的方向和建党的原则 ;二是由于党内派系斗争激烈 ;三是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明里暗里支持反对派变革联盟候选人福克斯 ,它们希望在墨西哥结束革命制度党“威权主义”的长期统治 ;四是由于党没能同年轻人很好地沟通。  相似文献   

5.
萨利纳斯执政时期,面对反对党崛起、本党在众议院失去2/3多数席位的情况,革命制度党需要改变此前奉行的对反对党的政治策略。换言之,为了能修改宪法、顺利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革命制度党不再实行不与反对党合作的政治策略,开始与国家行动党合作,同时采取各种方式打击和压制民主革命党的势力。这种政治策略的转变虽然使国家行动党内部产生了分裂,但国家行动党在地方选举中的胜利得到了政府的承认,使其获得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为日后赢得总统选举奠定了基础;革命制度党避免了来自左右反对党的两面夹击,得以顺利通过宪法修正案,推行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而民主革命党则受到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政党政治的发展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历来拥有其他政党所无法比拟的政治优势。在它自1929年至今连续近60年执政期间,革命制度党始终保持这种大党的政治优势,形成了政党政治,并且保持了墨西哥政局的基本稳定,使它成为当今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国家保持政治连续性和政局稳定的少数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墨西哥的政治舞台上,国家行动党和墨西哥社会党等合法反对党,已经由一向无足轻重的角色,逐渐壮大,形成一支力量,并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墨西哥政党政治的形成及近年来的变化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国家行动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发展壮大 ,但在政党制度建设和党政关系领域一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国家行动党始终没有制定一个关于政党制度改革的长期计划 ,对党的结构和党内生活实行的渐进式改革呈即时性特点。成为执政党后 ,协调党与总统之间的关系、修改党的原则、党内产生候选人和领导人的程序以及构建党政关系的新机制是国家行动党当前政党制度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主要内容。相对革命制度党执政时期党政关系的传统模式而言 ,本文把福克斯执政时期党政关系的模式称为非传统模式 (Alterna tiveModel)。党政关系的非传统模式并不是对传统模式的矫枉过正 ,而是国家行动党历来对制度建设缺乏重视和内部组织结构的局限性等原因造成的。对福克斯而言 ,其施政措施受到议会的很大制约 ;从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上看 ,国家行动党内部矛盾突出 ,党政关系不协调 ;从当前墨西哥主要政党的力量对比看 ,国家行动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10日,本刊编辑部召开了“当前墨西哥政治经济形势暨未来政治走向”研讨会,会议就墨西哥于7月2日举行大选的结果和特点、墨西哥政治形势以及墨西哥新政府的未来执政政策方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次墨西哥大选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竞争异常激烈,在大选前很难预料3名主要候选人中谁能最后当选总统;二是墨西哥历史上首次在大选中出现三党势均力敌的局面。墨西哥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大选重新计票结果显示,国家行动党总统候选人卡尔德龙得票数以微弱优势领先于民主革命党总统候选人奥夫拉多尔(领先0.58%)。学者们普遍…  相似文献   

9.
徐世澄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5):12-16,79
1929年至2000年长期执政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先后在2000年和2006年的两次大选中败北,成为反对党。在2012年7月1日的大选中,作为该党和绿色生态党组成的"对墨西哥承诺"竞选联盟候选人的培尼亚·涅托获胜,当选总统,使革命制度党东山再起。在野12年之后革命制度党之所以能在2012年大选中东山再起,其主要原因有:吸取了两次失败的教训,加强了党内的团结,推举新人、"少壮派"领袖涅托作为候选人;国家行动党12年执政政绩平平,经济增长乏力,贫困人口增加,暴力活动有增无减;民主革命党内部不团结。革命制度党涅托政府未来的政策走向是:加快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步伐;继续打击毒品走私和有组织的犯罪。在对外政策方面,涅托政府的外交重点将是美国、拉美(特别是中美洲)和亚太地区,墨西哥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但涅托政府也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如何加快经济增长、减少贫困,以及如何有效打击毒品走私和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0.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已连续执政70 年。然而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随着国内外、党内外环境的变化, 制度党的地位开始改变, 主要反对党的力量逐步上升。2000 年墨西哥将举行大选, 制度党能否继续执政, 已成为世纪之交墨西哥朝野关注的焦点。目前革命制度党正重新举起党的 “革命民族主义”传统旗帜, 摈弃“社会自由主义”主张, 争取大选的胜利。但由于积弊甚多, 短期内恢复党的力量和影响并非易事, 大选获胜的前景尚不乐观  相似文献   

11.
当本杰明·贾耶拉南(Benjamin Jeyaretnam)在1981年10月31日的补缺选举中作为工人党(Workers Party)的候选人击败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PAP])的候选人时,他成了新加坡十多年来的第一位反对党国会议员。他1926年出生于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的贾夫纳,在伦敦学习并成为律师。作为一名多话的反对党国会议员,  相似文献   

12.
土耳其民族行动党在今年4月大选中一举夺得议会131个席位,成为土第二大政党。现将该党历史发展、主张及领导人作一介绍。 一、历史发展 民族行动党(MHP),另译民族运动党,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共和农民民族党。1965年8月土著名极右政治家阿尔帕斯朗·图尔凯希加入该党,使其军事特征逐步增强。1969年大选前,为了以新面目示人,图尔凯希将其进行了改造并更名为民族行动党。1973年大选中民族行动党获得议会3个席位。虽然席位少,但由于议会力量四分五裂,正义党联合民族行动党等四党联合组阁,图尔凯希在内阁任副总理(1975年4月到1977年6月),另外一名民族行动党成员担任国务部长。执政地位使民族行动党势力和影响在70年代不断扩大,其准军事组织“灰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随着新加坡民众政治参与要求的日益增加,政治多元化成为新加坡社会中的一种新趋向,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发出了不同的呐喊,与此相对应,政治舞台上反对党的力量有所增强,反对党议员重返议会,大选中反对党的得票率不断回升。在议会中,人民行动党议员对政府提出的疑问和质询的议案不断增加。人民行动党为了巩固和维护一党独大的政党政治格局,也不断作出努力和调整、政党政治己走向了制度化。1.反对党重新活跃在新加坡政治舞台上,人民行动党一统天下的局面受到不断的挑战。人民行动党是新加坡政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简论塞迪略总统的政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塞迪略总统的政治改革刘新民1994年12月1日,埃内斯托·塞迪略总统上台之时墨西哥政治改革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墨西哥一党政治格局开始过渡到以革命制度党为主、左右两翼两个政党即国家行动党和民主革命党为辅的不等衡的三角构架。墨西哥1997年中期选举前...  相似文献   

15.
萨利纳斯执政时期(1988~1994年)墨西哥通过三个宪法修正案,对议会席位的分配方式、联邦选举机构和选举程序进行改革,使墨西哥议会的独立性得到加强,立法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程序民主进一步完善,提高了选举平等性和选举结果的可信度;通过选举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多党政治的基础,墨西哥政治体制开始向民主化方向转变。可以说,萨利纳斯执政时期的选举制度改革是墨西哥政治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这一时期选举制度改革的原因在于,萨利纳斯执政时期反对党的崛起和壮大,革命制度党势力的衰落,民众参政意识的增强,从根本上改变了墨西哥选举制度赖以生存的社会政治环境,为了维持革命制度党的统治和墨西哥的政治稳定,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新总统塞迪略周瑞芳1994年12月1日,埃内斯托·塞迪略·庞塞·德莱昂就任墨西哥新总统,成为第12任墨西哥连续执政65年的革命制度党(下称革制党)总统。他执政半年多来已度过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并正在为实现其6年任期内确立的捍卫国家主权、实行社会...  相似文献   

17.
墨西哥新总统塞迪略周瑞芳1994年12月1日,埃内斯托·塞迪略·庞塞·德莱昂就任墨西哥新总统,成为第12任墨西哥连续执政65年的革命制度党(下称革制党)总统。他执政半年多来已度过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并正在为实现其6年任期内确立的捍卫国家主权、实行社会...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的墨西哥历届政府致力于渐进性选举制度改革,扩大反对党的参政空间,旨在维护革命制度党的执政合法地位。1946年《选举法》奠定了墨西哥现代选举机构的基础,1977年选举改革大大推动了现有政治体制的合法性。经济转型时期的选举改革意在解决不断开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仍然相对封闭的政治体制之间日益不对称的问题,增加选举的透明度和对选举进程的监督。1996年塞迪略政府的选举改革朝着自由和公正又前进了一步,为反对党参政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并且结束了总统候选人"指定制"。墨西哥的选举制度改革带来两个重要影响:一是有利于墨西哥从一党霸权的威权主义体制转变成竞争和多元政党体制;二是有利于维持20世纪后半期的政治稳定,而且2000年大选时的执政党更替也没有造成政治制度的断裂和社会动荡,呈现出政治成熟和民主国家的平稳化特点。只有深入理解选举制度改革的历程,才有助于理解今天墨西哥的选举式民主。  相似文献   

19.
2017年4月2日,厄瓜多尔举行第二轮总统选举,左翼执政党主权祖国联盟运动(Movimiento Alianza País)候选人、前联合国残疾人事务及权益保障特使、身患残疾的莱宁·博尔塔伊雷·莫雷诺·加尔塞斯(Lenín Boltaire Moreno Garcés)以微弱优势战胜右翼反对党创造机会运动候选人吉列尔莫·拉索(Guillermo Lasso),成功当选厄瓜多尔新一届总统,使得厄左翼执政得以延续,拉美地区“右转”之势得到一定遏制.5月24日,莫雷诺正式接替已执政十年的科雷亚(Rafael Correa Delgado),成为拉美首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现年64岁的莫雷诺在科雷亚政府时期曾担任副总统.上台伊始,他即开始采取系列措施,着手进行国内政治和解,主张振兴经济、打击腐败、加强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开展务实外交等,显示出不同于科雷亚激进左翼的独特执政风格.  相似文献   

20.
1990年4月13日墨西哥驻华大使,前外交部副部长豪尔赫·爱德华多·纳瓦雷特访问拉美所,并向拉美所研究人员介绍了墨西哥的政治经济形势。墨西哥大使说,自1988年年底起.墨西哥政治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始了一个新的政治制度化进程。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已不再是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党,但仍然是一个占多数的党。现在墨西哥各政党空前活跃,竞争激烈,政治上更加开放,趋向民主。尽管有少数州发生过一些冲突,但是,所有的政党都为墨西哥的稳定作努力,因为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谁也不愿破坏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