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周静 《工会博览》2006,(12):6-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今年3月,中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达8633万人,覆盖人数位居世界第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介绍说,从保护劳动者最根本权益的角度出发,中国正在探索建立以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相结合的新型工伤保险制度,使工伤保险向预防延伸,从源头上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和健康。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工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渐进型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关心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等话题。本文将在讨论“需要的制度”与“制度的需要”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着重从制度的实践性出发,研究制度实践中可能遇到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借助制度科学的认识视角,寻求制度完善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谢欣书 《法制博览》2024,(9):136-138
过度劳动对劳动者身心健康的伤害不可忽视,在实际的工伤救济中难以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中的“认定工伤”与“视同工伤”,并且受到工伤认定排除规则的限制,因此本文提出将过度劳动纳入职业病和过劳自残、自杀纳入工伤救济的建议,使之更符合立法目的,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4.
正1.什么是工伤?答:工伤,又称"工作伤害""职业伤害",包括工业事故伤亡和职业病两种情况。工伤最初是指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病也被纳入工伤范畴。工伤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程序进行认定。2.什么是工伤保险?答: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5.
金英杰 《工会博览》2006,(17):12-13
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赔偿保险,是指职工因工而致伤、病、残、死亡,而依法获得经济补偿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是国家立法强制建立的,具有强制性,同时工伤保险主要是对受害人的人身伤害进行补偿性,实行无责任原则。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取消了劳动部于1996年颁布的《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28条的规定,为劳动者在受到职业伤害后既可获得工伤保险救济,又能够通过民事侵权法获得民事损害赔偿救济提供了可能,笔者认为这是一大进步,是对传统的不重复享受权利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据媒体前不久报道,今年一月,"饿了么" 43岁的兼职骑手在送餐路上猝死后,美团、众包等多个平台表示,"骑手与平台间不存在劳动、雇佣关系"。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与会代表、委员也针对新业态就业者权益保障问题建言献策,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新科技普及发展,包括"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在内的灵活就业者,成为了社会庞大的新型就业形态的劳动群体。据统计,  相似文献   

7.
王向前  代莉 《工会博览》2010,(15):18-20
在分析与工资相关的社会问题时,需要了解我国工资方面的法律制度及其功能。在工资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工资方面的各项子制度彼此间也是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这样才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予以维护,使劳动者获得“合理工资”。本文将从我国工资法律制度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以揭示出我国工资法律制度的内在结构和功能,为分析工资问题奠定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8.
郑妍 《法制博览》2023,(29):127-129
我国《社会保险法》确定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该制度的施行能帮助劳动人员获得及时救助。不过因为制度具有局限性,施行效果上还有待改进,加上研究力度不够深入、全面,所以暴露出诸多问题和不足,基于此本文展开对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法律制度的分析,从理论着手,研究其现状和问题,并针对性给出具体策略,希望能对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法律制度的落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姚垚 《法制博览》2013,(11):105-106
在我国的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定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且在劳动争议的实际运用上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劳动法上劳动者的研究,厘定我国劳动法上有关劳动者的概念和范围,有利于完善劳动法的相关制度法规,更好的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相似文献   

10.
刘婷婷  王珏  戎洁 《法制博览》2023,(6):105-10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约车、外卖送餐、快递物流等平台经济蓬勃发展,传统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在新业态中显得捉襟见肘,司法机关在裁判中亦存在同案异判、损害后果导向等现象,平台经济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平台经济劳动者劳动关系难以认定,基本权益难以保障,主要是因为认定劳动关系的传统“从属性”标准内涵及外延未能明确、认定尺度难以把握。对此,本文从司法裁判领域的认定标准重塑及制度层面的改革创新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力求让部分似乎游走在劳动法保护灰色地带的平台经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以期为平台经济用工模式的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董得文 《法制博览》2013,(7):313+312
工伤保险建立之初主要是对因工伤伤残人员进行医疗赔付和生活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预防、康复、补偿有机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已成为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建立工伤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不仅是对工伤人员劳动尊严的尊重,更有利于制度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一、我市工伤预防、补偿及康复现状(一)工伤预防现状我国对工伤预防工作历来非常重视,相关部门发布了很多规章制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工会博览》2023,(19):2-3
<正>健康义诊、义务理发、发应急包……近日,2023年首都职工志愿“新愿同行”服务季活动暨“大篷车”开进高碑店地区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活动,在通惠河畔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现场,包括快递员、外卖送餐员在内的数十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受了工会和职工志愿者提供的贴心服务。看到应急包中装着防晒冰袖、挂脖风扇等实用物资,小哥们纷纷表示:“有了这些东西送单更带劲儿了。”“工会的服务太暖心了,不愧是‘娘家人’。”  相似文献   

13.
王俊杰 《法制博览》2023,(29):49-51
众包劳动者已成为当今数量庞大的新就业群体,面临着各种职业风险。众包劳动者与平台企业、第三方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复杂且难辨,加之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对众包劳动者的法律保护不够充分。为此,除了劳动者自身应做好风险预防外,还要进一步明确法律的选择与适用问题以及在立法上完善相关的制度,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14.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或在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受到意外伤害、患职业病,以及因这两种伤害造成死亡、暂时或永久性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时,劳动者从国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取得显著进展.2010年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和工伤认定范围,增强了参保强制性,大幅度提高了工伤待遇,工伤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正>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全国总工会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一函两书”制度的基本内涵、适用范围、工作主要目标,以及检察监督与“一函两书”衔接协作等内容,致力于以全面推行“一函两书”制度为抓手,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优势和工会在发现、排查劳动领域风险隐患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落实“一函两书”制度,有助于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等要求;强化检察监督与“一函两书”衔接,可以协作检察机关就发现或掌握的劳动用工违法线索与工会及时会商,推动问题解决……您觉得“一函两书”制度,对于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会有哪些方面的助力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出版社不约而同的追捧让“傅国涌热”催之即来。“傅国涌热”也正成为坊间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全国总工会发布2022年“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名单,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快递之家暖心驿站等2000个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以下简称服务站点)被评为2022年最美站点。近年来,全国各级工会整合社会资源,采取自建、共建等方式,已建设服务站点10.58万个,累计投入资金18.66亿元。服务站点在重点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基础上,不断丰富拓展功能,积极开展送帮扶、送清凉、送岗位、送知识和志愿者献爱心等系列关爱活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各级工会纷纷动员当地服务站点敞开大门,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推动解决部分户外劳动者因疫情影响不能回家、临时住宿地难找等问题,在为户外劳动者和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休息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别样的温暖,同样的暖心,温暖着每一位户外劳动者的心,点滴关怀背后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9.
田路 《法制博览》2013,(7):228+222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改革一直是近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改革重点大多围绕征收模式、免征额及课税单位三个方面。本文从我国以个人为单位计征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出发,与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个税的优劣进行对比。提出选择家庭作为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单位更为合理,指出了实现从个人计征到家庭计征的转变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按家庭课征可使个人所得税实现调节收入差距、追求实质公平职能,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