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士漫 《法制博览》2015,(4):183-185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我国公司法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制度,其是出于对公司和债权人的保护而对公司的独立人格做出的一种否定性评价,以揭开公司的神秘面纱。该制度的主要支撑和司法体现是公司人格否认之诉,公司债权人等以公司股东或是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迫使股东离开公司这把保护伞而承担责任。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对该诉讼的运用还有待通过明确适用原则和诉讼主体等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郑春廷 《法制博览》2023,(20):45-47
我国的民商法属于和民生问题之间关系最密切的一类法律,而对于连带责任制度来讲,其属于民商法当中的一个组成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是一种为了保护债权人而制定的法律权利规范。本文先是简要介绍了连带责任的含义及特点,同时分析了民商法连带责任存在的不足,基于此从健全连带责任制度、维护当事人权益以及完善诉讼程序等方面,提出了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以此确保民商法连带责任能够充分发挥应有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庄园 《法制博览》2022,(9):166-168
连带责任在民商法中起着规范民事行为的关键作用,是民商法的关键构成部分.在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连带责任相关内容也有很多问题不断涌现.所谓连带责任是为了更好保证侵权人合法权益而设定的一类民商责任制度,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对被侵权人责任进行共同承担.在连带责任制度持续完善下,此制度在明确责任人、明...  相似文献   

4.
我国法律体系中,民商法是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在保障公民生活、维护社会平稳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连带责任作为民商法的重要内容,在法律责任明确、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民商法连带责任尚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连带责任预期立法目的的达成,因此加以解决处理迫在眉睫。本文首先概述了民商法连带责任;其次分析了民商法连带责任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石昕 《法制博览》2022,(14):36-38
连带责任属于法律中比较常见的法律概念,并且这个法律概念也深入民众之中,大众对其也有耳闻.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就是生活中很多事件的发生都会存在一定的连带责任.而我们常见的连带责任主要体现在责任这一方面.现行《民法典》中对于法定的连带责任认定和划分,将会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更加深入地去了解《民法典》中连带责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连带责任制度是民商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在实践中容易产生纠纷,为了减少和避免纠纷,就要理解连带责任的概念和内容,进而有效利用法律法规处理民事行为关系,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本文对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先分析了连带责任的含义、特点和价值,之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措施,包括健全判定标准,确保法律的公正性;进一步细化规定诉讼时效;清楚主体关系;保证程序的公正性,清楚规定连带责任;保护当事人的权益;民商法审判时需要全面考虑实体法,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民商法中侵权连带责任是侵权责任形态的重要类型,我国法律确立侵权连带责任的重要地位.风险社会下我国侵权法损害填补功能不断强化,侵权连带责任适用范围不断扩张.连带责任法定化原则通过类推适用被突破,与补充责任等多数人侵权责任形态界限模糊,严重损害侵权连带责任的严格性.应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状况,完善侵权连带责任适用范围.本文概述...  相似文献   

8.
段艳华 《法制博览》2023,(5):109-111
网络直播带货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新难题。由于相关立法层级低且存有冲突、主体责任不明确、监管薄弱,消费者在线纠纷解决效率低,应在此基础上,完善法律,明确平台、主播、商家的法律责任,加强监管和行业自律,健全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和在线小额诉讼制度,更好地保护网络直播带货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彭阳俊 《法制博览》2023,(26):84-86
民商法中涵盖了有关我国民事和商事的系列性法律法规,是民商活动行为的法律性保障,尤其是对于其中导致各类型民商经济损失的违约或侵权行为,还能够通过法律层面的制约要求对方提供补偿。目前,民商法在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价值,但是,针对民商法的连带责任定义却始终存在界限模糊的问题。所谓连带责任,从本质上来说,是指一种经济补偿或救济的方式,也是多个当事人需要共同承担的经济责任,能够通过处罚范围的延伸和扩展,为保障债权人利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发展背景下,连带责任扩展的范围判定依旧不够全面和成熟,这也对我国民商法体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民商法连带责任的概念以及构成连带责任的条件,并且就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司法实务中的民商法连带责任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吴荣凯 《法制博览》2015,(4):181-182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单独对外借款不一定当然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的合法债权有时可能会得不到有效的清偿;夫妻办理离婚时,没经过合法、合理分割的财产协议部分,善意第三人可通过诉讼撤销其离婚协议中有关财产约定部分,如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依法可代位请求分割,从而实现其债权的实现或部分实现。  相似文献   

11.
姚娟娟 《法制博览》2024,(9):124-126
连带责任制度是我国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市场交易、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保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行连带责任制度在民商法实践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纠纷解决与经济稳定发展,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民商法连带责任制度;其次分析了连带责任制度在民商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连带责任制度在民商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世友  刘鹏 《法制博览》2023,(22):37-39
连带责任制度在民商法学当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判定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我国尚未形成相关的连带责任法律,在对连带责任进行应用时,主要从司法层面入手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梳理连带责任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针对性优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保障大众权益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适用及完善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结合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民商法中连带责任的完善策略,期望可以为相关工作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民商法是涉及人们生活的重要法律制度,涉及面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连带责任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是解决债务债权纠纷的依据。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法律纠纷逐渐增多,目前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很多问题,对连带责任缺乏明确的规定,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法律观念难以贯彻。下文通过对民商法连带责任进行阐述,分析民商法连带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问题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民商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对诉讼主体的规定有所突破,但此规定过于模糊,且将公民个人这一重要主体摒除在公益诉讼主体之外,不利于公益诉讼的运行,而且对于提起诉讼的主体应符合什么要求、受案范围以及举证责任等问题均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环境公益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操作,相关的制度建设也存在严重的缺陷。本文将对其存在的上述问题,对其构建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诉讼时效这一法律概念作为"舶来品",关于其合理性的讨论也没有在学界大规模的展开,导致了民众和学者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本文将现阶段学界存在的诉讼时效立法目的的五种观点作为切入点结合存在的误解分析,论证诉讼时效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徐瑶 《法制博览》2013,(3):95-96
新《公司法》的颁布使得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提起派生诉讼有法可依,但实践当中提起派生诉讼的原告往往是势单力薄的中小股东,其在举证能力上与公司高管、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的不对等性决定了此类主体在诉讼中往往居于不利地位,加之本身对公司经营状况知情难、取证时容易受到被告的阻挠等因素,诉讼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更不能产生对胜诉的合理期待。因此,从诉讼程序上完善股东派生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方式,确立不完全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是有效推动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王储 《法制博览》2013,(10):49-50
本文根据《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立足于司法实践,对于破产派生诉讼中的管辖、诉讼主体、诉讼中止、调解程序以及涉及债务人执行案件中止等具体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破产派生诉讼案件属于专属管辖案件,该类案件中进入破产的一方(债务人)诉讼主体应为破产的企业法人而非破产管理人。将破产受理时已经开始但尚未终结的破产派生诉讼长期搁置的作法是错误的,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财产后上述派生诉讼就应该及时恢复审理。破产派生诉讼中调解协议涉及债务人财产的必须经债权人会议或债权人委员会通过。  相似文献   

18.
社会调查制度是少年刑事审判与成年人刑事审判的重要区别之一,它以刑罚个别化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少年刑事案件的特殊性,体现了对少年人的特殊保护。然而,由于缺乏法律明确、统一规定,我国社会调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社会调查主体选任混乱、社会调查员诉讼地位不明确、社会调查报告性质不明等等问题。为此,应当在刑罚个别化原则指导下,充分考虑少年犯罪的特殊性,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即社会调查制度的主体应为缓刑矫正人员、社会调查员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社会调查报告是诉讼上的证据和量刑时的酌定情节、社会调查报告应体现在判决书中等。  相似文献   

19.
连带责任,是民商法中一种重要的责任类型。我国民商事法律法规中充分体现了连带责任的精神实质,但是,法学理论领域关于连带责任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为了正确适用民商事法律中有关连带责任的规定,并使学理研究对于司法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我们有必要探讨民商事法律中连带责任的含义、要件、立法意图以及相关规定的实际价值,并研究连带责任人在承担民事责任之后的追偿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公益诉讼的内容,在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其中明确起诉主体是最重要的。基于当前各国在确定公益诉讼起诉主体时依据的一些理论,我国法律应当赋予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主体资格,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主要主体是最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