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方惠 《法制博览》2023,(25):66-68
随着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迎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流通速度在逐渐地加快,并且信息传播渠道持续增多,在此背景下隐私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我国《刑法》中对隐私权保护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因此需要以实际情况为主,明确大数据时代隐私权刑法保护的路径,按照实际情况逐步地更新现有的监管模式,有效地维护公民的隐私权,促进社会的和谐以及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个人享有独处和隐私的权利,作为人的基本需求,其实现和保护必须在社会经济结构的范围内进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平台的普及与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可能性。但也为个人隐私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往,隐私权保护主要针对物理空间和私人领域的保护,在数字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私人领域和物理空间的边界,个人的隐私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庭、工作场所,而是扩展到了数字平台中的线上世界,使传统的保护方式难以适应数字平台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数字平台中隐私权保护问题,分析现有法律理论和规则的适用性,并提出对数字平台隐私权保护的新模式和新规则,以促进数字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隐私权益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3.
数字环境有别于传统生活场景,其发生及兴起使未成年人面临着"数字身份"泄露、"数字痕迹"持久性等威胁,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年龄增长及主体独立意识的觉醒,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获得行为能力的过程,于是在个人信息领域产生了"赋权与保护"的两难选择。而我国现有关于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较为零散,存在未成年人信息自决年龄界限标准不合理、监护人同意机制不明晰、信息处理者的义务边界模糊等问题。结合美国、欧盟等在该领域的最新立法及我国信息保护实践,可通过分层的年龄界限标准、可验证的监护人同意机制、明确网络经营者的义务边界及法律责任等路径,建立健全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隐私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受法律保护的程度,直接显出一国的文明程度和法治化水平。我国立法虽然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公民的权利保护,但对公民隐私权的认识和保护水平都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肆意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政府监管部门疏于监管、缺乏完整的法律保护体系等。因此,加强隐私权立法,实施有效的监管机制,提升网络监管技术水平等是当前极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迅速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1世纪以来,我们已步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由于互联网安全设备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相关问题层出不穷。此外,犯罪分子极易利用未成年群体的特殊性侵犯其隐私,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赵璐 《法制博览》2023,(15):17-20
随着“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加剧了隐私权本身的模糊性;公众长期以来对于隐私权的忽视,立法和监管的不完备,维权成本高等加剧了当代隐私权危机。本文尝试从隐私权确权、提升公众的隐私权保护意识及扭转司法偏向、完善隐私保护的行业标准和市场机制,以及加强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出发,进行隐私权保护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7.
杨佳 《法制博览》2015,(1):57-58,40
隐私权在全球范围类来说都是一种新兴权利,我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关注隐私权。我国2010年的《侵权责任法》第2条可以看作是我国首次在立法上确定隐私权是我国民事权利的一种,表明隐私权的重要性从立法层面被得以肯定,但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对隐私权的保护还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文章希望通过对隐私权民事法律保护制度进行探讨,为我国隐私权在民法上的保护尽绵薄之力。在对隐私和隐私权作出基本概念认识后,仔细分析了隐私权的内容和特征,明确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就我国当前民事法律制度对隐私权的规定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我国对于隐私权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存在空白阶段、名誉权保护阶段和隐私权保护阶段三个阶段,分析总结各个阶段我国隐私权的保护现状。最后文章从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民事法律制度对隐私权的保护建议。第一,在民法典的人格权内容部分明确隐私权的构成及内容;第二,从公众人物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两个重点方面进行专项立法,给予当事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王青楠 《法制博览》2015,(4):89-90,8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全世界的人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信息时代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同时信息时代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扰,其隐私权不断被侵害,因此,本文将分析信息时代隐私权民法保护,并介绍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将提出信息时代完善隐私权民法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要规范对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侵犯网络隐私权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借鉴先进法域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相关立法建议,构建一套完整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法规政策,实现对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席颖 《法制博览》2023,(16):56-58
在行政法领域强化公共空间隐私权保护工作,对于推进我国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立法部门有必要针对当前行政法中的真空地带,以最大化保护公共空间隐私权这一合法权利为出发点,对行政法保护策略进行完善。本文在对公共空间隐私权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公共空间数据使用原则与行政保护体系的完善两个层面,探讨了行政法对公共空间隐私权的保护策略,以期能够强化公共空间隐私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日新月异的科技渗透到个人领域中,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个人隐私的安全隐患问题。网络时代下,我们更应利用科技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对个人隐私权的网络保护,构筑并健全我国的隐私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阶段,互联网行业也成为我国各大行业的主要依托,网络的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互联网应用的过程中,人们的隐私信息也在不断的透明化,而隐私权作为我国公民的一项重要权益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在人们的网络隐私受到威胁的同时,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我国隐私权民法保护现状的基础之上,指出了当前民法保护存在的不足,并结合国外的经验,对如何完善我国隐私权民法保护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隐私权保护有利于保护私人生活不受干扰,划清私人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界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更好的尊重个人人格和尊严。隐私权作为自然人的重要权利,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暂无系统规定,在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加强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和探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朱宏 《法制博览》2023,(11):54-56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信息及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传播环境下,公私领域充满变化性和流动性。曼纽尔·卡斯特提出,传播权便是网络中的权力,[1]而此权力的控制者则是媒体公司,在人工智能发展背景下,虽然网络传播速度日渐加快,但是对于人们隐私权的保护则极容易造成损害,如何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更好实现隐私权的保护,则应当成为法律领域所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就人工智能传播隐私权争议焦点进行阐述,讨论智能传播冲击隐私权保护原则,并探索人工智能传播环境下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措施,希望可以为人工智能传播环境下隐私权的更好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法制观念的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论文对隐私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隐私权的两种保护形式,并对我国的隐私权民法保护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健全隐私权民法保护的立法制度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了隐私权的含义,从宪法角度加强对隐私权保护的意义,以及我国隐私权宪法保护的现状,并从明确隐私权的宪法地位,严格限制公权力的公域范围,加强隐私权的宪法救济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隐私权宪法保护的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一个新兴平台,隐私权在网络这一新兴环境中,正受到巨大威胁,也使隐私权保护这一问题再次摆到人们面前。我国对于传统隐私权的理论研究虽多,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隐私权保护不够重视,使得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而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侵权又以许多更新的侵权形式表现出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保护现状和国外的保护模式,进而提出我国在网络环境下对隐私权的可取的法律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公共场所中,人们日益注重对自己隐私权的保护,在现行体制下,出现了围绕隐私权是否得到保护的激烈争论。笔者从现实出发,结合具体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法制博览》2019,(26):221-222
对公民隐私权进行保护极为重要,特别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实施并完善隐私权的刑法保护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明确了隐私与隐私权相关概念,分析了我国隐私权刑法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落实网络隐私权刑法保护、设定隐私权犯罪体系、调整隐私权犯罪体系中的罪名等一系列隐私权刑法保护的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