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算法和算力的突破式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几乎渗入到各个领域内,司法领域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法学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规划,为我国法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人工智能算法决策在司法裁判的应用过程中带来了挑战。文章在对算法决策在司法领域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算法决策在司法领域更好地融合。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将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司法裁判领域,法官的思维是事实认定、寻找规范、价值判断三层次过程,这与人工智能的算法推导过程既有相似又有差异。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有助于司法裁判的高效、统一,这能极大地缓解我国当前法官人少案多又要求司法裁量准确、合乎法理人情的矛盾,同时也能防止部分法官滥用司法裁量权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19,(23):83-84
人工智能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许多行业的问题,也以其优势价值使得司法裁判当中的公平,正义和效率能够得以保障。目前,我们需要探讨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当中的具体应用。本文着重提出了人工智能和司法裁判的概念,随后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当中的具体应用,认为可以在保证公平正义,提高司法效率,进行法律解释,精确文书记录以及收集民情民意四大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程永红 《法制博览》2023,(20):15-17
消费者个人信息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而经营者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非法获取、销售、过度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导致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为了更好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应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不断完善立法,加强行业自律,增强消费者个人意识,从而有效保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在智力辅助、信息处理、替代决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人工智能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成为推动国家司法能力建设的有效手段。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给国家司法能力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对传统模式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人工智能给国家司法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分析,提出国家应对人工智能的策略,以顺利实现国家法治建设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跃迁。  相似文献   

6.
孟媛 《法制博览》2022,(8):36-38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切实贯彻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我们在采用人工智能这一新技术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法律问题,这其中关于人工智能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问号。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人工智能(AI)能否成为著作权法上的主体?人工智能的生成物是否具有独创性?人工智能生成物版权应该归属于谁?本文通过分析一些法学家的观点和笔者自己的主张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刘杰 《法制博览》2023,(5):22-24
人工智能的出现给公众生活带来了很多智慧的力量,也挑战了现有的法律规范和法治。特别是在《劳动法》领域,当人工智能成为社会转型的强大原动力时,劳动形态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给《劳动法》的应用带来理论和实践上两难的境地,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是否应该被授予《劳动法》主体的资格,新型劳动形式很难应用传统的劳动基准制度、就业替代和行业置换,影响了传统的就业结构。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了更好地发挥《劳动法》调节的作用,维持劳动秩序有序运行,规范从属劳动关系理论,适当变更劳动基准制度,完善相应的促进就业政策和职业安全管理系统,必须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劳动法》实施困难。  相似文献   

8.
李乔 《法制博览》2015,(1):82+81
司法民主化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构成和实现国家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深化司法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加强了对司法的民主化建设。但由于对司法民主化的误解,出现了长期将司法民主化与司法大众化等同的理论误区,并将司法民主化与司法职业化对立起来,引发了法学界和司法界对于司法民主化与司法职业化的激烈争论,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将会对中国的司法改革产生严重误导,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与司法民主化有关的理论与争议问题厘清,进一步深入理解我国在司法民主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刘蜜 《法制博览》2023,(23):13-15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焦点,意在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国家竞争力,并维护国家安全。当前全球安全形势和局面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侦查手段和措施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公安机关应当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自身的侦查工作水平和质量,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以人工智能为出发点,分析该技术在公安侦查中的应用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立博 《法制博览》2022,(24):61-63
随着现代科技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逐渐为机械赋予了一定的“类人智慧”,在促进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风险和法律问题。通过对当前刑法能否规制人工智能犯罪的研究,本文将涉人工智能犯罪划分为足以规制、规制不足以及无法规制三种类型,并分别针对不同的犯罪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刑法应对策略,包括通过司法解释补齐规制漏洞、完善部分犯罪的构成要件、增设相应的新罪名等,以期为构建并完善涉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规制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app大量普及。智能程序生成表情包,成为当前表情包的主要来源。此种方式,给予表情包著作权保护带来了两大困境,即确权领域的独创性认定困境以及程序使用者和程序所有者之间的著作权争议困境,侵权领域的表情包编辑带来的再创作侵权困境。基于这两类困境,应从确权层面的规范和维权路径上的创新两层面构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网络的大数据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更加广泛。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伴随着许多刑事风险,例如人工智能领域涉及交通肇事,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犯罪等等。本文将就人工智能带来的刑事风险,分析其相应的刑法适用,从而降低有关人工智能的刑事风险。  相似文献   

13.
加强数字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是人工智能时代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提高数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效果,提出了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优化路径。针对数字知识产权的保护现状,分析数字知识产权在法律保护中存在法律保护力度不够、司法程序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和侵权行为规制不够严格等问题。通过加大数字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力度、完善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程序、健全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加强对侵权行为的规制,实现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数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优化,达到维护数字知识产权利益的目的,能够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文韬 《法制博览》2024,(12):21-23
人工智能已经悄悄进入人们的视野,慢慢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但由于立法上的空白,产生了许多问题并正在等待解决。本文旨在讨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作品认定与著作权归属模糊两个问题,在通过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上面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并表明笔者观点,试图探究明晰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武晓潇 《法制博览》2022,(5):160-162
人工智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变得炙手可热。国内在顶层设计上给予了人工智能极大的支持,实践领域也积极将人工智能纳入法律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尽管如此,在承认人工智能法律应用上仍然存在重重障碍。在法的制定和实施上,立法者还不具备数据思维,自动化执法可能导致程序正义受损,而且由于智能裁判的特点,法官的接受意愿并不高。此外,人工智能隐含的算法歧视、对隐私权和自主性的侵犯等,都将普通公民置于更加弱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正当防卫制度作为当前我国比较重要的刑法规定,在现实应用中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司法认定面临着困境,难以发挥出正当防卫制度的应有价值,注重切实提升正当防卫司法认定水平至关重要.本文以正当防卫司法认定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介绍了正当防卫司法认定现状,然后具体分析了主要困境和影响因素,又具体探讨了如何优化正当防卫司法...  相似文献   

17.
法治承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累累硕果,担负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功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习近平法治思想,[1]翻开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确保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2].基层司法行政部门作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先锋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践行者和...  相似文献   

18.
《法制博览》2017,(21):128-129
<正>一、司法查询的重要意义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及其线索时,到银行进行司法查询,查询涉案人员、涉案单位名下账户交易明细是一个重要的获取线索和证据的途径,这也是侦查模式从由供到证转向由证到供的必然要求,银行协助检察机关进行司法查询则是银行的一项法定义务。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现有模式下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9.
夏梦琰 《法制博览》2022,(15):147-149
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是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司法行政人员作为检察业务开展的保障者、服务者、管理者,承担着重要的检察机关行政管理职责,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司法行政人员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健全能力培养机制、拓展职业发展通道、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恢复性司法是当前少年司法理论的一个热点讨论话题,也是少年司法实践探索中的新举措,由于理论尚不完全成熟,很多问题没能形成定论,而且相对缺乏现行法律的依据,因此,司法实践中的探索大多还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能形成突破,制约了该举措在实践中的引入。本文试图从恢复性司法的基本内核入手,分析恢复性司法的最本质的内涵,找出实现其本土化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深入分析司法实践探索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正确的实现路径选择。本文认为将恢复性司法引入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必须严守法律底线,需要树立新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理念,需要形成司法一条龙的配合机制,将审前社会调查纳入恢复性司法程序之中,需要着力构建当事人之间进行对话的机制,需要适度推行行刑社会化,需要加强与理论界的合作,需要争取立法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探索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