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进入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如沐春风蓬勃发展,破产管理人制度应运而生,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制度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实际上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采用多重分析方法,详细剖析我国破产管理人现存的不足与问题,并比较了国内外的破产管理人的制度差异,结合其制度优势,提出改革和改进适合中国国情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2.
卞恒亮 《法制博览》2024,(7):136-138
管理人报酬制度是管理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和完善管理人报酬制度,给从业者适当的物质激励,以保持破产管理人行业的吸引力和适度良性竞争,对于提升“办理破产”整体工作水平,增强破产法实施的社会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针对现行管理人报酬制度的不足,作者结合破产实务和司法实践,就破产程序市场化法治化进程中管理人报酬制度完善进行分析,以期推动管理人报酬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元峰 《法制博览》2021,(4):134-135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了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但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优胜劣汰的发展进程.破产管理人制度是《破产法》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现阶段,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破产管理人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出来,鉴于此,本文就着重围绕破产管理人制度中的瓶颈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  相似文献   

4.
郭强  徐鹏 《法制博览》2023,(1):73-75
作为破产案件中的重要角色,破产管理人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到破产程序的进度效率。现有破产管理人制度依托于施行十几年的《企业破产法》等,对于经济发展总体现状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破产程序的重中之重,故本文以该视角分析破产管理人制度问题,从而提出选任方式、任职资格、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玉明 《法制博览》2022,(29):122-124
在现代破产案件处理过程中,破产管理人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破产管理人始终秉持着公正公平的原则,那么就能够规范高效地完成对破产企业财产的合理清算与分配。而当破产管理人受到外界诱惑因素的影响,就会打破这种公平公正性,降低其实际性作用。因此,就必须完善对破产管理人的监督法律制度,切实落实好各项监督管理措施,促使破产管理人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促进社会建设和谐健康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破产管理人监督法律制度实践改进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个人破产制度在国内逐渐“破冰”,全国范围内的试点与探索都为个人破产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素材与样本。但当出现债务人死亡,破产管理人与遗产管理人同时存在的情形时,目前并没有可以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来解决。因此,在遗产破产中,如何有效将破产管理人与遗产管理人制度互通与衔接,让破产管理人取得遗产管理人的地位,我们将从选任制度和权限职责的视角讨论破产管理人与遗产管理人有效衔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作为对破产财产享有直接支配权的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决定着破产程序能否公正高效地进行,因此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是破产程序的基础,我国现行破产法赋予法院在选任破产管理人中的主导权,这一规定可以保证破产管理人的中立性,使得破产案件公正高效的推进,但忽视了债权人的意思自治,本文通过分析三种典型的破产管理人选任模式,提出了对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主体立法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任慧芳 《法制博览》2022,(23):111-113
优化营商环境中,困境企业破产案件大量涌现,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中律师事务所可以担任破产管理人,在管理人制度要求下,律所的内部管理制度、风险防范制度该如何保障该类新型案件的办案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破产管理人制度的现状和发展、律所内部构架的现状和发展、对比两种管理模式,探讨了律所担任管理人的法律风险以及履职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9.
李博 《法制博览》2023,(8):121-123
破产管理人是指破产案件中,在法院的组织和监督之下全面接管破产财产并负责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分配的专门机构。目前司法实践中破产管理人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对破产管理人监督主体的立法不完善、法院司法监督权力过大等;为此在立法层面,要完善破产管理人的监督主体,确立行政机关和破产管理人协会的监督主体地位;在司法实践层面,进一步规范法院的监督权,进一步优化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职责,以便为更好地推进破产程序顺利进行、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追收欠缴出资是破产管理人履职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近年从责任主体角度来看,有从股东责任向高管责任、第三方责任扩大的趋势。从管理人勤勉履职角度,也必须区分违反出资形式的类别,分析对应的责任范围与承担主体,探讨在诉请设计上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在合法的前提下,合理且妥善化解各方矛盾。  相似文献   

11.
破产法律制度的完备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2007年我国的《企业破产法》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破产管理人概念,在目前的破产案件中,破产案件作为新的非诉业务增长点,受到了许多律师事务所的关注,许多律师事务所把破产业务作为了一个新的业务领域并对其高度关注.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的诉讼业务相比,破产业务时间长、事情多...  相似文献   

12.
破产管理人制度是我国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破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市场化发展,出于国际营商环境需要,破产管理人的职业化成了法律、市场的共同要求。本文将从破产管理人职业化的若干问题以及破产管理人的行政主管部门的架构设置、法律地位出发,为《破产法》的修改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金其惠 《法制博览》2024,(2):124-126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五至一千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构建了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基本框架,为遗产管理人的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但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遗产管理人制度尚不完善,其落地生根,特别是在适用过程中公证作用的发挥,还需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探索。本文试图从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方式、权利属性、外部监督等方面探讨如何发挥遗产管理人的作用,探求公证机构如何介入并完善相关职能以配合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落地。  相似文献   

15.
虎高峰 《法制博览》2023,(18):109-111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处理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类犯罪侵害对象众多且不特定、罪犯作案手法变化多端,为此类案件的办理增加了难度。受害民众防骗意识欠缺,司法办案机关案多人少,受害民众要求尽多、尽快地挽回损失的需求与客观上无法及时足额追回损失的矛盾突出。本文以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管理人引入为视角,并尝试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构建管理人制度,力图通过第三方助力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设立不仅使遗产得到妥善保存和管理,而且使继承人、受遗赠人和遗产债权人等遗产相关权利人的利益得到了平衡保护.但在具体适用中,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遗产管理人的选任资格、职务终止、遗产债权人债权申报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使之规范精进,从而保证遗产分割的顺利、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17.
张艳 《法制博览》2024,(10):130-132
遗产管理是一套复杂的程序,不仅包括了遗产管理人的产生、资格确权、职能权利确认、报酬请求、管理监督、采取消极管理还是积极管理、责任承担、独立法律地位如诉讼担当等,而且还涉及遗产清理方面的登记、造册、汇报、公示公告、遗产分配、债务清偿等,各项职能是独立、明确的,此外,这些具体职能之间亦须环环相扣,衔接畅通。然而就如今的实际情况而言,因没有统一的指引操作,出现了在不同层面对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研究、探索。在此进程中,公证处有国家公信力背景,属于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之一,办理了大量的遗嘱、继承、遗产约定协议等公证业务,公证人员不仅具有家事财富传承的专业法律知识储备,而且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公证在遗产管理人制度中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18.
吴昌军 《法制博览》2023,(27):84-86
我国破产管理人法律制度体系确立了“管理人中心主义”原则,点明了管理人职能贯穿于整个破产程序。由于我国破产管理人法律制度体系建立较晚,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关于管理人职责、资格、监督、报酬等相关的条文界定较少,破产管理人在履职过程中存在一些法律风险。本文分析了破产管理人履职过程中常见的非忠实、债权申报与确认、财产分配、财产管理与变现、债权人会议等方面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旨在为破产管理人履职风险防范及应对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洪晓晴 《法制博览》2023,(29):115-117
2021年元旦始,我国首部《民法典》正式生效,随之确立的是新兴的遗产管理人制度。《民法典》从遗产管理人如何产生、应当履行哪些职责、是否需承担民事责任、能否获得相应的报酬等多方面进行规定,搭建了我国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公民关于遗产管理人制度的适用规范。公证,作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法典时代下必然会在服务中涉及遗产管理人制度。本文试图从遗产管理人制度的法典条文出发,结合公证实践,浅析遗产管理人制度带给公证的机遇与挑战,以期更好地了解遗产管理人这一新兴制度,为办理好涉遗产管理人公证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有关遗失物,我国法律一味强调和关注失主的所有权,缺少对拾得人的激励,生活中对于遗失物,很多人选择视而不见,还有部分人据为己有,致使失主难以找回其物,物的价值得不到有效利用,逐渐形成不良道德风气。放眼全球,许多国家都规定了报酬请求权,且实施效果明显,对失主、拾得人抑或是整个社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有必要重新审视已有的相关法律,构建恰当、合理的遗失物报酬请求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