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叶竹盛 《南风窗》2012,(2):55-56
只有立足于环境权利的保护,为民众伸张环境权提供通畅的司法渠道,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空气污染的良好治理。基本环境质量作为公共产品,一方面意味着以税收作为财政基础的政府有义务为公众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则意味着,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容易受到"搭便车"心态的影响,不能仅仅依据市场规律自发调节,而应该由政府或第三方公共力量介入进行规制。法律通常被认为是政府能够动用的最有效的规制手段,自从1956年,英国颁布了《空气清净法案》这部人类历史上首部全面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继在各个国家出台,构成了空气污染治理的法律规制网络,达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来信     
《南风窗》2013,(16):14-14
作为乡镇级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对"GDP至上"的恶性倾向深有体会。大部分基层领导在任职期间,顺利完成上级分配的经济任务,才是得到上级肯定的最直接因素。经济任务是最显而易见的考核指标,而像环保、文化、社会管理、食品安全等,虽然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的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工会建设,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高职院校工会最基本.最核心的职能。要想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工会的维权能力和水平,高职院校工会干部必须要不断提高学习、研究、参与维权、维权创新能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郑秀英  孙继 《工会博览》2005,(10):70-70
近日,为推行。依法治企。的战略,运用法律手段规范企业管理,减少合同纠纷案件,万兴集团公司举办了法律知识培训班。集团总部副部长以上领导、基层各单位主管领导等60余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5.
作为共享经济下诞生的产物,网约车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网约车市场的日益火爆虽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但在运营监管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网约车法律地位不明确、运营监管法规的控制效果不佳、投诉反馈机制不健全等。因此,如何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网约车的监管体系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个人或群体都会有各自的利益、目标、价值取向,当彼此的利益、目标、价值取向出现直接的对立而又无法妥善协调时,便会出现对抗与冲突。在现代法治社会,解决对抗与冲突的有效而合理的方式当然首推法律手段。但法律手段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内对不同个体或利益群体之间的对抗与冲突做出回应,并且,即便是结构上最合理的司法制度,也无法确保其裁定结果的公正性。因此,在对抗中处于相对弱势或感到冤屈的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如网络疾病的乘虚而入。未成年人极易受到各种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如实反映我国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际社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做法,我们应提倡政府、企业、家庭、民间组织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文化手段、道德自律等多种途径共同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同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政企逐步分开.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就需要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建立一种新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一种政府对企业贯彻经济政策的渠道.也是一种企业向政府反映意见与要求的联系。其组织形式就是在政府领导下由企业自行组织行业协会.同业会或联合会,行业协会不是企业,也不是政权组织或其他官方组织,可以接受政府委托的任务,但主要是为企业服务,反映企业要求与意见。行业协会的作用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起协调、服务作用;对政府的行业管理起参谋、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依法治校,高效管理的法制化成为大势所趋。但由于高校环境的特殊性加之法律手段的特殊性,在法制化进程中必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引入,大数据与政府管理创新的研究迅速成为中国学术界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国内学界主要围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大数据与"互联网+"时代政府管理创新、大数据与电子政务创新、大数据与政府专项管理创新、大数据与政府管理的技术伦理等五个主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大数据与政府管理创新"课题的研究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论是在研究广度还是在研究深度上,都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还需要从凸显时代性、加强应用性、强化融合性上下功夫,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政府是通过追求公共利益来实现自身利益的。一切发展中最根本的发展是制度的发展,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它的正确理解只能是这样的:即政府把建设一个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作为其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
政府系统最擅长的就是"投资"。纵观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政府始终都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投资者。在被锁定的经济结构中,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依然只有投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乞讨现象随处可见。政府如何对乞讨者进行救助和管理,是一个不能懈怠的命题。本文就对救助站救助管理制度的完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政府采购是政府通过采购管理对社会经济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政府行为,政府采购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日常政务活动和公众服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进行采购货物、工程与服务的一种行为。就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法的现状来看,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狭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不完善、国内产业保护不到位、采购方式规范不明确等问题十分的突出,本文就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平价”,与之相对应的是“议价”,这对孪生词汇有固定的含义,并进入了《新华字典》。前者指由政府规定的商品价格,后者则是按市场规律形成的价格。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价格“双轨制”的阶段,同样的商品以不同的价格在市面上流通,为很多人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如何监管食品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发达国家政府纷纷采用技术和法律的手段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对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经济竞争的全球化,使瑞典模式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社会福利再分配模式受到挑战。瑞典政府在某些领域适当私有化、市场化,提倡多种力量合作投资福利,目的在于促进福利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然而,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手段和措施,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增强企业的活力,改革不适应全球化的政策,仍是福利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范勇鹏 《当代世界》2021,(12):52-57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西方为代表的"自由世界"的治理失败昭然若揭:数百万人民失去生命,医疗系统几度濒临崩溃,全社会"躺平",社会经济遭受重创;政府进退失据,政策摇摆反复,政客热衷于逞口舌之利、互相推卸责任和向他国"甩锅".曾经被不少西方媒体和政治学者描述为治理榜样的"首善之区",今天暴露出全面的僵化、混乱、颟顸甚至愚昧.目前看来,疫情仍将持续,相关国家似乎只能靠病毒的自限或疫苗、药物等技术突破才能有望渡过难关.诚然,对付病毒离不开科技手段,但是治理的含义在于政府或其他权威机构运用权力、资源、技术、信息等对社会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如果一个国家已经无法寄希望于通过对人和社会的组织协调来解决问题,毫无疑问其"治理"已经宣告失败.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南风窗》2006,(21)
政府如何实现经济公正著名国际商业战略顾问吴向宏在中共六中全会后撰文称,政府要实现“经济公正”,比之实现“经济增长”,是一个更加困难得多的目标。这是因为,所谓政府,它的主体,是一个自上而下、令行禁止的官僚机构,这种机构最适合完成单一目标的任务。吴指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可以用GDP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工程索赔管理及其在法律风险防范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建筑工程中常见索赔类型的分析,揭示了有效管理索赔的必要性,并讨论了在工程项目中遇到的各种法律挑战。此外,还探讨了索赔管理策略,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手段和合同管理降低风险。本文的目的是为工程管理者和相关法律从业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有效管理建筑工程索赔并预防法律风险的综合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