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剑 《法制博览》2023,(29):100-102
涉药物相关的案件是临床常见且容易忽视的案件。本文通过分析典型涉药物死亡案例鉴定过程及经验总结,对于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明确涉药物案件法医病理学鉴定要点及临床相关注意事项,宜尽早采集血液标本、固定保存涉案药液并检验、详尽解剖检验,了解并掌握相关医事法律,期望有助于警示与防范涉药医疗损害。  相似文献   

2.
杨琪 《法制博览》2024,(1):106-108
法医DNA检验技术在过去的三十年内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攻破刑事案件和处理司法鉴定案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在应用法医DNA检验技术处理各类案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特殊案例,例如下文介绍的性反转案例。这些特殊案例应该引起从事法医DNA检验技术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鉴定人员需要在日常检案中,对于性反转等特殊案例有所了解,尊重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给予委托人合适的建议,拨开他们侦破案件时的迷雾,为他们在攻破案件的道路中提供明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狭隘片面的观念中,法医病理学就是解剖尸体.但其实法医病理鉴定工作包括很多方面,人体解剖只是其中一项工作内容和技术,法医病理鉴定工作中看切片、写镜下诊断也是法医病理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和技术.一个合格的法医病理法医师一定要有丰富而且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病理学的知识.法医病理专业和法医临床专业相比较,虽然两者专...  相似文献   

4.
李幸  谭利华 《法制博览》2023,(28):97-99
目的:通过对6例肋骨骨折中需区分新鲜陈旧伤的法医临床鉴定的案例分析,阐述SPECT(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骨显像在需区分新鲜陈旧伤的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及其相较于常规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存在的优缺点。方法:挑选本地区社会鉴定机构需区分新鲜陈旧伤的法医临床鉴定的案例,分析应用SPECT骨显像的优势。结果:对于肋骨骨折SPECT骨显像可以辅助判断是否为新鲜骨折。结论:SPECT骨显像可以全程参与需区分新鲜陈旧伤的法医临床鉴定,具有客观性,提升了司法的公正性;但仍存在部分鉴定人或者临床医生对于早期SPECT的重视不够、SPECT过于敏感、有创检查患者接受率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医DNA证据在锁定犯罪嫌疑人、分析犯罪行为等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法医DNA证据的种类与属性,结合现阶段刑事诉讼中法医DNA证据运用实践,对其运用规则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从法医DNA证据的生物检材提取与送检、检验鉴定标准化和法庭审查制度与认证规则方面进行了问题分析,并提出符合我国刑事诉讼实际的完善建议,以期在刑事诉讼法医DNA证据运用规则中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6.
《工会博览》2013,(11):10-10
智勇双全火眼金睛识真相 王北榆是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战线中唯一一名长年奔波一线的女法医.在各类刑事案件的勘查和检验中,她坚持亲历亲为,收集证据宁多勿漏;对各类尸检,她坚持"一是一、二是二、打断骨头对上茬",为相关刑事案件的定性和侦破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在各类伤情鉴定过程中,她坚持客观公正,细致入微,明辨真伪.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脾破裂是指人体脏器的损伤,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外力因素对脾造成的伤害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法医的鉴定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困难。本文将结合实际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对外伤性脾破裂与外力作用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及对脾的损伤程度的评定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声音     
《南风窗》2016,(11)
正1尸体检验正在按程序并考虑雷某家属的意愿委托鉴定单位进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派法医全程进行监督。已经提取的视频材料正在由市检察院技术部门进行检验鉴定。——从5月9日晚间开始,"雷洋涉嫖猝死"事件成了人们持续关注的焦点。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5月13日称,雷洋案已委托尸检,视频材料已提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一例儿童左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并胫神经损伤,进行法医临床伤残等级鉴定的案例,探讨儿童左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并胫神经损伤鉴定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升临床法医师的鉴定技能。  相似文献   

10.
有谁比我惨     
一场森林大火之后,加利福尼亚的消防部门在评估这场火灾给森林带来的危害时,发现火灾现场有一具尸体.这个男子浑身湿漉漉的,身上背着水下呼吸器,脚上套着脚蹼,头上戴着潜水罩.经过尸检,法医证明这位男子并非死于火灾,而是由于巨大的外力致使身体内部遭受致命的伤害. 从死者的牙齿着手,专家们开始调查这名装备齐全的潜水员是怎样葬身火灾现场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下颌骨骨折致张口受限的法医学伤残评定。方法:通过法医鉴定工作过程中所见的1个案例进行分析。结论:法医工作者在法医鉴定过程中,必须结合相关影像学资料及临床检验所见,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作出伤残等级鉴定。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与法医类司法鉴定的相关研究及论文比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法医病理尸体检验鉴定方面,故本研究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后疫情时代,通过对法医司法鉴定(含法医病理、临床、毒物、物证鉴定所涉及的活体检验、尸体检验、生物检材检验)检案实践中面临问题的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对...  相似文献   

13.
许可亮 《法制博览》2023,(31):85-87
随着人们对法医毒物鉴定质量控制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基于ISO/IEC 17025框架的毒物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研究人员尝试基于比较视野理念,提高法医毒物鉴定质量控制水平。通过对实验室的各种因素的比对与分析,而完善实验室毒物检测质量标准以及毒物检测技术工作流程。通过这种方式为提高法医毒物检测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俞萍 《法制博览》2022,(13):110-112
在法医的司法鉴定过程当中,实际上对于法医本身的专业要求极高,并且也需要法医在日常从业过程当中具备更加严谨科学的态度,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直接影响司法判决结果是否满足公平的要求.所以本文针对现阶段基层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重点提出了未来要想切实提升基层法医临床司法鉴定的效果,应该从不断...  相似文献   

15.
法医物证学作为一门将司法鉴定同自然科学相整合的学科,不但涉及要素多、囊括内容广,且兼具繁复性和实用性。近年来,DNA鉴定技术在法医物证检验中的应用愈发普遍,为检验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提高DNA鉴定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已然成为助推法医物证检验工作高质量、高效率推进的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就DNA鉴定技术在法医物证检验中的相关应用要点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彭立 《法制博览》2023,(10):103-10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脊柱损伤法医临床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法医鉴定案件中选取30例脊柱损伤患者,均接受MSCT、MRI检查,参照病理学诊断结果,记录MSCT、MRI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评估不同检查方法对脊柱损伤类别和伤残等级的鉴定效果。结果:MRI联合MSCT对不同类别的脊柱损伤检出率均为100%,较单一检查结果相比均有明显差距(P<0.05);与病理学伤残等级诊断结果相比,出现两例误诊,分别为将2例八级鉴定为九级、将1例九级鉴定为十级,总符合率为90.00%(27/30)。结论:MSCT、MRI联合诊断对脊柱损伤伤残等级鉴定的结果与最终确诊结果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洪锋 《法制博览》2024,(2):96-98
法医毒物学是一门集科技、法律、伦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既是一门新兴学科,又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随着法医毒物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法医毒物学已成为目前法医学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分支学科。然而,在我国司法鉴定科学领域中,法医毒物学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技术手段还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都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并结合当前我国司法鉴定科学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努力把司法鉴定科学领域中法医毒物学建设成为一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8.
季永坤 《法制博览》2015,(2):318-319
商法是我国法学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课程,其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商法理论,提高实践能力。而在我国商法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多采用案例教学。但目前,我国在商法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质量并不高,主要表现为商法案例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案例资源匮乏、教学组织缺乏足够的匹配性等。为此,笔者依据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明确商法案例教学目的、整理案例资源与改进商法教学组织体系等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9.
邹怡 《法制博览》2023,(6):117-119
法医司法鉴定作为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法律价值。分别从国内角度与国外角度,详细分析了关于法医司法鉴定的研究现状。并以研究为依据,提出鉴定程序不合理、鉴定人出庭制度存在缺陷以及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针对上述常见问题,解决策略分别为:规范鉴定启动程序与质证制度、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和细化鉴定人出庭参与规定,以实现从根本上完善法医司法鉴定相关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法医临床鉴定方式,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判定结论。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T司法鉴定中心收治的121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其脾破裂原因与临床表现,并完善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最后开展法医鉴定。结果:脾损伤等级:76例为重伤二级,25例为轻伤一级,20例为轻伤二级;脾裂伤等级:53例为Ⅰ级裂伤,31例为Ⅱ级裂伤,22例为Ⅲ级裂伤,15例为Ⅳ级裂伤;经临床治疗后,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65%;伤残等级:76例为八级伤残,11例为九级伤残,17例为十级伤残,15例不构成伤残。结论:运用法医临床鉴定能较为准确诊断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伤残等级,并为司法机关提供合理鉴定结论,有助于案件处理与赔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