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媛 《法制博览》2023,(13):94-96
短视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当前已经成熟的著作权保护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著作权法》也做出了多次修改,为了平衡当前著作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事后救济和惩罚性赔偿制度,从源头上杜绝侵权行为,提高短视频平台以及用户的责任意识。基于此,本文对短视频著作权合理使用认定原则以及当前短视频著作权认定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短视频著作权合理使用认定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申彤 《法制博览》2023,(9):154-156
解说型短视频在符合如今“速食”社会的需求下飞速发展,为大众提供了娱乐性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界关于如何界定合理使用等著作权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合理使用制度以及借鉴创作共享等建议,以谋求解说型短视频与原影视作品的互利共赢之道。  相似文献   

3.
王颖 《法制博览》2024,(2):39-41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短视频平台层出不穷,给二次创作短视频提供了创作的便利条件,使得更多的普通用户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次创作短视频迅速在经济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但在现行《著作权法》体系下,二次创作短视频与原视频的侵权纠纷愈演愈烈。司法实践中为保护原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判定二次创作短视频侵权,严重影响短视频行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平衡二次创作者、著作权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本文通过分析二次创作短视频面临的困境以及成因,对解决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冯雪婷 《法制博览》2024,(4):163-165
文章深入研究网络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问题,涵盖了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责任的归属以及潜在的对策。通过详细分析相关案例和法律文本,揭示了当前存在的法律漏洞和争议,并提出有益的改进建议。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为网络著作权领域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解决思路,以实现两大关键目标:维护知识产权和促进网络创新。这一领域的法律责任认定一直是一个复杂的挑战,但通过深入研究和改善法规,可以实现更好的平衡,确保著作权持有人的权益受到保护,同时为网络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短视频以其时效性、形象性、娱乐性为公众喜闻乐见并迅速兴起,目前短视频的制作、上传、转载、点播等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对短视频怎么来界定呢?从法律概念上来讲,短视频是一种录像制品,类似于小电影,有无声或者有声的,有的短视频仅是长作品的片段截取,有的短视频记录了片段化的内容,有的短视频则有完整的内容,但是特点都是比较短,几十秒到若干分钟不等。短视频采用简单、机械方式录制剪辑而成连续画面,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短视频作品权利受到著作权法(1)等法律法规保护。日常生活中,部分网络用户乐于未经权利人许可即在公共网络平台转发短视频,这无疑是一种侵权行为,同时也给网络服务提供者带来了监管风险。本文主要以一起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纠纷案件为出发点,探讨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短视频转发审核监管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浚枢 《法制博览》2023,(15):160-162
文章简单介绍了二次创作短视频,并从法律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基础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二次创作短视频的使用合法性。在此基础上,依托一系列案例,对二次创作短视频的合法性使用认定做出了阐述,总结归纳了二次创作短视频的合法性使用认定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梁丽珍 《法制博览》2022,(10):134-136
短视频影视剪辑是近年来短视频产业快速发展形势下的新产物,其虽然满足了大量受众的需求,活跃了短视频市场,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侵权问题,对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人、合规短视频原创作者的合法利益造成一定危害,也可能扰乱影视作品传播的市场环境,因而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目前对于短视频影视剪辑的侵权问题在认定、监管上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黄兰 《法制博览》2024,(10):52-54
著作权归属问题是完善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合理的权利分配为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实现了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的转变。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创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本文与职务作品著作权相关理论相结合,对职务作品的概念和标准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总结出职务作品著作权主要存在“工作任务”界定的不清晰、单位的“优先使用权”权利过大、职务作品与委托作品存在交叉和人身权归属有待明晰的问题。从而认为应该通过明确“工作任务”的概念、调整单位优先使用权、确定职务作品与委托作品权利归属和明晰单位和创作人的人身权归属这四个方面来完善我国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制度。  相似文献   

9.
丁毅 《法制博览》2023,(18):65-67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直播产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由于直播平台节目同传统节目相比有着制作播放同时性与互动性的特点,导致了当前的著作权法律规范无法解决该领域的所有问题。本文从直播平台著作权侵权概述入手,分析我国直播平台著作权侵权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完善路径,旨在回应时代所需,为直播平台著作权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姜辉 《法制博览》2023,(35):70-72
本文通过介绍电影解说短视频的几种主要类型,对转换性使用规则在电影解说短视频著作权中的可行性加以分析,并从立法层面、司法层面以及行政监管层面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面向青少年的网络短视频监管以法律为管制基础、以政府为管制主体,其价值取向政治化、监管方式制度化、监管内容日常化、处置措施多样化,行业自律起辅助作用。监管以促进青少年保护这一公共利益为目的,多以部门规章为监管手段,满足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但难以经受均衡性原则的挑战,并不符合比例原则。应当以比例原则完善网络短视频监管制度,均衡分配短视频制作者和平台的责任,缓解青少年网络权利、青少年保护及成年人言论自由等价值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呈现数量多、复杂化的局面,网络服务提供商作为网络用户链接网络信息的中枢地位,必不可少的涉及到众多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因此关于网络服务提供商著作权侵权责任一直是网络著作权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分析阐述关于我国网络服务提供商著作权侵权责任制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任呈昕 《法制博览》2023,(1):133-135
我国当前数字版权行业不断发展,作品创作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关于作品著作权登记的法律规定仅有1994年《作品自愿登记管理条例》以及2001年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两部行政管理条例。在这种著作权不断发展的局面下,缺乏对此的法律规定会导致出现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巨大冲突。本文通过对200份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例的统计分析,对一些存在较大问题与漏洞的法院判决反而在后续审判实践中被借鉴的这种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讨论,对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提出一些完善的措施,并进而对相关机制提出些许浅显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郑东兴 《法制博览》2023,(35):61-63
文章说明了商标与“在先著作权”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商标侵犯“在先著作权”构成要件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以完善“在先著作权”认定的司法建议、“在先著作权”制度具体完善建议为切入点,提出了一系列商标纠纷案件中的“在先著作权”认定制度完善建议,包括回归到《著作权法》侵权判定基础、采取商标版权化知识产权战略等等,以期平衡公共利益与“在先著作权”。  相似文献   

15.
董润源 《法制博览》2023,(14):10-12
“鬼畜”作为一种新型的视频创作手法,随着弹幕文化等新文化平台的兴起,逐渐由小众文化慢慢走向了大众视野。其感染力、夸张性讽刺与颠覆性深受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但是基于“鬼畜”的创作手法,其必然会与原视频著作权之间产生权利冲突,本文主要基于“鬼畜视频”与原视频著作权之间产生的权利冲突进行研究与分析,尝试寻求其中的法律答案。  相似文献   

16.
当今,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备受关注,我国著作权法律法规的改革方向也是强化保护,然而在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制度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笔者试图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进行研究,分析合理使用存在的正当性、合理性,并展望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罗茵 《法制博览》2013,(5):86-87
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得微博逐渐成为网络信息传播和社区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这种新型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我国现有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对微博著作权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微博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种类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微博作品著作权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新《著作权法》实施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可以被纳入视听作品的范畴受到著作权保护,《著作权法》新规对网络游戏的直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得直播活动以及直播相关网络传播中纠纷发生更为普遍。在司法实践中,此类纠纷中网络直播者、直播平台能否就网络游戏的使用构成合理使用往往是争议的焦点。本文意在通过梳理研究合理使用制度的现行法规定、理论分析方法以及实践情况,权衡合理使用制度的特点和后果,希望能够为司法裁判中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合理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洪士淳  宋平 《法制博览》2015,(2):165+163
著作权在网络背景下的膨胀造成了对法律制定的巨大挑战。著作权因面对互联网这一特殊背景下的特征及表现类型、侵权责任认定、归责原则等均发生转变,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新型侵权行为——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上,新类型的出现使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更具复杂、和隐蔽性特点。基于此我们如何通过完善法律规制,明晰互联网背景下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成为学界法律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及压力,笔者借此文提出的具体建议以期对实践中文学作品复制行为的著作权侵权提供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侵犯网络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屡屡发生,严重侵害了作者的权益,网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亟需法律保护。本文分析现实中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著作侵权行为的法律保护措施,为求找出一条合理保护网络著作权与促进网络环境改革与发展的兼具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