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ino-Latin American relationship is developing in a comprehensive, wideranging, and multi-level wa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ideology, views on regional policy, intraregion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each country's regional positioning and own situatio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with the growth of their number lack necessary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 among one another. China needs to build an overall Sino-Latin American cooperation framework facing the future from the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2.
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石油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出口石油的地区,对世界石油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产生过并继续产生着重大影响。近年来,拉美大力推行石油发展战略,正以世界“新兴石油区”的姿态出现于国际能源舞台。 一、丰富的石油资源 拉美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且分布相当集中。据  相似文献   

3.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对拉美经济不利的重要变化。世界经济将长期低增长,贸易增长低迷,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缓慢,外资流入减少,拉美地区经济由于动力不足而面临低增长的困难阶段。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极右势力兴起,反全球化和反自由贸易的极端保守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给世界政治经济带来巨大挑战。拉美国家为继续实施宏观经济调整和改革战略,实现经济转型和持续增长,把发展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作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如何抓住拉美经济进入新转型期的历史机遇,把中拉合作关系推上一个新台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应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开拓思路,采取恰当措施,有步骤地扩大中拉合作关系。坚持既定方针政策和已有合作机制,按照既定规划,继续落实双方已达成的合作项目,并正确处理"一带一路"建设与中拉之间现有合作机制之间的关系。鉴于拉美地区风险较大,中方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在推进与拉美国家合作时,都应采取积极、稳妥、慎重的态度,对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波动之后,自2003年开始拉美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中拉经贸合作出现了迅速发展的趋势,并且呈现出互利双赢、良性互动的新局面。4年中,中拉贸易额增加了将近3倍,投资领域的合作日趋活跃,以承包工程为主的经济合作快速增长。中拉经贸合作显示出日益强劲的活力,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之一。但是,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市场框架内,中拉经贸合作同样也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双方拿出勇气和智慧积极应对,使未来的经贸合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中、美、拉三边关系互动与中国的拉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拉三边关系的互动经历了冷战前、冷战后、21世纪初三个阶段。这种关系具有不对称性、不成熟性、复杂性、潜力大及中国的作用越来越大等特点。在处理这种关系时,应增强中美双方的共识与合作;中国应针对不同的拉美国家制定不同的政策;应建立机制性的多边合作机构和组织。面对金融危机,中、美、拉三方应合作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6.
拉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中拉关系持续升温,中拉整体合作的基本要素日益完备,中拉论坛因势而生。构建中拉整体合作机制的进程并非一片坦途,尚存诸多需要妥善处理的内在矛盾和外在干扰性因素。创立中拉论坛机制需要创新思维,打造稳步推进、增加特色、互动共进的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由于严重缺少能源,印度与拉美展开了能源合作。双方能源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印度直接从拉美进口原油和投资拉美的能源领域。作为拉美最大的石油蕴藏国和生产国,委内瑞拉成为印度在拉美最主要的能源合作对象。虽然目前印度与拉美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只是刚刚开始,但鉴于双方都有加强与对方合作的强烈愿望,双方会逐渐加大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力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拉美石油合作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中国海外石油战略的高度,对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石油投资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投资尽管已有一定的规模,但与中国对海外石油的需求和国际石油巨头在拉美的投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项目规模、供给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都略显不足。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石油投资不仅要为国内提供石油供应,还应拓展美国和拉美地区的石油市场,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80年代中后期 ,拉美各国以贸易自由化为开端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 ,已建立较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体制。从中长期看 ,拉美地区总的发展呈增长态势 ,并且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出现较高的经济增长周期 ,西半球统一大市场也有望在 2 1世纪初变为现实 ,拉美各国的外贸市场和外资来源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作为与拉美贸易关系正在蓬勃发展的国家 ,应有所准备 ,抓住拉美未来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 ,重视与拉美各国、各集团建立有效的经贸机制 ,发展相互间的投资 ,以在未来的统一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大批拉美国家加入,成为中拉合作的“新平台、新抓手”,中拉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当前,拉美地区正处于政治左右拉锯、经济复苏艰难、社会形势恶化的特殊困难期,美国借机加大对拉美控制,中拉“一带一路”合作面临新挑战。在此背景下,中拉应坚定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扎实推进“全产业合作”“多维度合作”“高质量合作”,努力构建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的互利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11.
龚云  贺钦 《拉丁美洲研究》2022,(6):2-15+154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友好往来与互利合作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发展中国家开拓创新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对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拉关系步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在中拉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拉交往呈现“五位一体”新格局。中拉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往来发展迅速,人文交流全面开花,国际协作日益紧密,整体合作初具规模。中拉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中拉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公平正义为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当前,中拉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拉携手共进符合中拉人民的最大利益,代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南南合作的新境界和新趋向。面对世纪疫情与时代变局,中国将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道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共享机遇,共同谱写中拉关系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拉美地区对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商品出口增长、资源类商品进口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资源类商品供大于求是导致此类商品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中国不仅稳定了此类商品的国际市场需求,也使拉美地区此类商品的出口量继续保持增长。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等背景下,中拉经贸合作由贸易驱动向金融驱动过渡,中国对拉美地区资源类商品的进口需求稳步增长将继续拉动双边经贸合作,中国在拉美地区金融类投资涉及的国家(地区)日益增多,与部分拉美国家成功探索和实施了贸易+投资+金融合作模式,金融合作可以使拉美国家普遍受惠。中拉经贸合作是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GDP每年增加6000~8000亿美元是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拉美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自然延伸,基础设施一体化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由贸易是中拉经贸合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拉产能合作面临着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产能过剩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全球背景下,中拉产能合作应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  相似文献   

13.
东亚区域合作概论与中日战略考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东亚从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东亚经济奇迹的动力来自各国不断改革与开放以及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然而,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并不平衡,东北亚区域合作进展缓慢,双边和多边经济统合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东南亚区域合作势头却“一浪高过一浪”。这一现实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中日韩三国的经济总量约占东亚的88%和亚洲的79%,三国理应为东北亚乃至东亚区域合作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至今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其主要原因是对区域合作中排他性与开放性关系处理不当;对区域合作中主导权与非主导权关系处理不当;对区域合作中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关系处理不当。这就需要认真研究中日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地位、作用与战略考虑,并从中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与中日韩之间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10+3"东亚领导人会议机制的建立,使东亚区域合作制度建设得到了积极推动。然而迄今为止,涵盖整个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东亚合作模式只能在基本遵循东盟方式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与创新,即坚持"10+3"机制这个主渠道与平等协商、循序渐进的东盟原则,同时发挥中日韩等大国的核心协调作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协调好与东亚共同体关系密切的区域外政治经济大国的关系,保持东亚共同体的开放性。这应是实现东亚整体崛起与提升东亚国际地位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1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拉关系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与拉美史教学和研究趋于落后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从发展中拉关系的角度和学科建设的层面强调拉美史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呼吁有关部门从战略高度重视拉美史学科的建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迅速扭转拉美史学科衰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粮食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引发粮食危机的因素很多,但是全球土地资源的减少和土地质量退化是最直接的因素,近年出现的海外屯田热潮就是其鲜明的例证。本文从土地资源的角度,论证了中拉农业合作不宜采取海外屯田的方式,而是要通过建立大型跨国农业投资贸易公司,在拉美建立农业生产基地,控制相关农产品的国际物流,从而增强我国在重要农产品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18.
区域能源合作系统是个复杂系统,其演化过程符合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对国际典型区域合作系统的演化轨迹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对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启示:经济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合作系统的演化轨迹要经历从企业合作到产业合作进而到国家合作的过程,应选择技术合作作为切入点,围绕能源产业链的相关问题进行合作,并设计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拉共体论坛(中拉论坛)的成立是中拉关系迈入整体合作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中拉整体合作的重要多边平台。整体合作意味着合作领域的全面性、合作对象的整体性以及合作水平的战略性。鉴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多样性、地区大国在发展模式和执政理念上的差异性、次地区合作机制的参差不齐以及拉美国家财政能力下降等现实困境,需要在地区、次地区和双边层面上协调现有机制,从而达到有效推进中拉整体合作的目标。中拉整体合作的路径调整应基于下述理念与原则:在协同地区、次地区和双边层面的机制时,须确立不同层次机制的工作重点与特色;鉴于拉美塑造议程能力相对较弱,中方应在理念、机制和资金等多方面加强公共产品供给,确保对中拉整体合作的宏观引领与市场激励;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涵盖拉美的战略机遇,努力构建以发展战略对接、市场与社会参与、利益与风险共担为主要内涵的整体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20.
拉美"开放的地区主义"与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的地区主义”是 9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是拉美出现“开放的地区主义”的外在必要条件 ,拉美的民主化进程和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是其产生的内在推动力。拉美经委会在总结 90年代拉美一体化新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开放的地区主义”战略思想 ,以指导拉美一体化继续朝着具有“开放性”的地区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模式的转变和中国加入WTO ,为中拉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机遇 :中拉同属WTO成员 ,这就扫清了双边贸易中的许多障碍 ,为中拉贸易创造了互利的外部环境 ,双方存在着扩大经贸关系的巨大潜力 ,有利于中拉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同时 ,对中拉拓展经贸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