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抵押物转让规则在我国立法中历经了坎坷变化,《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条再次允许抵押物自由转让,重申了抵押的本质、回归了物的绝对性与对世性并使得物尽其用、要素得以充分流动及激发了市场经济的活力。但法的生命力在于施行,尽管《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四十三条对此作出了进一步阐释,但第四百零六条在适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如是否适用于动产抵押、抵押人身份能否继受、如何理解“当事人另有约定,按照其约定”及在何种情形下可主张转让所得价款提前清偿或提存等不明之处,在司法实践中易引发争议。笔者撰文对抵押物转让规则不明之处做出自己的解释并提出些许实务建议,以期抵押交易当事人可以降低交易风险,维护自身权益,及司法实践中可以有些许参考,更期市场抵押担保交易顺利进行及市场活力可以充分激发。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担保制度体系的成立,到《民法典》为止的四次修订,我国担保制度不断地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适当地修订.本文通过对比修订之处并分析修订的原因,从而将我国民法典担保制度再体系化呈现一个完整的脉络梳理,并着重说明和解读了民法典担保制度体系的主要修订.  相似文献   

3.
沈勇明 《法制博览》2022,(5):133-135
我国的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存在着关联交易、财务造假、信披违规、行业垄断甚至违法犯罪等现实问题。然而,关于企业集团,我国目前仅有零星、分散的规定,还没有体系化的法律规范。对此,作者通过梳理、分析,在《民法典》框架内,借鉴德国康采恩法,厘清概念,从组织法和行为法的角度,尝试重新构建我国企业集团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赵慧 《法制博览》2023,(26):72-74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及《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正式实施,《民法典》担保制度既有对原担保制度的修订与完善,也有对司法实践中争议问题的回应,对商业银行存量及新增担保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笔者作为多家商业银行的常年法律顾问,选取了《民法典》担保制度对商业银行担保业务的几点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希望为商业银行担保业务的合法开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5.
洪惜夏 《法制博览》2022,(21):111-113
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制度内容,一直是原《婚姻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于婚姻家庭生活物质基础的法律约束。2010年,我国颁布了原《婚姻法》修订案,对涉及夫妻财产权益的处置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整体上有所完善,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2021年,我国《民法典》正式施行,自施行之日起,包含原《婚姻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同时废止,而《民法典》对于夫妻财产制度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亦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影响。本文主要结合原《婚姻法》中关于夫妻财产制度的相关不足,探讨《民法典》中关于夫妻财产制度内容的优化和完善,同时就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赵勤砚 《法制博览》2023,(11):132-134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了合同解除权问题,在合同陷入僵局时赋予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能够让违约方在合同中“脱身”,提高民事交易的效率。传统理论认为违约方不具有合同解除权,但司法实践中出现大量的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案例,在违约方合同解除权的问题研究上,需要从立法上赋予违约方在符合特定条件下的合同解除权,完善《民法典》关于违约方合同解除权规定存在的理论逻辑问题,使得违约方合同解除权更适合司法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谢群 《法制博览》2023,(24):139-141
成年意定监护制度首次出现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之后在原《民法总则》中则对其进行了充分强调,除明确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之外,还对规定指定监护与法定监护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在我国法律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出现是对原有监护制度中不足之处的补充,因此在内容及具体适用范围上比法定监护更加明确,是对我国现有监护体系的完善,同时也体现出立法的进步性。但就实质性的内容而言,原《民法总则》中有关“成年意定监护”的规定具有明显笼统且概括性的特征,在具体适用时会面临一些不足。而在2020年通过的《民法典》中,其三十三条至三十五条在内容上基本上是对原《民法总则》规定的延续。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民法典时代下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探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王亚娇 《法制博览》2023,(22):115-117
在重申和更加重视意思自治的“民法典时代”,如何让意思自治体现公民意志自由、发挥便利生产生活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则需要同步思考。而公证制度作为预防性司法制度,在介入民事主体行为、帮助探寻真实意思、晓谕行为效果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走出“证明功能”局限性后的公证制度,在“民法典时代”下的法治发展进程中可以发挥更多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久兵 《法制博览》2021,(16):29-30
残疾人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更需要相应的监护制度保障其权益,在以往的法律法规中,虽然在有关方面存在相关规定,但依然具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受疫情影响,一些监护人难以正常履行监护责任,需要采取临时监护的模式.原有的《民法总则》虽然存在适用临时监护方面的规定,但缺乏针对性.基于此,《民法典》完善密切涉及残疾人的临时监...  相似文献   

10.
苗秋意 《法制博览》2023,(13):88-90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思想意识也在不断改变,尤其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发生问题后能够及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2021年1月1日,我国《民法典》施行,这一背景下的公证遗嘱及其他形式的遗嘱均具备法律效应。但二者相对比来看,公证遗嘱更加全面和公平。另外,结合大量实践来看,大部分人立遗嘱都会选择前往公证处公证,这也代表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能够切实维护相关人员权益。基于此,本文将对《民法典》实施背景下的遗嘱变化展开分析,深入研究公证遗嘱的优势,同时提出公证遗嘱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旨在为相关人员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阎朝旭 《法制博览》2021,(2):162-163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体育伤害事故归责原则不统一问题,《民法典》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明确,有利于分清权利与责任,有利于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特别是有利对抗性的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是非常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对司法审判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网络侵权通知规则由权利人通知规则、网络服务提供人转通知义务和网络用户反通知规则三部分构成。我国网络侵权通知规则立法,经历了从司法解释到《民法典》的轨迹。《民法典》网络侵权通知规则对权利人通知规则从合格通知的要件、转通知义务、必要措施考量因素、错误通知侵权责任四个方面进行了完善,并确立了网络用户反通知规则。网络侵权通知规则的性质为过错原则,可适用所有类型的网络侵权。对于网络服务提供人未尽到转通知义务不应一概认定构成侵权,需根据具体情节综合认定。  相似文献   

13.
包清华 《法制博览》2023,(35):124-126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民事诉讼制度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本文对民法典时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浅析,包括审判程序的简化与效率、公正与公平的实现、当事人权利的保障等方面,将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浅析,以期为民事诉讼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闵婉 《法制博览》2023,(5):25-27
将公安机关警务活动公开于民众的视野之内,不仅有助于促进公安机关各项服务职能的不断优化,也能督促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职权,通过民众的监督确保警务人员的廉洁自律、规范执法,避免权力的滥用,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警务公开与人格权保护的冲突实质上是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与当事人的人格权之间的冲突,虽然二者都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民众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但二者并不总是能得以兼顾,其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警务公开可能对人格权造成的侵害;二是人格权保护的泛化对警务公开的阻却。而我国《民法典》从体例和内容上均强化了对人格权的保护,在此背景下,应当从实体和程序等多方面不断优化警务公开的制度规范,在警务公开和人格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5.
蒋瑶 《法制博览》2022,(15):126-12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婚姻家庭面临的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原《婚姻法》)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以下简称原《收养法》)为基础,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为原则,结合社会生活新发展需要进行了修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6.
闵婉 《法制博览》2023,(8):25-27
对“个人信息”的概念和范畴的不同界定,直接关系到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所保护的法益范畴的大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明确将个人信息的保护范畴界定为隐私权无法涵盖的领域,有效解决了个人信息与隐私权保护范畴的冲突问题。为确保个人信息利用的安全和规范,《民法典》明确规定处理个人信息需要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基本原则,并通过赋予信息主体异议权、更正权及删除权,使得自然人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个人信息利用中的侵权风险。《民法典》背景下,应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各方社会主体不断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断推动个人信息的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相似文献   

17.
《民法典》的施行,使遗嘱有关条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遗嘱对财富的传承具有重大的作用,通过阐明遗嘱的作用,《民法典》施行后遗嘱的变化,在公证实务中要做到游刃有余地解决遗嘱问题,判断遗嘱的效力是先决条件,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娟 《法制博览》2023,(25):35-37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使合同僵局的问题再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合同僵局既会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产生影响,也会损害社会整体的利益,合同违约方解除权是解决合同僵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已有的合同违约方解除权规定过于简单、模糊,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明确,从而更好地化解合同僵局问题。  相似文献   

19.
毛羽敏 《法制博览》2023,(7):136-138
《民法典》的合同解除制度在对我国原有的以原《合同法》为核心的合同解除制度的延续与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诸多改变与创新,例如,提出了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明确了合同解除权的一般行使期限等。但我国当前的合同解除制度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进一步完善。本文从《民法典》中合同解除制度的概述入手,总结了当前的合同解除种类、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期限与合同解除的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动产担保中极容易因动产的动态特性造成标的难以识别,导致权利顺位关系的混乱与担保权人权利落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对动产担保的常见顺位关系确定了规则,但动产担保包括复杂的浮动抵押、动产流动质押等,由于动产识别困难所造成的问题更加复杂,现有规则尚未完全覆盖。本文试图梳理出影响因素及问题所在,并提供初步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