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会博览》2008,(9):70-70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将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劳动保障领域继《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有关专家指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公正及时地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方面凸显四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国家先后制定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司法解释,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周静 《工会博览》2008,(14):6-8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继《劳动合同法》之后,又一部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法律。 恰逢《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两个月之时,7月1日前后,记者对该法实施效果展开了调查,请读者和我们一起看看新法给劳动关系各方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智勇 《工会博览》2013,(15):20-20
案情回放 白某大学毕业后,经过应聘与甲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为2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中约定了试用期为5个月,试用期工资为2500元,转正工资为3500元.白某在签订合同前提出试用期时间过长,公司摆出一副不签拉倒的态度,白某无奈之下只得签下.入职4个月后,白某听朋友说起《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是有规定的,自己的试用期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便找到律师进行咨询.随后,她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相似文献   

5.
<正>7月19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17年本市十大典型劳动争议仲裁案例。本次发布的案例是从2016年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系统处理的8.1万件案件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涉及社会保险缴纳、年休假、竞业限制、服务期、试用期、"三期"女职工、劳动合同的履行等较为常见的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6.
王敏 《工会博览》2005,(15):38-39
劳动争议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重要内容,解决争议的重要方式。其任务是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劳动争议查明事实、分清责任,促使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矛盾。劳动争议调解具有及时、便捷、经济、安全等特点,在协调劳动  相似文献   

7.
正5年来市总工会法律服务全体系内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1.6万件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8万余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6.5亿元。5年来,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工会组织的法律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难度更大的要求,适应这种变化,调整、改革、创新,成为北京市总工会法律服务工作的总方针,依此展开的以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为抓手和龙头,全面推进立法参与、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劳动法律监督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构建  相似文献   

8.
网购合同因具有电子商务合同的特点,因此在对于网购合同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判定时需要同时考虑到《民法典》与《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网购合同成立时间的司法认定是网络合同纠纷责任判定的起点,争议的核心与网购购物链接的法律属性也息息相关。本文从《民法典》对《电子商务法》中关于网购合同成立时间规定的继承与变革入手,研究了网购合同成立时间的司法认定争议与网络购物链接的法律属性争议,并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建议上述争议应以《民法典》当前的规定为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职工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越来越被广大职工和用人单位接受。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每年持续大幅度上升,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已经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近日,为贯彻落实市总工会"1+6"文件精神,加强工会法律服务工作,建工集团成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建工集团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是在原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  相似文献   

11.
公交战线     
公交集团公司工会举办劳动合同法暨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近日,公交集团工会举办了劳动合同法暨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此次培训以《劳动合同法》热点、难点解析,企业劳动合同规范管理以及工会法律  相似文献   

12.
薄建华 《工会博览》2005,(19):66-66
本刊讯 近日,由东城区劳动争议指导委员会主办,和平里街道工会协办的“东城区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法律监督员和工会兼职仲裁员学法、用法知识竞赛”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3.
《工会博览》2005,(24):62-62
近日。为了进一步规范劳动争议调解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海淀区总工会制定下发了《海淀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规则》、《海淀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规则》,以规则的形式将组织形式、工作程序、工作制度等内容条文化、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执行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一、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建设意义重大 在《关于全面推进我市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建设的意见》中,对劳动争议调解的定义为: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以教育、疏导、协商、和解等方法,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深入宣传贯彻《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把调解作为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摆在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全面推进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5.
赵瑞华 《法制博览》2023,(28):157-159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用工形式发生转变,传统用工遵循工业时代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用工协议的形式和规则,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共享的时代,用工形式出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态。然而针对网络用工新形态现有法律规定还不够明确,是否能够认定为劳动关系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用工形态的简要分析,为法律完善和保护劳动者权益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网络平台与用工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6.
王英红 《工会博览》2008,(13):49-49
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的调解水平,日前,东城区总工会根据《2008年东城区劳动争议调解指导委员会工作计划》和《2008年“工会及劳动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安排》,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举办了“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在民事诉讼中,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占了大幅比例,因劳动仲裁为劳动争议纠纷案件诉讼处理的前置程序,故劳动争议仲裁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若在提起仲裁时,申请漏项了,势必会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显得更加被动。漏项的有效处理,是对劳动者的保护,更是对劳动法律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杜晨曦 《法制博览》2023,(6):124-126
本文概述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概念及法律特征,分析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现存问题,从明确时效起算点、延长时效期间长度、扩大时效适用覆盖面、顺畅衔接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也导致我国劳动争议事件的数量较多,特别是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以及整个社会法律体制趋于完善,劳动纠纷事件的处理已经越来越被重视。我国劳动争议问题也日益突出,寻求有效的体系或者制度来更好地处理劳动纠纷,成为目前我国处理劳动争议问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永复 《工会博览》2005,(8):68-68
近日,东城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召开2005年工作例会,经过会议认真讨论,明确了今年劳动争议调解工作重点:一是继续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并将培训扩大到社区,力争达到三个100%,即组织“三员”(劳动争议调解员、劳动法律监督员、劳动兼职仲裁员)旁听劳动仲裁案件审理,听审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