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倩 《法制博览》2023,(26):160-162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农村地区已经成为诈骗犯罪的重灾区,而且传统诈骗方式与电信诈骗同时泛滥,使侦查难度加大,针对此种现状设计相应的侦查策略有助于打击预防犯罪,加快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而侦查策略设计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本身也是侦查人员思维物化的表现形式,将策略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农村地区诈骗案件的侦查活动中构建以情报线索为导向,以侦查对象、侦查方法和侦查技术为途径,实现最终的侦查目的侦查策略,具有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主体之专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由专门化的主体来开展侦查工作。我国应当贯彻国际司法准则,落实相关法律规定,促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侦查机构的专门化和侦查人员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3.
王力一 《法制博览》2023,(25):154-156
侦查指挥思维错漏,是侦查指挥人员思维结果与实际不符或有所遗漏而形成的思维错误与漏洞,包括:不能判断出表面背后的抽象本质、多种可能,错定或遗漏必要的侦查目标,没有充分广泛、准确、恰当地判断确定价值、细节,不能准确预测与策划。避免侦查指挥思维错漏,必须增进责任心,克服脑力困顿,弄清、利用关键信息与之的联系,注意思维的广阔、深刻与灵活,不忽视细节,克服惯性思维,敢于质疑与努力寻找最佳切入点,运用多种思维形式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黄晓 《法制博览》2024,(9):148-150
与传统犯罪相比,当前刑事犯罪科技化、智能化、隐蔽化特征日益明显。为了应对花样不断翻新的新型犯罪,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以科技换人力,以智能提效能,以人工智慧赋能刑事侦查的智慧侦查应运而生,成为打击新型犯罪、建设平安社会、破解警力不足的必然选择和有效措施。智慧侦查需要侦查人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先进的大数据应用技能、主动的学习能力、创新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等核心能力。本文围绕智慧侦查人员所需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课程思政育人、丰富课程内容、实战牵引实训、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培养机制等五方面对智慧侦查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律师法的实施,给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的侦查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适应新律师法的要求,应对新律师法中提出的会见权、调查取证权、阅卷权等"三权",作为侦查人员要正确对待律师的介入,做好初查工作,把握证据,提高侦查水平。  相似文献   

6.
卢娴  姜琪 《法制博览》2013,(10):71+70
毒品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一直是我国打击的重点。毒品犯罪经常以集团犯罪的形式出现,具有人员复杂,组织严密,分工细致等特点,给侦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多的困难。对此,侦查人员一直在试图探索新的技术侦查措施,对于这些侦查手段的合法与否一直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技术侦查的调查取证方式,但对于通过这些侦查手段所取得的证据效力该如何界定却是一片空白。本文将主要介绍诱惑侦查的相关内容并对我国毒品犯罪中诱惑侦查所获证据的证据能力做一个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刑诉法第五十七条、一百八十七条以法律条文的明确形式确立了侦查人员及证人出庭制度。这是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作出的较大修改,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确立对抗制以来,对于侦查人员以及证人出庭制度的一次重大革新。本文基于实践中该制度面临的诸如措施保障、出庭证言采信度等新问题,从强化侦查引导、具体细化证人出庭保障机制等多角度,探求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8.
犯罪现场是获取犯罪信息和证据的宝库,是追溯判断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的客观物质基础。因此,刑事案件发生以后,及时保护现场,对于侦查人员开展侦查工作,揭露和证实犯罪分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森林  余茜 《法制博览》2023,(29):31-33
全面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其相匹配,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地位进一步突显。文章从信息披露犯罪现状和特点出发,以全面注册制改革为背景,研究新的制度环境下信息披露犯罪的侦查难点,并提出以下对策:一是牢记犯罪手段,快速识别犯罪行为;二是加大信息共享,加强案件会商;三是掌握资本市场最新政策,明确不同阶段信息披露犯罪特点;四是系统侦查,完善信息披露违法链条;五是加强财务、法律等知识学习,提高侦查人员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车代红 《法制博览》2013,(10):134+91
在贿赂犯罪中,用以定罪量刑的证据多为一对一的证据,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取得犯罪嫌疑人的有罪陈述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侦查人员充分利用侦查讯问谋略,以保证案件有突破性进展。笔者从攻心,迂回,离间,造势四个方面阐述贿赂犯罪案件中侦查讯问谋略,以期对贿赂犯罪侦查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公安机关侦查部门是与末成年违法犯罪人员打交道的首要关口,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采取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今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上升,特别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批准,我国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及人员如何在今后执法中遵循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有关未成年人案件侦查的规定,不仅会影响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声誉,而且也将对未成年人案件处理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在分析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有关未成年人案件侦查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在未成年人案件侦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供有关部门及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网上生活的日益丰富以及网上、网下互动的逐渐增多,侦查人员通过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分析形成了开源情报.在命案侦办过程中,开源情报有助于拓宽侦查线索,丰富证据来源,提升情报搜集的效率.由于开源情报的挖掘具有灵活性、隐蔽性等特点,且在法律程序上没有额外限制,在互联网背景下,开源情报越来越成为各类侦查手段的有...  相似文献   

13.
指挥员在现场勘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何更好地运动领导艺术,合理组织协调好不同侦查人员的任务并且制定出正确的计划,有时需要的更多是指挥员的个人能力。通过对指挥员如何确定,指挥员的具体职责以及分析指挥员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来浅析指挥员在现场勘查中的任务及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身心尚未成熟,其证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更容易因主观因素和外界干扰而受到影响。为获取完整、准确的未成年人证言,侦查人员必须确保询问过程中回忆与交流这两个环节的顺利进行,这不仅需要严格遵守法定程序,更需要符合未成年人思维和表达特征的侦查询问规则。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接受侦查询问的案件数量不断上升,问题也日益凸显,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侦查询问程序中存在大量不利于获取准确信息的不当做法,亟待改进。从规范询问行为、保护未成年人权利两大目的出发,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现有立法框架下构建科学且易于操作的未成年人标准化询问程序。  相似文献   

15.
胡畔 《法制博览》2015,(5):75-76
当前,未成年人团伙犯罪不断攀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由于未成年人团伙犯罪涉及的犯罪嫌疑人在心理学上的认知、意志、情感、个性等方面,除了具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备一些团伙类犯罪人所特有的特点。深入分析并灵活掌握这些心理特点,采用有效的讯问对策,能帮助侦查人员获得有价值的线索,提高破获案件的成功率。根据所分析的心理特点,本文提出了无中生有、作茧自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啖之以利和挑拨离间的讯问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晓楠 《法制博览》2015,(6):58-59,42
实训课程是侦查措施课程授课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以情境再现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实战体验感,强化学生对于侦查工作的能力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侦查措施实训课程在培养侦查学专业能力的支点作用,通过实训与能力培养之间关系梳理来重新设计更加切合公安实战的实训课程,为学生能更好进入工作状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随着十八大精神的深入贯彻执行,如何更有效打击职务犯罪,是摆在每一位自侦干警面前的现实难题。在挪用公款犯罪中,经常出现犯罪嫌疑人采取"挪后款补前款"的手段挪用单位资金,而看似简单的一个犯罪手段,却给侦查人员固定证据、追究嫌疑人责任带来了挑战。本文将侦查过程中固定挪用公款犯罪中"挪后款补前款"证据的一点思考提出,恳请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渗入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各方面,使用电子设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据统计,2013年一天产生的信息量就可以刻满1.88亿张DVD光盘。网络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与此同时,犯罪活动也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越来越多犯罪活动涉及到电子技术和电子设备。犯罪分子在利用网络和电子设备进行犯罪活动时,必然会在所使用的设备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证据,因此也出现了可用于侦查犯罪案件和证明犯罪活动的新型证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出台,与时俱进的将电子数据列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讨论修改新刑诉时,修改草案说明中有这样的表述:电子数据的确是根据刑事诉讼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实践需要而定的。作为一种新的证据形式,电子数据如何在职务犯罪侦查中如何良好运用依然需要大量的研究,但不可否认电子数据会极大丰富职务侦查手段、拓展侦查人员的侦查思路、加速取证方式和取证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的《刑事诉讼法》已经实施,在这部法律中,明确的规定了反贪污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法律义务。在公诉阶段,犯罪嫌疑人很容易出现当庭翻供的现象,侦查人员有必要出庭作证。因此,在新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之后,反贪污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是必然趋势。本文就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进行思考,希望对反贪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汪富平 《法制博览》2015,(6):201+200
一、相关背景介绍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信息化背景下的犯罪也有了新的变化与特点,侦查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以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侦查假设作为一项传统的侦查手段,在信息化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复杂庞大的信息源,运用侦查假设能够迅速提取有用信息,发现犯罪嫌疑线索,排除核实案件证据,提高侦查破案效率。(一)信息化下的侦查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