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東(簡稱魯)南部,有馳名中外的菏澤牡丹,有孔孟之鄉的淡紫色梧桐花,還有那沂蒙山區開遍山崖的杜鵑花……自然界的花卉是嬌艷的,而兖州煤矿、兖石鐵路和石臼港这三枝現代化建設之花,更給魯南的山山水水增添了無限生机。  相似文献   

2.
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命令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國務院、中央軍委頒布命令,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表彰他為祖國科技事業的發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錢學森是中國著名科學家。他早年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等技術科學領域做出許多開創性的貢獻。他還為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創建興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潛心研究的工程控制論,發展成為系統工程理論,並廣泛地運用於軍事運籌、農業、林業,乃至社會經濟各個領域,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是中國科技界公認的倡導人谒砩?充分體現了新中國知識分子的高尚品德,他是中國愛國知  相似文献   

3.
今年八十一歲的季羨林先生是北京大學著名的終身教授,又是富有成就的教育家、語言學家、印度學家、民族學家、史學家、翻譯家、散文作家。他曾在國內數十個學術團體任職,是十多家刊物的編委、主編或顧問,还当过全國政協委員、人大常委。不過對他来说,也許現任的北大校務委員會名誉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学院學部  相似文献   

4.
自從十年開放改革以來,在各個門類的文化、科學、學術範圍內,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索與辯論。唯独關於漢字現代化,即究竟是實行拼音文字(即所謂「拉丁化運動」的延伸與發展)或是保留固有的方塊字的形體與特點而又進行某些必要的改進的爭議,一直顯得沉寂。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大陸逐步實行漢語拼音方案,要以二十六個拉丁字母為拼音字母最終取代歷史悠久、據說又是「難認難識」的漢字(方塊字),早已法定在案,似乎已無探討商榷的餘地。另一方面,大家應當記得,在一九八○年,以當時的美籍華人、原國民黨「國大代表」、語言文字學家袁曉園為代表的一個漢字現代化學派,在北京自費成立了民間學術團  相似文献   

5.
未來北京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到二○○○年將進一步突出和體現國家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城市性質,成為高文化的國際型城市。北京是一座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其建設過程中,不斷吸收世界各民族的進步文化,現已發展成為具有中華民族特點的現代城市。在科學技術、敎育文化包括新聞出版等廣義的文化領域裹,處於全國領先地位,人才薈萃、智力資源豐富。它擁有全國有名的最高學府和科研機構,有高等院校六十七所,學生十五萬人;各類科研機構五百多個,研究人員近十五萬人。它的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中國倡導開發高新技術領域後,  相似文献   

6.
在著名的中國現代作家中,命運和評價發生變化最大的,大概要數老舍先生了。坎坷的命运和大多數中國現代作家不同,老舍出身寒苦。他誕生在一個滿族士兵的家庭中。一歲時,他的當守衛皇宮‘護軍’的父親,犧牲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炮火中。母親,一個不識字的和沒有任何專長的家庭婦女,擔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擔。她靠縫補洗刷,靠到富人家做女傭,靠當小學校的勤雜工,靠自己的兩隻手,養活一家人。她的雙手永遠是紅腫的,粗糙的。她常常被店鋪伙計們送來洗的黑如煤炭、硬如牛皮的髒布襪子熏得吃不下飯,甚至嘔吐。老舍  相似文献   

7.
“對外開放”使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發生了興趣,深入瞭解中國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願望,隨着這種趨勢,漢語也正在迅速走向世界。據瞭解,現在全世界已經有五十冬個國家和地區的一些高等院校設有中文系或中文專業,有些國家的中小學甚至也開設了中文課。如意大利,十年前學漢語的學生只有一百多人,現在已經超過一千人。聯邦德國一九八四年全國註册學習漢語的大、中學生大約一千五百人,到一九八六年底增加到五千五百人。在美國,很多大學都設有東亞語言文學系,其中中文佔有很大的比重,從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七年美國學習漢語的人數增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來,中國陸續派出了大批留學生。他們在國外發憤學習,其中不少人已學成歸來,為國家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他們在國内能否施展才幹?他們生活得如何呢?這裏我們刊載了兩位留學生的自述。通過他們的經歷,讀者可以對留學生在國內的工作、生活狀况有一個具體的瞭解。  相似文献   

9.
鄧稼先是中國傑出的核科學家,他為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是安徽省懷寧縣人,一九四五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後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一九四八年他赴美留學,在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一九五○年,新中國成立不久,鄧稼先便回到了祖國。他和錢三强等從歐美歸來的物理學家一起,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近代物理研究所。“突然失踪”一九五八年秋天,鄧博士在自己的工作單位突然“失踪”了,親朋好友都無人知曉他的去處,  相似文献   

10.
夜宿“金龍”——雲南省會昆明市目前最現代化的、第一家中外合資三星級飯店,巧遇掌櫃羅庆昌。他中等個兒,著西裝而不顯。但聽他講起管理高檔飯店的經歷,我頓時對這位溫文爾雅、年方三十五歲的企業家肅然起敬。看着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正射出自信的睿智,好像他的身材也比乍見時高大了!  相似文献   

11.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院長、八十一歲高齡的余寶笙教授去年十月十八日在該學院的首屆開學典禮上滿面春風地宣佈: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所私立女子职業學院正式誕生了,它將為我國四化建設、城市開放不斷輸送婦女專業人材。 這所學校坐落在福州市城南風景秀麗的倉山文化區,目前只有一幢新建成的近兩千平方米的四層教學樓。但是這里背山面水,環境清幽,確是一處讀書的好地方。‘这所專門為中國婦女開辦的學院,是由原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及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一九八七年八月中旬,來自世界十九個國家的三百多位漢語教師、學者和專家濟濟一堂,舉行了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討論會,研究如何對外國人和華裔、華僑子女進行漢語教學的問題。 現在,全世界有六十多個國家、一千多所各類學校開設漢語課,有些大學還設置了中文系。美國有二百所高等學校開办了漢語專業或設置了中文系,進修漢語的大學生有一萬三千人;日本上漢語課的在校生有十萬人;聯邦德國,一九八六年在各大學學漢語的人數有兩千名;澳大利亞已决定把漢語作為第一外語。在這種形勢下,繼一九八五年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後,又進行了第二次學術交流。在這屆漢語教學討論會上,常有一些論文或論  相似文献   

13.
在中國海濱城市青島最佳風景區湛山脚下,矗立着一座高雅、富麗的現代化建築,它就是兩歲有餘的中外合資企業——“海天”大酒店。這是一個由中國、新加坡、香港、澳門的八家股東聯合投資、按國際四星級標準建設的旅遊酒店。“海天”大酒店有限公司的股本為七百五十萬美元,第一期工程於一九八六年九月破土動工。一九八六年十二月正式開業前,酒店要招聘八名大學生,而前來報名的竟達二百六十二人。一九八七年八月,酒店招收二十七名技術工人,竟有八百八十八人前來應招,酒店都嚴格按標準  相似文献   

14.
每次去上海訪問,我都習慣到黃浦江畔遊覽。黃浦江是長江的支流,貫穿上海市區。它的西岸人煙稠密,商業繁華,工業發達。江邊的外灘,更是銀行大樓林立,是上海老的金融街,可以說是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象徵,那時上海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一九九一年我再次到上海的時候,發現在外灘以南的江面上,出現一座規模宏大、綫條流暢的現代化大橋;在外灘對面的浦東新區,一條新的金融街正在形成之中。這不難看出開發、開放浦東新區的步伐正在加快。 開發浦東新區,是九十年代上海擴大對外開放的主要內容,也是中國一項規模巨大的跨世紀工程。按照規劃,到二十一世紀初,浦東將建設成為國際化、現代化的上海新市  相似文献   

15.
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司副司長的農開清,是四十年代歸國就讀中學的越南華僑。從外表上看,他與國內知識分子沒有什麼兩樣,甚至更敦厚,更樸實。任務將他推上了第一線一九五二年,農開清畢業於中山大學地質專業,被分配到地質部工作。當時部里只有二十幾人(現在六萬人),工程技術人員奇缺,又趕上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初期,許多建設項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學校園內有一處引人注目的神奇天地,即留學生宿舍所在地——勺園。這是一個很有詩意的名字,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明朝萬暦年間(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當時著名書畫家米萬鐘看中了北京西郊大小湖泊星羅棋布的海淀,感覺這番秀色堪比江南,便取一處建園,命名為「勺園」,乃「取淀水之一勺」的意思,旨在以一園之秀麗而現海淀的全貌。滄?嘧?現在勺園本身的建築已不復存在了,但它的芳名依然承繼下來,幾座自成格局的大樓仍名為勺園,其中生活着從世界各國來北大學習的留學生們,成了留學生之家。  相似文献   

17.
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与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經濟上最有活力、發展最快的就是分布於沿海的五個經济特區——即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福建的厦門和海南經濟特區。前四個特區,其工農業總產值一九九○年為一九八○年的十七點七倍。現在,經  相似文献   

18.
一日 "江西日報"發表社論:"力爭晚秋作物增產,實現全年農業增產任務"。全省各級學校均在九月一日如期開學。全省入學計劃人數共一百五十四萬六千七百五十八名,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九。  相似文献   

19.
四月十六至十八日,由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主辦的“張仲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仲景故里河南省南陽市隆重召開,來自日本、蘇聯、美國、意大利、法國、印尼及國內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包括台灣省)的二百二十七位學者出席。東漢名醫張仲景(一五○——二一九年)是我國古代無數哲人賢士中的一位,他在繼承和總結了前人的醫學理論的基礎上,博採衆方,大膽  相似文献   

20.
學勤姓呂,山東省濰坊市轄臨朐人氏。山東省這位著名畫家走過的人生道路和他的名字非常吻合:學習的勤奮使他從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從一個只讀完小學的青年,成長為高級美術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學勤的母親擅描紅,這算是他的“家學”。但是小學老師給了他更多的啓蒙。在學校裏,他不但接受了初步的現代文化和科學知識,還在老師的影響下開始學畫山水和花鳥。 學勤小學畢業後即回村參加農業勞動,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