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永旺  王颖 《法制博览》2021,(6):108-109
长江岳阳段设有多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丰富,对长江生态环境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法分子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使用电力、绝户网等禁用工具在长江岳阳段水域肆意进行非法捕捞水产品,导致渔业资源日渐枯竭和生物多样性逐步丧失,严重破坏了长江生态平衡.本文结合笔者所侦办的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情况,对本辖区...  相似文献   

2.
何永旺  王颖 《法制博览》2021,(2):106-107
长江岳阳段设有多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业资源丰富,对长江生态环境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法分子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使用电力、绝户网等禁用工具在长江岳阳段水域肆意进行非法捕捞水产品,导致渔业资源日渐枯竭和生物多样性逐步丧失,进而破坏了长江生态平衡.本文结合笔者所侦办的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情况,对本辖区...  相似文献   

3.
催收者通过对债务人实施暴力、胁迫、侵入他人住宅、限制人身自由、跟踪、恐吓、骚扰等暴力、软暴力手段进行非法催收活动。这些愈发泛滥的非法催收活动,不仅侵害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在吸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基于维护社会治理、抑制民间讨债“黑社会化”,《刑法修正案(十一)》中新增设了催收非法债务罪,将以暴力、软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范畴。《刑法》法条已经明确了本罪四大类非法催收手段,但这些手段与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故意伤害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等的犯罪行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叉,如何认定属于一罪还是数罪,如何定罪量刑,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法制博览》2017,(35):124-125
<正>一、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私募基金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两个罪名之间存在诸多共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有3个犯罪客体,后者有2个犯罪客体。(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其募资时的经营形式或是募资手段虽是违法或不符合规定的,但是客观方面并不需要采取欺诈手段来募资;然而,集资诈骗罪募集资金时主要采取隐瞒事实真相、虚构虚假文件等欺骗性手段,非法吸收资金以达到个人占有的目的,其客观方面主要采取欺诈手段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17,(7):203-20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是近年司法实践中的热门罪名,二者因犯罪金额巨大、涉及人数众多、社会影响面广等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践中,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的争论颇多。本文以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为切入点,从两罪的主观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辨析,以期为司法实务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频发,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出现了企业向众多存款人借贷的现象。由于本罪罪状模糊,构成要件难以具体阐述,司法实践与民间金融相脱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便有扩大适用的可能。本文从司法实践困境切入,明确本罪与民间借贷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交方式的丰富,集资的方式也是层出不穷,这使得公众及司法机关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之间进行界定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那么对两者该如何进行区别呢?  相似文献   

9.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非法集资的基础罪名,也是司法程序中比较常见的案例,但如何将其与民间集资和民间借贷划清界限,这是司法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另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往往交叉了刑事和民事两种案件,如何正当处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因此,本文就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主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和各位同仁以及专家交流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典型的涉众经济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具有涉及人数多、对象不特定、危害范围广、周期长等特性,因为民事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得罪与非罪界限比较模糊,被认为是当今最高发的、争议较大的金融犯罪之一。目前司法实践中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与民间借贷的界限、主体之间的争议等。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末,我国政府颁布了关于《禁毒的决定》的相关规定,这个规定在法律上对相关的犯罪人员的罪名处理做出了一个界定。毒品带给人们的危害不言而喻,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常常使得大多数人家破人亡;毒品在交易的过程中还相当复杂,掺杂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法律会根据犯罪情形的不同判处不同的罪名和处罚。至于在犯罪的过程中是对于何种行为,应该给予何种严重的惩处也正是我们目前阶段主要考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在《海关法》相关规定中也提出了关于毒品运输的规定等。尽管在这些法律颁布之后,使得罪名的判定变得有理可据,但是由于犯罪的情形错综复杂,仍然存在着纰漏,本文主要阐述了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陶婧 《法制博览》2023,(10):145-147
面对家庭关系中的暴力犯罪,虐待罪与诸多罪种的犯罪对象、犯罪动机与量刑标准等不同,在定罪量刑方面易产生竞合与冲突,尤其是虐待家庭成员致其重伤或死亡时,对犯罪嫌疑人是定虐待罪还是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更易成为争论的焦点。同时由于传统父权意识与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弊端的影响,虐待罪“告诉才处理”的原则以及轻刑化的刑罚规定,使得其逐渐丧失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的规制力与威慑力;当下刑法应当积极发挥其在家庭暴力犯罪中的规制与预防作用,切勿对符合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以虐待罪模糊定罪。面对虐待罪在司法实务中的适用困境,建议取消非告诉不处理的原则,拓宽封闭家庭环境中的受害者行使诉讼权的渠道,并积极将行为人的心理威胁、控制等手段纳入刑法规制体系当中,以刑罚手段预防更严重的人身犯罪。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刑法第333条规定的非法组织卖血罪为主要研究,以非法组织卖血罪定罪的判决书进行数据汇总、分析与研究,发现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审理简单,主刑罚金及量刑均较低且集中以及犯罪手段转型等特点。针对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乾 《法制博览》2024,(12):135-137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互联网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计算机犯罪案件数量上升迅猛,犯罪的载体和模式不断翻新,计算机犯罪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笔者就侦办的一起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依次从罪名概述、要件解析,从中德计算机犯罪历史沿革、对比分析,法律条文、证据固定、司法鉴定等方面进行法律实践反思,并从法律及技术方面进行法律实践探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非法采矿案件呈多发趋势,不仅严重破坏了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矿产资源的大量流失。如何有效预防非法采矿成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2015年以来全市非法采矿刑事犯罪案件为调研样本①,对该类犯罪主要特点进行剖析,并提出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叶苏煜 《法制博览》2023,(30):60-62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设立是为了保障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内容能够得以实现。然而实际适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本罪无法发挥应有效用。理论上关于主体范围的界定、调解书是否属于本罪的犯罪对象、行为时间如何起算等争议长期存在;实务中总体适用比例低、“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模糊、裁判文书说理不充分等问题亟需解决。为此,可以通过细化“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司法解释、建立完善的追诉程序、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来提高本罪的适用,助力“执行难”的破解。  相似文献   

17.
尚昊 《法制博览》2022,(7):145-147
司法制度的确立是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其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更是司法系统伟大的结晶,不仅有利于维护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遏制违法取证行为,为保障法律公平提供基础。但是由于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存在排除范围不明确以及制度设计欠缺等相关问题,需要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相关内容,以此来进一步保障司法程序的稳定性和先进性,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可靠的保障。本文主要研究治安案件非法证据排除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王宏飞 《法制博览》2022,(13):130-132
非法解雇法律救济制度是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核心目的的法律制度,也是为劳动者提供基本救济的制度,通过该法律制度的建立,给予劳动者相应的法律帮助和救济,这对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现有非法解雇法律救济制度之内,却存在有非法解雇期间薪酬支付不确定、合同继续履行情况不清晰、赔偿款计算不恰当等问题,严重影响该法...  相似文献   

19.
《法制博览》2019,(30):186-187
目前,在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中,财务管理的市场体系还存在很多缺陷,金融产品的销售形式还比较单一,不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于理财的需求,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产生后,更是对理财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很多中小型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融资问题,这也就造成很多资金投向过于迷茫,对于资金渠道寻找困难,所以很多人就希望通过一条快速的捷径来找出致富敛财的渠道。因此非法集资成为了中小企业敛财的隐秘渠道也为犯罪提供了基础。导致我国非法集资的案件吕增不减,成为经济犯罪中的典型。本文就对非法集资犯罪的处置困境与应对策略经分析,为以后的应对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沈艺婷 《法制博览》2023,(6):108-110
随着直播电商等互联网经济新业态的兴起,刷热度、刷点赞、刷软文等新型刷单炒信出现。非法经营罪的解释逻辑不能涵盖所有新型刷单炒信,也会导致同性质行为法律后果不均衡,该罪名并不是最合适的入罪路径,可以通过虚假广告罪、计算机类犯罪对新型刷单炒信行为予以刑法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