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3日晚,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第104届国会发表了他上任以来的第四次国情咨文讲话,阐述了美国的内外政策。由于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克林顿的国情咨文被认为是竞选连任的宣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其“扩展战略”,亦即“扩大世界上由市场民主国家组成的大家庭”的战略。然而,在冷战后这个依然动荡不宁、复杂多变、格局难定的世界上美国的这一战略受到国内外种种因素的制肘而难于顺利推行。随着局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克林顿政府也在不断调整和演化其对外政策,悄悄地将“参与扩展战略”取代了“扩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8在华盛顿乔治敦大学讲演 时宣布,他“暂不授权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从而把有关这一问题的决定权留给了下任总统。克林顿的声明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世界各主要大国和舆论界都立即作出反应,予以审慎的、有保留的肯定。种种迹象表明,克林顿作出这一决定,并非出于本意,实属无可奈何之举。 NMD计划的出笼标志着冷战的阴魂在美国始终未散。因此,它刚一出笼就立即遭到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激烈反对。为数众多的美国人和各类组织以各种方式反对NMD计划。数十名世界著名的诺贝尔物…  相似文献   

4.
7月上旬,美国总统克林顿借参加东京七国首脑会议之机,出访亚洲。这是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的第一次海外之行,其意义超出了参加发达国家首脑会议。7月5日临行前,克林顿在美国的西大门旧金山发表重要演说,向亚洲“传递重要的信息”。访亚期间,克林顿于7月7日和7月10日又在日本东京的早稻田大学和韩国国会发表两次重要讲话,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新太平洋共同体”战略构想。克林顿的亚洲之行向亚太地区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他的“新太平洋共同体”的内涵是什么,前景如何,本文作一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克林顿主持下的巴勒斯 坦和以色列“戴维营和 谈”刚一结束,克林顿就 耐不住性子,表演了他的“公正”三 部曲。 7月25日在和谈结束后不到两小时,克林顿就刻意抬高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和相应贬低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在和谈中所起的作用。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则为克林顿“点睛”说,阿拉法特“一直不愿为和平多走一步”。克林顿的话遭到了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批评:“称赞一方,谴责一方一向是政治手段。但这使得将来难以安排需要双方都信任的斡旋者的谈判。”阿拉伯国家的舆论则直截了当地指出,美国已“不再适合做中东和平的调解人”。这…  相似文献   

6.
绯闻与党争     
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对美国总统克林顿和白宫前实习生莱温斯基的关系进行了7个多月的调查,终于在9月9日向国会递交了长达400多页的调查报告。报告列举了11项可能构成弹劾克林顿的依据的理由,指控克林顿为了掩盖和莱温斯基的不正当关系,有“伪证”、“阻挠司法...  相似文献   

7.
今年六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专程访华,最使美国人(无论共和党反对派和一般百姓)惊喜的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竞现场转播江泽民和克林顿的记者答问会,以及克林顿在北大的演说并和北大学生的对话,认为这是此次访问的最大成果。克林顿到北大讲话一事尤受美国人重视,因为在许多美国人看来,北大不但是和美国哈佛大学地位相等的国家最高学府,而且认为北大是中国最“开明”的大学,学生比较倾向于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因此可以代表中国“新一代的思潮”。所以克林顿愿意选择北大,作为向中国年青一代作出某种呼吁的讲坛。但是出乎美国朝野的意外,也出乎克林顿本人的意外,北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众矢之的     
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众矢之的。美国由“争霸”进入“独霸”后,其霸权野心也随之膨胀。 从布什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到克林顿提出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无不突出强调美国的“世界领导权”。克林顿还把保持这种“领导权”作为美国21世纪安全战略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侵犯”了美国的“世界领导权”,就是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是不能容忍的。 其实,美国所要的“世界领导权”,实质上就是它对世界的霸权。美国认为,无论在社会制度、经济模式、政治体制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他都是世界的“样板”,有“义务…  相似文献   

9.
应谦 《瞭望》1992,(46)
华盛顿专电 美国当选总统比尔·克林顿1946年8月19日生于阿肯色州霍普镇,原名威廉·杰弗逊·布莱恩,上中学后改姓“克林顿”,昵称为“比尔”或“比利”。 童年及家庭 克林顿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父亲布利思为得克萨斯州谢尔曼人,从事汽车销售,在克林顿出生前3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7,(47)
全球要闻(11月10日—16日美国拒绝补交联合国会费广受批评美国国会参众两院11月13日分别通过了1998年财政年度援外法,但拒绝了克林顿总统提出的向联合国补交会费9.26亿美元的要求。决定传到联合国后,引起内外一片“震惊失望”,并指责美国国会的这一...  相似文献   

11.
克林顿夫妇与“白水门”事件本刊特约记者王金和白宫的新法律顾问卡特勒华盛顿专电近来,美国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对所谓“白水门”事件的报道铺天盖地,把牵涉克林顿夫妇的这个事件与20年前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的“水门”事件相提并论,震撼了克林顿政府。“...  相似文献   

12.
国总统克林顿11月14日至23日访问了土耳其、希腊。意大利、保加利亚和马其顿,同时还视察了驻南斯拉夫科索沃省的美国军队这是克林顿在第二任期内开展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是美国为建设外交战略“枢纽工程”而进行的一次努力美国下届总统大选已经拉开序幕,克林顿第二任期已经为时不g,美国政界、尤其是共和党人士,批评克林顿在外交上没有取得多少成果,克林顿希望在剩余时间里开展更多外交活动,改变其‘外交无建树’动形象按《华盛顿时报》的说法是,争取在外交领域留下自己的“遗产”_此次欧亚之旅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一克林顿此行日…  相似文献   

13.
国际要闻     
《瞭望》1996,(6)
克林顿发表国情咨文 美国总统克林顿1月23日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讲话,在国内问题上,咨文重点强调了预算、家庭、教育、经济安全、反犯罪和环保问题。在对外政策上,强调美将在世界事务中“继续保持领导地位”。美国“不应是孤立主义者或世界警察”,但“可以成为最好的调解人”,美国将全力维护其自身利益和价值。 美就秘藏武器向奥地利道歉 美国政府1月23日就美对奥地利政府长期隐瞒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克林顿8月11日行使“总统否决权”,否决了由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参众两院要求政府单方面解除对穆斯林-克罗地亚联邦政府武器禁运的提案.克林顿在其书面声明中强调,国会通过的这一提案是在“错误的时机采取的错误步骤”,美国单方面取消武器禁运将使波黑“战乱加剧,外交努力遭到破坏”,最终将由美国独自承担波黑战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日前,白宫行政办公室主任大卫·沃特金斯因擅自乘坐总统专用直升飞机去打高尔失球而被迫丢官。克林顿总统丝毫没有袒护他的这位老朋友,不仅很快批准了他的辞呈,而且还要他偿还这次“惯派头”旅行所耗费的近一万美元的费用。克林顿之所以要这样做,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因为他“不能忍受在他的政府内出现这样的腐败现象”,因为“美国公众向政府纳税,是为了政府官员服务于民,而不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奢华享受。”应该说,克林顿此语并不惊人,但他对大卫·沃特金斯的处理和他的一些观点对我们不无一定的启示。在克林顿看来,政府官员都是…  相似文献   

16.
当克林顿审视天下大势的时候,他一定会感到有 几枚“钉子”在眼中刺痛着他。其中的一枚就是 伊拉克的萨达姆。今年4月 15日,伊拉克公开拒地美国通过联合国所作出的新的武器核查计划,这无疑是给克林顿当头一棒。 自1990年海湾危机以来的10年中,克林顿对伊拉克采取了“三管齐下”的战略,即:一回经济制裁;二曰军事打击;三曰鼓励和扶植伊国内的反萨达姆势力。其首要目的是把萨达姆赶下台。 但10年后的今天,萨达姆依然还在台上,这真叫克林顿没法“治”! 当今克林顿同萨达姆斗争的国际形势已非昔比。如果说,90年代初美国…  相似文献   

17.
黄泳 《瞭望》1994,(41)
9月26日至2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主权国家元首的身份第三次访问美国。同前两次一样,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强调了一番两国的“伙伴关系”;但不同的是,两国领导人坦率承认,美俄之间也存在分歧。克林顿称,美俄之间是“并不完全一致的伙伴关系”,叶利钦则认为,美俄就象一个家庭似的,免不了要“争争吵吵”。西方舆论认为,美俄伙伴关系正在进入“蜜月后时期”。  相似文献   

18.
国际要闻     
《瞭望》1996,(11)
克林顿宣布对古巴实施报复性制裁 美国总统克林顿2月26日在白宫宣布将对古巴实施一系列报复性制裁措施,以示对古巴24日击落两架美国飞机的“惩罚”。制裁措施包括无限期中断从美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亚洲之行的战略考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1月15日和16日亚 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将在文莱举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文莱会议后,将访问越南。这将是越战后美国在任总统第一次出访越南。此前,有关克林顿将访问朝鲜的消息也流传甚广,10月份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访美时,曾邀请克林顿访问平壤,随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朝,意在为克林顿访问朝鲜“修桥铺路”。但白宫11月4日宣布,克林顿这次亚洲之行将不包括朝鲜。虽然克林顿此次决定不去朝鲜,但其有意访问朝鲜的风声,和首访越南,都足已使克林顿在卸任之前的亚洲之行,备受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20.
克林顿在美国经济持续衰退、社会弊端丛生的形势下,顺应美国民众思变的心理,打出“变革”的旗子,以压倒优势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获胜。目前,克林顿正为1993年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作准备。尽管他上台执政后的首要任务将是处理棘手的经济、社会等国内问题,他也无法忽视对外政策问题。 从克林顿在竞选中的言论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