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娟 《法制博览》2023,(25):35-37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使合同僵局的问题再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合同僵局既会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产生影响,也会损害社会整体的利益,合同违约方解除权是解决合同僵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已有的合同违约方解除权规定过于简单、模糊,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明确,从而更好地化解合同僵局问题。  相似文献   

2.
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一直是我国学者争论的焦点,我国法律体系内,违约责任承担的具体方式为实际履行.虽然违约方不能逼迫对方主动解除合同,却无法行使法定的解除权,导致双方进入交易僵局,同时也对社会经济效率产生严重影响.从我国通过典型案例允许违约方在条件适用的情况下解除合同至今,司法实践也在逐渐优化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这一理念,并不断...  相似文献   

3.
毛羽敏 《法制博览》2023,(7):136-138
《民法典》的合同解除制度在对我国原有的以原《合同法》为核心的合同解除制度的延续与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诸多改变与创新,例如,提出了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明确了合同解除权的一般行使期限等。但我国当前的合同解除制度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进一步完善。本文从《民法典》中合同解除制度的概述入手,总结了当前的合同解除种类、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期限与合同解除的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唐菲菲 《法制博览》2023,(12):91-93
合同违约方是否享有解除权在学术上与实践中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条第二款的颁布有效填补了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立法空白,对合同解除权法律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正当性证成入手,分析了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法律界限,进一步针对违约方合同解除权实现路径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完善办法,旨在在平衡双方利益与控制社会成本的基础上,打破合同僵局,实现合同效率。  相似文献   

5.
赵勤砚 《法制博览》2023,(11):132-134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了合同解除权问题,在合同陷入僵局时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能够让违约方在合同中“脱身”,提高民事交易的效率。传统理论认为违约方不具有合同解除权,但司法实践中出现大量的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案例,在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问题研究上,需要从立法上赋予违约方在符合特定条件下的合同解除权,完善《民法典》关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规定存在的理论逻辑问题,使得违约方合同解除权更适合司法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树腾 《法制博览》2022,(11):88-91
在继续性合同中,因合同陷于难以继续履行或事实上不能继续履行而出现合同僵局.打破此状态,方法有二:一是守约方解除合同;二是违约方行使司法解除的诉权.然而决定合同何时解除主要掌握在守约方手中,这可能会导致客观上的不公平.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以期探讨正确适用减损规则,有效发挥法律的指引作用,反向敦促守约一方有效快速行使解除权...  相似文献   

7.
孟斌  毛艳艳 《法制博览》2022,(15):74-76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确立了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的权利,但在该项权利的性质及司法适用路径上存在一定困境及争议."不完全的合同解除权"说可解决前人理论未能解决的困境,更符合司法实践需求.以此为基础,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的司法适用应采纳不完全的合同解除权理论,注意合同解除权的限制条件,逐步淡化《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8.
蒋曙光 《法制博览》2023,(27):69-71
合同解除是合同履行阶段比较常见的情况之一,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是合同双方依法享有的法定权利。但如果合同解除制度不能得到正确使用,就有可能对合同中某一方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因此,为了确保合同解除的合理性,并且确保在合同解除后能够将后续事宜安排妥恰,就应当对合同解除效力规则进行细化和明确处理。《民法典》合同编对于合同解除效力规则进行了详细解读,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但《民法典》合同编中的合同解除效力规则整体较为复杂,因此,为了确保可以在具体实施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本文对《民法典》合同编的合同解除效力规则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对业内人士起到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亮 《法制博览》2022,(5):163-165
在处理承租人租赁期限届满前无正当理由要求解除合同的案件中,是否赋予违约的承租人合同解除权这一问题上,不能通过一个简单的正、误判断予以解决,应结合市场实际,从全局性上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更为均衡的结论。笔者为分析这一问题做了三种制度设计上的假设。第一,在出租人无其他违约事由的情况下,不赋予承租人合同解除权,租赁合同必须严格执行至期限届满为止,这将导致无端增加了很多空置的房屋,并且使得低风险偏好的潜在承租人不再进入租赁市场。第二,赋予承租人任意解除权,且承租人不用支付违约金。这一制度安排,限制了出租人的权利即合同的稳定性,加之法律对承租人提前退出的倡导、支持,不可避免增加了出租人谈判难度,也将吓阻、劝退潜在的出租人。第三,赋予承租人任意解除权,但承租人需要支付一定违约金。这种制度安排仍然无法避免租赁房屋的制度性的缩短租期,但是对出租人的补偿更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发挥。总而言之,在租赁合同的制度设计中应更加着眼于市场机制的发挥,并且保障市场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牛晓萌 《法制博览》2024,(4):129-131
关于违约方是否具有解除合同的权利,人们具有不同的看法。现阶段我国立法对这一问题主要持积极态度。这一立法的变化是我国法治进程的进步,但是,我国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制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根据文献分析的方法,能够发现其中待完善之处并找出应对之策,促进我国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制度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烨 《法制博览》2022,(2):45-47
《民法典·合同编》在吸纳原《合同法》的基础上呈现开放式创新,通过适用范围、通则功能、典型合同多角度、多方面之扩张彰显其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赵三保 《法制博览》2022,(11):55-57
合同是市场活动的重要凭证.《民法典》中的合同编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合同订立是民法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推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法典》合同编中的合同订立重要发展和创新,深刻认清《民法典》合同编回应我国经济和社会中的迫切需求,其实施必将对我国...  相似文献   

13.
王荟杰 《法制博览》2022,(27):114-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在法定解除、约定解除、协议解除之外,新增“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终止合同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违约方合同解除规则”,意在打破合同僵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引领“违约方合同解除规则”的构建、探索符合价值观内容的审理路径,有利于实现审判结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本文在对“合同僵局”进行概念解析基础上以司法统计数据为切入点,探究司法实践对于违约方解除合同之诉请的处理态度、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现行法律规定,总结提炼立法无法回应司法实践之困境所在。最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探讨“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案件的审理路径,力图以“宽进严出”的方式实现对“合同僵局”的逐层筛选、精准打破。  相似文献   

14.
朱嘉琦 《法制博览》2022,(11):82-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在合同编的第十八章中具体规定了有关建设工程合同的有关法律规定,体例上沿袭了原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原《合同法》)第十六章中有关建设工程合同的相关规定,但在内容上《民法典》新增了两个重要条文,分别为第七百九十三条和第八百零六条.其中第七百九十三条规定了建设工程施...  相似文献   

15.
网购合同因具有电子商务合同的特点,因此在对于网购合同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判定时需要同时考虑到《民法典》与《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网购合同成立时间的司法认定是网络合同纠纷责任判定的起点,争议的核心与网购购物链接的法律属性也息息相关。本文从《民法典》对《电子商务法》中关于网购合同成立时间规定的继承与变革入手,研究了网购合同成立时间的司法认定争议与网络购物链接的法律属性争议,并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建议上述争议应以《民法典》当前的规定为准。  相似文献   

16.
刘超 《法制博览》2022,(27):102-104
《民法典》视域下对预约合同违约责任的研究已成为新时代重点研究内容之一。对于预约合同,其自身应当属于一种独立合同,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尽管现阶段对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形式并未有严格的标准进行规范,但是对预约合同的内容却有一定要求。针对违反预约合同的现象,应当追究其违约责任。由于预约合同存在一定差别,所以具体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违约责任进行确定,按照相应的损失明确赔偿范围。本文就《民法典》视域下预约合同违约责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探讨了预约合同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以及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性质等相关要素,以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实际施工人制度是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这一制度设计即便历经几次修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困扰司法实践的问题,导致长期以来被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所诟病。《民法典》背景下,如何确保既保护实际施工人的合法权益,又防止实际施工人滥用诉权损害其他工程参与方的合法权益,做到权衡制度利弊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吉熙 《法制博览》2022,(26):72-74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在破产清算程序中,若存在债务人及其合同相对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管理人有权决定是否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解除合同。管理人解除权是独立于《民法典》中约定或法定解除权之外的特殊解除权。管理人的“一票解除权”,无疑有利破产程序的推进,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合同的解除将给相对人带来显失公平的后果,而《企业破产法》对此尚无有效的化解手段,笔者希望借助此文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合同法》第96条并非赋予了被解约人对抗合同解除的实体权利,旨在提醒被解约人可以提起确认合同解除效力之诉讼制约合同解除权的行使,这种对被解约人单方的提醒,并不能抹杀解约人提起相同确认之诉的权利。同时,对合同解除权进行实质性审查是解决合同解除异议纠纷的前提,而实质性审查致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解释(二)》(下称《合同法》解释(二))第24条被架空和虚置,不再具有适用的必须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合同法》是一部综合性较强的法律,它汲取和总结概括了各个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合同法》也需要适合中国改革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而民法典的制定则为合同法的相关制定,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和历史条件。因此,《合同法》在这种环境,急需更新相关规则和相关条律,以符合历史潮流和时代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合同编解除制度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完善合同编解除制度的建议。整合完善,从而为制定一部科学的民法典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