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校园的平安、稳定是高校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需要,更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高校多措并举推进平安高校建设,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安全感与幸福感有了很大提升。在平安高校建设过程中,大量创新校园安全管理途径与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到电信网络安全教育,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风险得到了有效防控。另外,校园治安状况良好,人均刑事案件发案率低亦是平安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申淑平 《法制博览》2023,(8):124-126
近年来,网络诈骗在高校校园中屡屡发生,校园网络诈骗已经不单是校园安全问题,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校园网络诈骗的成因较为复杂,除了网络安全教育缺失以外,隐私严重泄露、网络监管不力、防诈力量薄弱、安全技术落后等均导致高校校园网络诈骗难以根除。鉴于此,本文重点从安全教育机制、隐私保密机制、网络监管机制、协同反诈机制、技术防护机制五大方面出发,探讨了高校校园网络诈骗防范机制的建设思路,以期为校园网络诈骗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曹颂雄 《工会博览》2010,(7):242-242
平安校园建设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落实科学安全观、构建和谐社会、改善高校安全工作面临的现状,都迫切需要建设平安校园。在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中,需加强组织领导。着眼综合治理,提高师生防范意识及安全保卫专职队伍自身的素质,依靠广大师生,发动一切可以参与的力量,共同创建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4.
警务微博在治安管理工作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治安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公安机关的公信力,还能增强公安舆论引导能力,加强公众需求回应能力。但目前警务微博在治安管理中应用存在不足,需要采取完善措施:创新便民服务工作,及时发布治安警情,创新治安防范调查,并开辟寻找案件线索。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虽然经过多年的竞合,但是因为存在一些不同的法律规定而没有较为成熟完善的竞合规则体系,长年以来造成了许多法律法规的混乱使用。刑法作为法律的保障应该优先于治安管理法,但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刑法往往不能凌驾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之上,所以本文以此进行分析研究为求得出正确区分出二者之间竞合的边界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突破与需要,互联网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力量之一。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相应的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网络犯罪,逐渐成为新型的犯罪方式之一,互联网社会下的治安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的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文章将重点探讨分析互联网社会的治安管理问题,并就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军利  谭晓鹏 《法制博览》2023,(13):136-13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中的“非接触式”犯罪案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以电信网络为载体的诈骗犯罪层出不穷。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多样,组织分工明确,诈骗目标的选择随机性较大,易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防范网络诈骗是化解高校学生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校园是网络诈骗高发区,校园电信诈骗主要有校园贷、套路贷、创业贷、刷单返利类诈骗、冒充客服等类型。通过分析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和特点,探究高校学生容易受到电信诈骗的原因,并提出以预防为主、强化反诈宣传以及筑牢全民反诈防线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元临 《法制博览》2022,(7):136-138
近几年来,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信息查询、沟通交流、购物等的主要平台,在网络给大学生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犯罪分子利用大学生群体防骗意识薄弱、认知度不高等特点,开展一系列诈骗活动,导致高校电信网络诈骗事件的不断发生。本文从高校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出发,分析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风险的成因,研究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9.
担保人与保证金制度是针对行政拘留所设立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其主要是为了对治安管理处罚的当事人提供救济,我国的担保人与保证金制度虽然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与更新,但目前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此,本文对治安管理处罚中担保人与保证金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一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楚涛 《法制博览》2022,(5):139-141
高校校园是衔接学生和社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不法网络分子进行网络诈骗有了可乘之机。大学生作为接受高校高等教育的群体,由于社会经验较为匮乏,因而很容易成为各种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的对象。同时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因而导致各种网络诈骗、传销更加肆无忌惮地逐渐蔓延。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接收到一些"垃圾短信"、诈骗短信或者陌生骚扰电话,严重影响和妨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本文将着重对高校校园网络诈骗风险展开全方位的分析探讨,提出几点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校对学生的安全保障义务具有其特殊性,不仅限于作为义务,还包括不作为义务,不仅限于对物质性人格权的保障,还包括对精神性人格权和财产权的保障。对高校安全保障义务范围的界定应当同时兼顾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和高校教育管理职能的正常履行。一方面,该义务的范围受到注意义务、空间界限,以及过失相抵原则等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该义务的范围应当覆盖高校管理的各个领域,包括对校内建筑物、构筑物及所提供食品的安全性的保证,对高校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尽职尽责的保证,以及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学生隐私权保护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等。  相似文献   

12.
黄承坤 《法制博览》2021,(4):159-160
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网络的出现使现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网络信息安全等问题也会频繁发生,特别是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群体,时常遭受校园网络诈骗.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面对校园网络诈骗罪频繁的发生,需要我国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网络诈骗罪的规定.基于此,本文以校园网络诈骗罪为切入...  相似文献   

13.
法律是捍卫公平、公正的战士,是创造和谐社会的使者,是打击罪恶的勇士。面对高校安全事件频发的趋势,发展法治校园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从法治思维的角度,对加强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先论述我国校园安全事件多发的原因,并探讨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措施,认为高校要大力开展普法工作,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同时要加强巡逻防控、查纠力度,排查安全隐患、危险源,通过法律的途径强化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为学生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它为人们创造出一个便捷、高效的虚拟世界。与此同时,因网络而引起的诈骗层出不穷。尤其在高校中,网络诈骗已成为侵犯大学生财产安全的一大毒瘤,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时代信息易泄露、大学生涉世未深判断力不足、网络诈骗行为的密集覆盖与网络诈骗手法多样等。而当前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网络诈骗做出专门规定,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主要场所的高校,应联合多方力量将网络诈骗的苗头予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孟凡迪 《法制博览》2023,(23):154-156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件频频发生,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小利、单纯的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网络诈骗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其背后所引发的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的类型和情况,结合网络诈骗的特点,尝试摸索出预防网络诈骗的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大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的黄金时期,但是当前高校法治教育陷入学科定位不明晰、教育内容不科学、教育模式滞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够、教育资源缺乏协同性等困境。基于高校电信诈骗案件的实证分析,从重新定位高校法治教育主体、调整高校法治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法治教育方法、改革高校法治教育评价方式、优化整合校内外法治教育资源五个方面对破解高校法治教育困境、重构高校法治教育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信网络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近年来此类案件持续高发,作为互联网主要用户群体的高校大学生,正逐步成为这一新型犯罪主要侵害的群体之一。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态势,切实保护学生的财产安全,通过对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协同治理对策,从而筑牢高校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对全面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高校校园内的发生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接触性新型犯罪也随之不断增多,并出现类型多、手法隐蔽、现代化、金额大、危害大等特点,而高校大学生已成为不法分子主要的攻击对象之一。文章通过介绍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及特点,分析高校频发电信诈骗的原因,提出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对策,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校园性侵问题存在报案少、取证难、司法救济困难等问题。美国高校校园裁判机制在校园性侵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设置专岗专员、规范校园裁判程序、制定申诉与处罚办法、实施犯罪年度统计等措施,校园裁判往往成为美国校园性侵案件的一审程序。校园裁判的设立依据、运行机制、问题与成果等对我国高校法治建设和同类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诈骗受害人钱财的目的.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蛊惑与威胁,缺乏对校园电信诈骗的深刻认知,导致了近年来校园电信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