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汶 《法制博览》2023,(26):121-123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在此机遇下,国家对黄河治理与保护给予了高度关注,亦为黄河治理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努力方向。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需要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同时也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黄河流域所涉范围广,加之生态效益的共享,极易导致生态保护者与生态受益者之间利益的不平衡,加深流域范围内相关主体的矛盾,阻碍流域保护和经济发展。为实现公平,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应运而生,在初步探索试点过程中,取得了些许成效;同时,在实践检验中也暴露出当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体系稳固性不足、补偿内容多元化不足以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立足问题导向对其加以分析,建议从国家立法、地方立法以及专门立法细化法律规定以稳固法律体系,从拓宽主体范围、成本支出角度评估补偿标准以及适用“开源”型补偿模式丰富补偿内容,从行政执法监督、司法监督以及公众监督三个角度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刻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发展,我国建立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但实行碳排放交易制度,离不开法制的保障,目前相关法规层级比较低,难以适应当前碳达峰和碳中和大背景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客观需求,需要推动碳排放交易法治化,构建碳排放交易法律体系,完善碳排放交易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袁润 《法制博览》2014,(2):193-194
生态补偿是保护环境的有效的手段,但是在保护者与破坏者、受益者与受害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因此亟需通过生态补偿对保护者与受害者予以救济。本文就国外的生态补偿的实践和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法治的维度出发,研究流域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从立法、执法、司法、共治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区域流域治理的具体举措,强化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以期为流域环境治理提供法治保障,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市域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层见迭出,而早日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时代诉求.本文分析了在校大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现状,并着重从法律方面出发,提出了健全个人信息保障制度、推进精准化分级保护、保障相关法规真正施行以及建立完善的救济和补偿机制等法律措施,力求保障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提升其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严新龙 《法制博览》2023,(16):59-61
跨区域生态治理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行政法治应当在跨区域生态治理中发挥良好的规范、保障功能。由于跨区域生态治理在本质上是一个利益协调问题,行政协议有利于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各方面力量有效推动跨区域生态治理。为解决行政协议的合法性,确定行政协议的法治边界,行政协议应当坚持国家担保责任与“国家保留”原则。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的复合型、多元化在行政法治框架下有利于解决跨区域生态治理行政刚性与生态治理连续性的冲突,通过行政职权配置的优化,实现跨区域生态治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袁麟 《法制博览》2024,(10):88-90
本文旨在对银行员工盗窃涉嫌犯罪客户存款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以提供相关人员实践参考。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该犯罪行为的特点和影响,探讨了现行法律在此领域的适用情况。同时,对预防和打击银行员工盗窃犯罪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包括加强内部监管、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等。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实现对银行员工盗窃犯罪的有效防范和打击,从而保护客户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相关法律制度,提高对此类犯罪行为的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8.
孙鑫 《法制博览》2023,(16):123-126
信息披露是民商事法律体系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上市商业银行作为上市公司的特殊类别,其依法合规有效的信息披露是证券资本市场和银行业监管的必然要求,对于上市商业银行的规范化经营、加强市场约束及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保护、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基本法律制度规范体系,着重探究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立法理念偏差性、法律规定统一性等方面,并针对性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本文探究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对完善上市商业银行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珂珂  陈桃利 《法制博览》2023,(12):157-159
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地进行保护,离不开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本文以S市N国家公园为例,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法律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国家公园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灵活,有助于用工单位节约用工成本。但是,劳务派遣中的关系复杂,配套法律体系建设滞后,存在一定疏漏。用工单位出于节省开支等各方面考虑,往往会对被派遣劳动者区别对待,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劳务派遣法律体系,进一步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同样劳动下获取同等报酬的平等权,同时要强化劳务派遣市场的监管,以提升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力度,促进劳务派遣市场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络文化安全体系问题,对湖南十所高校进行的实证调查发现,网络文化安全体系存在五大突出问题,即网络犯罪行为频现、电子商务纠纷时有发生、不良信息繁多、信息泄露现象频发、电脑病毒屡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与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网络监管不力、网民保护意识薄弱、国家网络监管法律不完善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法律、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力度、增强网民安全保护意识、建立特色网络等途径建构有效的网络文化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2.
毛帜 《法制博览》2023,(1):22-24
在本次论文研究中首先深入分析与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重要作用,其次研究在农村发展中践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必要性,最后根据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法律体系建设策略,用以切实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得到全方位的实践,期望通过法律的手段为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驾护航,进而助力农村地区切实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张蓓 《法制博览》2023,(30):63-65
目前,受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存在着“堰塞湖”现象,具体表现为:民间借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金融管制下的民间借贷行为无法找到充足的合法出口,导致民间借贷行为双方尚未认识到科学投资途径的现实意义。此外,我国现有的民间借贷法律监管机制仍不完善,例如,该监管机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监管制度,加之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民间借贷出现了新特征,为民间借贷的法律监管机制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民间借贷法律监管机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其主要表现为:监管规则表达上的缺陷、监管权益保护上的缺陷,以及政府与公共利益失衡导致的制度缺陷。研究得出立法部门与相关部门应坚持民间借贷监管原则,完善法律监管措施的现代化思路,从而提升监管对策的有效性与实施性。  相似文献   

14.
孟翔 《法制博览》2023,(16):136-138
APP软件迅速发展,但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治理滞后,导致个人信息使用上存在混乱。APP软件对个人信息的使用需要建立合理性边界。当下,APP对个人信息使用上存在法律困境、司法困境和监管困境。对此要在法律上补强完善“知情—同意”规则和必要性规则,在司法上加强APP方举证责任的承担,形成持续、稳定、效果确定的行政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5.
曹瑞丽 《法制博览》2023,(33):40-42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已经融合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滥用的情形非常严重,尽管目前,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已经变得更加健全,但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背景下,这些法律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滞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层出不穷。本文从大数据环境下,对我国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法律制度的局限、行业自律模式不完善及监管方面的不足,对消费者的隐私进行有效保护还需进一步完善。因此,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法律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于婷婷 《法制博览》2023,(8):157-159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保障,食品安全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层面关注,导致全社会对食品究竟是否安全,以及监管力度是否到位等问题越发重视。本文从食品安全立法、监管体系、监督协作、问责制度以及食品回收溯源等方面入手,研究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的法律体系和问责机制的现状,以便于市场监管部门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能更好地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和管制,出现问题时可以使用完善的体系减少损失,维护人民安全。  相似文献   

17.
满庭芳 《法制博览》2023,(17):160-162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法律思维的逐步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已然转变成应对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维护生态可持续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应借助法律工具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权利,顺应环保事业的时代发展趋势。本文从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入手,阐述了公众参与环保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完善《环境保护法》中公众参与原则的相关建议,包括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方向,提升公众参与规范化、程序化,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建立环境奖励机制,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8.
对于创新创业而言,法律风险防范教育有三大重点:一是支撑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二是保障创新创业实践的成功;三是丰富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但是,在我国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法律风险防范教育机制呈现出缺乏之态,具体表现为:指标评价上法律风险防范教育的缺失;课程体系中法律教育尤其是法律风险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体系中法...  相似文献   

19.
张廷甫 《法制博览》2023,(25):90-92
相比普通刑事法律法规而言,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法律具有罪犯年龄、犯罪定性、犯罪司法执行等法律不健全的特征,在立法规定与司法实践上也存在着协同性不强的问题。近年以来未成年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等暴力犯罪案件不断出现,表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制度亟待修改。本文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律规制问题出发,探讨未成年犯罪的刑事立法修订、刑事司法矫正方案,尽可能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罚规制体系,以期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力 《法制博览》2015,(3):79-80,70
本文主要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法治保障进行的研究,重点分析了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法律实施环节存在缺陷、法律监督相对滞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坚持把完善立法与职能界定、依法决策与民主参与、行政执法与效能提升、法律监督与廉政建设相结合,为服务型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