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生 《法学评论》2006,24(2):116-121
妇女人权的进步与中国和平发展息息相关。中国承担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确保妇女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国际法律义务,而且积极履行义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论是妇女人权保护的国际法和中国国内法的衔接上,还是法律的实施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如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因过分纲领化而缺乏可操作性;中国国内法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卖淫嫖娼和非法同居蔓延以及妇女就业难等新情况对妇女人权的尖锐挑战;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重男轻女等传统文化观念的限制等。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强化司法并推动文化观念的嬗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国际义务,书写妇女人权进步和中国和平发展交相辉映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2.
妇女权益是妇女享有并为国家所保护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总和。本文即是从政府行为、法律完善、两性文化观念的转变和社会协助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更好地对妇女权益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妇女劳动权益保护是妇女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是在妇女流动人口的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中,仍是空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显现出《妇女权益保障法》存在不少欠缺,有待从立法观念、具体保护和惩戒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执法监督等方面予以完善,切实保障妇女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4.
妇女人权是国际人权法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国国内人权状况的重要标准。妇女人权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国内法的保护也离不开国家间的合作,国际保护是促进妇女人权实现最重要的推动力。本文将通过对联合国框架下的妇女人权保护机制的介绍,对比欧洲人权公约关于妇女权利的规定,以期对促进妇女人权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框架下的妇女权利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学君 《法制与社会》2011,(22):177-178,187
妇女占据了世界一半的人口,是人类走向文明与进步的强大生产力,担负着人类延续子孙的伟大历史使命。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妇女权利的发展与保护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联合国在妇女权利保护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设置了一系列组织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决议,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通过了一系列宣言,是妇女权利不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对妇女权利的保护起到了重大作用,联合国一直致力于妇女权利的保护,并使之不断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6.
2014年3月7日,北京市女法官协会妇女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今后,该机构将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加强专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慕平、中国女法官协会秘书长曹巍共同为妇女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揭牌。同时成立的,还有北京市女法官协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作为北京市女法官协会的两个分支机构,妇女权益保护工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妇女就业劳动权利的保护法律制度及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渐 《法制与社会》2010,(18):41-42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似乎也显示了数千年来中国妇女的命运。如今,妇女权益保护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套在妇女身上的男权思想已经慢慢卸掉,世界各国妇女的地位不段提高,中国妇女的地位也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由于中国数千年的妇女地位长期被漠视,妇女地位和男子不一样的思想还长期禁锢在很多人们心中,虽然中国出台了很多部法律来保护和改善妇女的地位,但是这种差异和不平等仍存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改善我国的就业歧视,提高妇女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一切政治文明的最终标准,都基于对现实中的人的权利的判断。妇女的法律地位最能表明文明程度。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妇女为法律上的人格平等对待和享有人权进行了长期斗争,联合国已通过若干有关保护妇女权利的公约和宣言,大量学者也对于妇女人权进行关注和探讨,对妇女人权的发展、妇女人权的国际保护乃至中国妇女人权状况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景春兰 《政法学刊》2016,(4):108-114
广东地处发展与改革的前沿。广东地方立法以国家妇女权益保障立法为根据,紧跟国际妇女权益保护规约,首次从法律上明确性别平等的内涵,采取一系列有效行动或措施促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具体细化和执行妇女参政议政权、工作权、婚姻家庭权益、财产权益等保障规定,同时,广东地方立法突破国家立法,出台保护妇女权益的诸多创新性法律规定,推动我国妇女权益保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妇女平等就业权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基础性权利,是妇女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妇女宪法"人格尊严"的重要机制.中国宪法上的平等是一种形式平等,这种立法模式下妇女平等就业权也是形式平等下的宪法权利.形式平等下的妇女就业平等保护面临着诸多难题和危机,为走出危机,破解妇女就业平等保护的困境,必须确立就业性别歧视的普适性评价标准,并以此为基石,整合妇女就业平等权保护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丁亚丽 《法制与社会》2013,(25):248-249
平等就业权是妇女劳动权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贯彻男女平等原则的具体要求。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有利于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地位,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劳动创造性,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原因,结合法律保护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彭江红 《时代法学》2005,3(6):68-7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制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关于妇女权益保护的制度也逐渐趋于完善,妇女维权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在妇女性权的保护方面有些还停留在形式上,特别是性骚扰和家庭暴力以及婚内强奸等问题都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3.
徐爽 《现代法学》2012,34(1):168-175
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与权利是实现两性平等以及妇女自身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将妇女平等权纳入宪法及法律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本文基于国际和国内比较的视角,对中国妇女平等权的立法保护进行了梳理,继而分析了"性别立法"和"性别预算"等促进妇女平等权的新政策工具在中国的开展和实施,以期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在中国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4.
论刑事司法实践中保护被害妇女名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刑事司法实践中保护被害妇女名誉问题马长生,胡凤英为了保护被害妇女的名誉,司法工作人员在办理强奸、流氓侮辱妇女等阴私案件时,必须注意工作方法.一、要从多方面收集证据,尽量减少询问被害妇女的次数被害妇女是强奸和流氓侮辱妇女等阴私案件的直接见证人,查证这...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妇女的法制保障陈小君妇女的社会地位以法律确认和保护为起点,又以法律确认和保护的妇女权利、地位被社会化并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关系为归属。妇女在法律上享有哪些权利、法律又如何保障这些权利得到正常实现以及当权利被侵犯时如何给予矫正和补救,是妇女法律地位的...  相似文献   

16.
孙瑞灼 《江淮法治》2012,(11):47-47
全国妇联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在婚姻生活中,遭受不同形式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此外,家庭暴力成为离婚率上升的最重要原因。由于反家暴法律规定的欠缺。使很多家庭暴力受害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反家暴立法可谓十分必要而且迫切。可喜的是。反家暴立法已纳入今年全国人大立法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经问世了.这是一部重要的法律,在我国妇女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的问世凝聚着党和国家对广大妇女群众的爱护与关怀.它的出台不仅填补了我国法制建设的一项空白,而且将使我国妇女的解放事业纳入国家法制的轨道,为保护妇女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妇女的解放事业,关心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创建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时期制定的《宪法大纲》《婚姻条例》等,其中都有保护妇女权益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利和利益”是我国立宪和修宪的重要原则.婚姻法、刑法、  相似文献   

18.
刘俊 《法制与经济》2008,(24):57-58,60
从离婚妇女对住房的需求,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和对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生活模式的分析,通过“倾斜立法”加强对离婚妇女居住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从离婚妇女对住房的需求,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和对中国传统的婚姻家庭生活模式的分析,通过"倾斜立法"加强对离婚妇女居住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上,妇女,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权益历来是不被统治者保护的。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刑法,其性质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